
ICS 03.220.20;93.080.30 P 66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972—2010
弹性交通柱
Reboundable traffic cylinders
2010-12-01实施
2010-08-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4972—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锐飞反光材料(厦
门)有限公司、上海耐视达安全防护装备有限公司、杭州萧宏一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文英、李丹、王玮、白缓缓、张柏茂、陆晓理、朱厚根。
I
GB/T24972—2010
弹性交通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弹性交通柱(简称交通柱)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中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具有弹性的交通柱,主要用于分隔对向交通流或渠化交通,用作其他用途的交通柱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自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681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3681—2000,neqISO877:1994) GB/T3978标准照明体和儿何条件 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T16422.2—-1999,idt
ISO4892-2:1994)
GB/T18833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JT/T4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 JT/T688 3逆反射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JT/T68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弹性交通柱 traffic cylinder 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柱体、底座和反光面,具有弹性的圆柱形物体。
3. 2
柱体cylinderbody 交通柱除底座以外的支撑反光面的柱形部分。
3. 3
底座 baseplate 交通柱底部与支撑面接触并用于固定安装的部分。
3.4
反光面 retroreflective surface 固定于交通柱柱体表面的逆反射材料,具有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光度性能。
4产品分类
交通柱分为A、B两类:
一A类:交通柱柱体被反光面全部覆盖;一B类:交通柱柱体被反光面部分覆盖。
1
GB/T24972—2010
5技术要求
5.1材料及外观 5.1.1交通柱所用材料-般为高分子弹性体,应满足相应材料性能要求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5.1.2交通柱表面应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的划痕、变形及其他缺陷。 5.1.3交通柱的反光面,在正常使用中不应与交通柱剥离脱开,且在湿状态下应保持逆反射性能。 5.2外形尺寸 5.2.1交通柱的高度H应为300mm~1250mm。 5.2.2 柱体直径应为75mm~220mm。 5.2.3柱体顶端中心处应开直径30mm士10mm的圆孔。 5.2.4柱体上的反光面一般不少于三条,每条反光面沿柱体纵向轴的尺寸一般不小于50mm。 5.2.5 交通柱的未注公差不超过本标准规定尺寸的5%。 5.3颜色
交通柱柱体及底座的内部及外部一般均为红色,反光面为白色。交通柱的普通材料色和反光面的逆反射材料色,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1和图1的要求。
表1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
色品坐标
光源为标准照明体D65,观测条件为45°/0°
亮度因数
颜色
2
3 T y
4
1 x y
3
3 y
y
红色 0.690 0.310 0.595 0.315 0.569 0.341 0.6550.345 ≥0.07
普通材料色逆反射材料色
0.350 0.360 0.300 0.310 0.290 0.320 0.340 0.370 ≥0.27
白色 TTTT TTTTTTTTTTTTTTTTTT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0.8 520
530
D65 45°/0*
普通材料色逆反射材料色
540
TTT
550
0. 7
EEEE1
560
0. 6
11 准500
570
0.5
580
TLL RL AL LL
590
0. 4 E
600 60610 TTTTTTT
④ 20
白
? ②
红 6
@4?
620 >770=
0. 3
E nm -
0. 2
0
480
0. 1
TTTT
470
460 0. 1
1380
A
L 0. 2
L...
S
L
....
.TET
.1
0. 3 图 1 颜色色品图
0. 4
0. 5
0. 6
0. 7
2
GB/T24972-—2010
5.4反光面光度性能
交通柱反光面的光度性能分R,级和R2级。R,级交通柱反光面的逆反射系数值,应不低于 GB/T18833中一级反光膜的要求;R2级交通柱反光面的逆反射系数值,应不低于GB/T18833中三级反光膜的要求。 5.5反光面与交通柱的附着性能
垂直于交通柱反光面切割后,反光面不应从柱体上切割线处脱离或出现层间剥离现象。 5.6低温抗撞击性能
在一18℃士2℃温度下,交通柱经受0.9kg实心钢球的撞击后,其柱体、底座、反光面不得撕开、破裂或损坏,并应在撞击后恢复原状。
撞击后反光面的逆反射系数值应不低于撞击前的80%。 5.7抗弯典性能
交通柱经弯曲性能试验机往返20次碾压后,其柱体、底座、反光面不得有裂缝、破碎或分离,并应在试验完成后能够恢复原状,其柱体顶端在任意水平方向的残余偏斜不超过柱体高度的7%。 5.8耐候性能
自然暴露或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交通柱的柱体、底座、反光面应无变形、开裂、剥离或其他损坏,其额色应符合表1和图1的要求,反光面的逆反射系数应符合GB/T18833中的相应要求。 6试验方法 6.1材料及外观
核查交通柱所用材料的材质证明单或检测报告。 外观质量在光线良好的条件下进行目测。
6.2外形尺寸
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尺子对交通柱外形尺寸进行测试,
6.3颜色
采用GB/T3978中规定的标准照明体D65光源、照明观测条件45°/0°及2°视场角,按GB/T3979 中的方法,对交通柱的普通材料色进行测试。
按GB/T18833中的方法,对反光面的逆反射材料色进行测试。 6.4反光面光度性能
按GB/T18833中的方法,对反光面的逆反射系数进行测试。 6.5反光面与交通柱的附着性能
试验环境温度为20℃士5℃。 用锋利的刀片,垂直于反光面,沿柱体纵向轴从顶部到底部,在除封口处的任意位置,将柱体上的反
光面完全切透。 6.6低温抗撞击性能
交通柱在一18℃士2℃的温度下放置至少2h进行调节,并在1min内从调节环境移至试验环境完成测试工作。
将交通柱按其安装说明固定在参考平面上。质量为0.9kg士0.045kg的实心钢球悬挂在直径不超过1mm的钢丝上做摆锤运动,摆动半径为1750mm土10mm。将钢球自摆动最高点自由释放,钢球与试验样品的撞击点应位于摆球悬挂点的垂直底部,距参考平面的高度为H/3~H/2之间(H为交通的高度)。示意图见图2。
记录测试过程中样品的任何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