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20 Q 23 备案号:30074-2011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773—2010/ISO14130:1997
代替JC/T773—1982(1996)
纤维增强塑料 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
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composites-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by short-beam method
(ISO14130:1997,IDT)
2011-03-01实施
2010-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773—2010/ISO14130:1997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4130:1997《纤维增强塑料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1SO14130:1997,在技术内容上完全相同。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一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一把“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所列的国际标准ISO291:1997《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
环境》、ISO5893:1993《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用对应的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和GB/T17200—1997《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代替。
本标准代替JC/T773--1982(1996)《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JC/T773—198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见第2章);增加了试验原理一章(见第3章);增加了定义一章(见第4章);加载压头半径由2mm士0.1mm改为5mm土0.2mm(1982年版的2.3,本版的5.2);试样尺寸由试样长度L=5h十10mm,宽度b为6.0mm士0.5mm,厚度h为2mm~5mm改为试样长度L=(20士1)mm,宽度b(10士0.2)mm,厚度h=(2士0.2)mm(1982年版的1.1,本版的6.1);试样数量由不少于10个改为不少于5个(1982年版的1.2,本版的7.1);试验速度由1mm~2mm/min改为(1土0.2)mm/min(1982年版的2.4,本版的9.4)。
-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艳华、张力平。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357—1982; JC/T773-1982(1996)。
1
JC/T773—2010/ISO14130:1997
纤维增强塑料 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短梁法测定纤维增强塑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本标准适用于能发生层间剪切失效的热固性或热塑性纤维增强塑料。本标准不适用于确定设计参
数,但可用于筛选材料或作为质量控制的试验。
注:使用非对称和非均衡的层合板时,结果会受到各种耦合的影响,如拉伸-弯曲、弯曲-扭转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8—1998 塑料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 GB/T17200--1997橡胶塑料拉力、压力、弯曲试验机技术要求(idtISO5893:1993) ISO1268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的制备 ISO2602:1980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ISO2818:1994 4塑料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3试验原理
以矩形截面的杆作为简支梁,将杆放置在两个支座上,在支座中心施加弯曲载荷,使其发生层间剪切破坏。
注1本试验与测定塑料的弯曲性能的三点加载方法相似(ISO1412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然而相比测定弯曲应力,采用了更小的跨厚比以增加剪切应力的水平,使试样产生层间剪切失效。
注2:需要强调的是,得到的结果不是一个绝对值。因而用术语“层间剪切强度”来描述测盘参数。试样的尺寸不同,或者试样在不同的状态下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是不能用来直接比较的。 4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1
层间剪切应力apparentinterlaminarshearstress 作用于试样中面的层间剪切应力,以MPa(兆帕)为单位。
4. 2
层间剪切强度tM apparent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当试样失效或载荷达到最大数值时的层间剪切应力,以MPa(兆帕)为单位。
4. 3
跨距Lspan 试验机上试样两个支座间的距离,以mm(毫米)为单位。
4. 4
试样坐标轴specimencoordinateaxes 被测试材料的坐标轴如图1所示。与纤维平行的方向定义为“1”方向,与纤维垂直的方向定义为
“2”方向。
对于其他材料,1、2及3方向,通常用坐标系中的、y、之轴表示。
1
JC/T773---2010/ISO14130:1997
单位为毫米
加载上压头
试样
试样支座
一加载压头的圆角半径:支座的圆角半径跨距; -试样长度;一试样厚度。
r2 L 1 h
图2加裁装量
5.3测量仪器
精度为0.01mm或更优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试样的宽度b及厚度h。 测量仪器应有与被测表面相适应的接触面(如:平面对平的、磨光的表面;半球面对不规则的表面)。
6试样 6.1形状及尺寸 6.1.1'标准试样尺寸
除6.1.2外,试样为厚度一致的矩形长条,其尺寸如表1所示。
单位为毫米
表1标准试样尺寸
宽度,6. 10±0.2.
长度1 20±1
厚度h 2±0.2
6.1.2其他测试试样
当不能采用标准试样或不希望采用标准试样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a)试样的长度和厚度之比应与标准试样相同,例如[=10h; b)试样的宽度和厚度之比应与标准试样相同,例如b=5h。 注:取决于测试的材料,厚度2mm的试样,在载荷作用下,可能发生剪切失效,也可能发生压缩失效,或发生极限弯
曲而没有剪切失效。随试样厚度的增加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压缩失效的几率增大,发生极限弯曲而不失效的几率减少。 当厚度减少,情况恰好相反。选择试样厚度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试样是否水平剪切失效(见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