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048-2010 易切削铜合金线材

GB/T 26048-2010 易切削铜合金线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1:32:33



推荐标签: 铜合金 线材 易切削 26048

内容简介

GB/T 26048-2010 易切削铜合金线材 ICS 77.150.30 H 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48--2010
易切削铜合金线材 Free-cutting copper alloy wire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048—2010
前言
本标准是修改采用美国ASTMB301/B301M一2004《易切削铜棒、条、线和型材》中线材相应规定。
本标准与ASTMB301/B301M一200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本标准多了10个牌号及其相应的技术要求,即:HPb59-1、HPb59-3、HPb60-2、HPb62-3、
HPb63-3、HSb60-0.9、HSb61-0.8-0.5、HBi60-1.3、HSi61-0.6、QSn4-4-4; 本标准未采纳ASTMB301/B301M一2004中C14520、C14700两个牌号及其相应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的线材的直径(对边距)范围较大;一增加了对矩(方)形、正六角形线材的圆角半径的规定;增加了线材卷(轴)重量的规定:一增加了断口的检测、残余应力试验、耐脱锌腐蚀试验等的规定;增加了切削性能检测方法;根据国际环保无危害的要求,在订货合同内容上增加了有无危害标志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谢、张明、蔡消华、胡仁昌、王继军、刘剑。
I GB/T 26048-2010
易切削铜合金线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易切削铜合金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工业部门进一步机械切削加工用圆形、正六角形、正方形和矩形铜合金线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351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10119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 GB/T10567.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YS/T336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法
3产品分类
3.1牌号、状态、规格
产品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
直径(对边距)/
牌号
状态
形 状
mm
HPb59-1、HPb59-3、 HPb60-2、HPb62-3、
半硬(Y.)、硬(Y)
0.5~12
HPb63-3 HSb60-0.9 HSb61-0.8-0.5.
半硬(Y)、硬(Y)
0.5~12
HBi60-1. 3、HSi61-0. 6 QPb1、QSn4-4-4 QTe0.5,QTe0.5-0.02
0.5~12
半硬(Y2)、硬(Y)
3.2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用HPb59-1制造的、硬态、对边距为3mm的方形线标记为:
易切削铜合金方形线HPb59-1Y3X3GB/T26048一2010 GB/T26048—2010
示例2:用HPb63-3制造的、半硬态、短边为2mm、长边为4mm的矩形线标记为:
易切削铜合金矩形线HPb63-3Y,2×4GB/T26048--2010
示例3:用HSb59-0.9制造的、半硬态、对边距为3mm的正六角形线标记为:
易切削铜合金正六角形线HSb59-0.9Y23GB/T26048—2010
示例4;用QSn4-4-4制造的、硬态、直径为1.5mm的圆线标记为
易切削铜合金圆线QSn4-4-4Y$1.5GB/T26048--2010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4.1.1线材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规定(与美国ASTM标准相对应牌号见附录A) 4.1.2不在GB/T5231标准中规定的其他铜合金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
表2线材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主成分
杂质成分
杂质总和
Cu
Sb
B.Ni、Fe、Sn等
Zn Fe Pb Cd
Si
Bi
P
0.3~ 1. 5 0. 4~ 1. 2
0.05 0.2 0.01 0.2
HSb60-0.9 58~62
余量
0.3~ 1. 0
HSb61-0.8-0.5 59~63
0.05 余量 0. 2 0.2 0. 01 0.3
0.3~ 2. 3
余量 0.1 0.2 0.010.3
HBi60-1.3 58~62 0.05 HSi61-0.6 59~63 0.05 10.01 0. 3
0.12
1. 0
注1:元素含量为上下限者为合金元素,元素含量为单个数值者为杂质元素,单个数值表示最高限量。 注2:杂质总和为表中所列杂质元素实测值总和。 注3:表中用“余量”表示的元素含量为100%减去表中所列元素实测值所得。
表3线材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合金牌号
Pb 0.05 0.8~1.5
Te 0.30~0.70
Cu十Ag,不小于
P
99. 85* 99.50§
QTe0.5-0.02
0.010~0.030
QPb1 a包含碲。 b包含铅。
4.2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2.1线材直径(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2 GB/T26048—2010
表8线材耐脱锌腐蚀性能
失锌层深度/μm,不大于
纵向
横向
牌 号
平均 200
最大 350
平均 150
最大 250
HSb60-0.9,HSb61-0.8-0.5,
HBi60-1.3,HSi61-0.6 4.7 断口检验
线材断口应致密、无缩尾、气孔、分层和夹杂,允许存在不影响用户使用要求的轻微缺陷。直径(对边距)大于或等于5mm的线材,其缺陷大小和数量不应超过YS/T336中的规定;直径(对边距)小于 5mm的线材,其缺陷大小和数量不应超过表9的规定。
表9缺陷判定要求
允许存在缺陷
两缺陷间距/
忽略不计的缺陷直径/
直径(对边距)/
直径/ mm
mm
mm
个数 ≤2 <2
mm
≥0.2 ≥0.5
0.5~2 >2~5
≤0.01 ≤0.05
>0.01~0.05 >0.05~0.1
4.8切削性
当用户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应进行切削性的检验。如果用户不要求时,供方可不进行该项检测,但直径大于1.0mm的线材应保证相对切削率大于75%(以美国C36000合金的100%切削性指数为基准)。 4.9表面质量 4.9.1线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影响用户使用的缺陷。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线材直径超出其允许偏差的压人物和划伤。 4.9.2线材经热处理后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发红、发暗和氧化色。 4.10 线材卷(轴)重量 4.10.1 线材卷(轴)重量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线材卷(轴)重量
每卷(轴)重量/
线材直径(对边距)/
kg
mm
较轻卷 8±1 20±2 22±2 25±3 100±20
标准卷 10±1 22±2 25±2 30±3 150±20
>0.5~1. 0 >1. 0~2. 0 >2.0~4. 0 >4.0~6.0 >6. 0~12. 0
4.10.2 每批许可交付重量不大于10%的较轻线材卷(轴)。 4.10.3 用户对线材卷(轴)重量有特殊要求时,可协商进行。 5试验方法 5.1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
线材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5 GB/T26048—2010
5.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测量方法
线材的外形尺寸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测量。 5.3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线材的室温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按GB/T228的规定进行。直径不大于4mm的线材,试样号为 R9;直径大于4mm的线材,标距长度为100mm。 5.4电性能检验方法
线材的电性能检验方法按GB/T351的规定进行。 5.5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线材的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按GB/T10567.2的规定进行。 5.6耐脱锌腐蚀性能检验方法
线材的耐脱锌腐蚀性检验方法按GB/T10119的规定进行。 5.7断口检验方法
线材的断口检验方法按YS/T336的规定进行。 5.8切削性检测方法
线材切削性的检测方法参照附录B进行。 5.9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线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 5.10卷(轴)重量检验方法
线材卷(轴)重量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测量。 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6.1.1线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并填写质量保证书。 6.1.2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的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组批
线材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超过1500kg。 6.3检验项目 6.3.1每批线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及卷(轴)重量的检验。 6.3.2当用户有要求,每批线材还应进行电性能、残余应力、断口、耐脱锌腐蚀性能及切削性的检验。 6.4取样
线材的取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线材的取样取样规定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力学性能
要求的章条号
4. 1 4. 2 4. 3 4. 4
5. 1 5. 2 5. 3 5. 4
1个试样/1炉(供方);1个试验/批(需方)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测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一4.0 任取2段/批,1个试样/1卷(轴)任取2段/批,1个试样/1卷(轴)
电性能
6
上一章:GB/T 26047-2010 一次柱式锂电池绝缘子 下一章:GB/T 26057-2010 钛及钛合金焊接管

相关文章

GB/T 21652-2017 铜及铜合金线材 YS/T 1100-2016 圆珠笔芯用易切削锌白铜线材 GB/T 29997-2013 铜及铜合金棒线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26306-2010 易切削铜合金棒 GB/T 27683-2011 易切削铜合金切削废屑回收规范 GB/T 3732-2019 电子围栏导体用铝合金线材 GB/T 3195-2016 铝及铝合金拉制圆线材 GB/T 37329-2019 电子围栏导体用铝合金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