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 150.4-2011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 150.4-2011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9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8:32:50



相关搜索: 压力容器 验收 150 制造 检验 部分

内容简介

GB 150.4-2011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ICS,23. 020. 30 J 7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0.4——2011 部分代替GB150—1998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Pressure vessels-
Part 4 : Fabrication,inspection and testing,and acceptance
2011-03-01实施
2011-11-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315 GB150.4—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7 319 319 320 321 322 322 328 330 333 334 337 339 342
名词术语 4 总则 5 材料复验、分割与标志移植 6 冷、热加工成形与组装 7 焊接 8 热处理
3
试件与试样 10 无损检测· 11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12 多层容器 13 容器出厂要求,
9
316 GB150.4—2011
前言
本标准的本部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GB150《压力容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一第2部分:材料;
-
一一第3部分:设计;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本部分为GB150的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
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的第10章和附录C的部分内容,与GB150—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名词术语。 b)第4、5章:
将容器焊接接头分类的规定移至GB150.1并增加E类接头;一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风险预防与控制的规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用以及信
息化管理规定: -增加了容器制造过程中设计修改、材料代用和材料复验的规定。
c)第6章:
修改了关于受压元件成形后实际厚度的规定;修改了关于成形方法、封头形状偏差检查以及不允许封头直边出现纵向皱折的要求;修改了筒体直线度检查方法和允差、壳体焊接接头布置的要求。
d)第7章:
修改了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范围和技术档案保存期,相应增加了取样、试验方法、合格指标和试样保存期的规定;修改了关于焊接返修后再次进行热处理的规定。
e)第8章(GB150—1998,10.4):
增加了成形受压元件进行恢复性能热处理、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的规定; -增加了对热处理炉、热处理工艺和记录的要求;
—修改了容器及其受压元件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及焊后热处理操作要求。 f)第9章:
一调整了需制备产品焊接试件、母材热处理试件以及其他试件与试样的范围,相应增加了取样、检验与评定要求; -增加了对合并制备产品焊接试件与母材热处理试件的规定。
g) 第10章:
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选择、无损检测实施时机的规定;调整了全部(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和表面检测的范围,增加了对射线和超声检测技术等级的要求;增加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方法(TOFD),并规定了合格级别;
317 GB150.4—2011
增加了组合检测要求;增加了无损检测档案保存要求。
h)第11章:
增加了气液组合试验的耐压试验方法;修改了耐压试验温度的规定;明确了气密性试验方法作为泄漏试验方法的一种,增加了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氨检漏试验3种泄漏试验方法。
i))第12章:
增加了多层整体包扎和钢带错绕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
j)第13章:
修改了容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所包含的内容,增加了应提供的文件;一修改了产品铭牌所包括的内容,增加了设备代码等项目。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兰州石
油化工机器厂、大连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军、陈学东、寿比南、杨国义、陈永东、李世玉、谢铁军、王冰、徐锋、陈建玉、 刘静、韩冰、姚佐权。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0—1989,GB150—1998。
318 GB150.42011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1范围
1.1本部分规定了GB150适用范围内的钢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按相关标准。 1.2本部分适用的压力容器结构形式为单层焊接压力容器、锻焊压力容器和多层压力容器(包括多层筒节包扎、多层整体包扎、钢带错绕和套合容器)。 1.3对于奥氏体型钢材制低温压力容器(设计温度低于196℃),由参与建造的各方协商规定附加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由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予以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2011 压力容器 第1部分 通用要求 GB150.2--2011 压力容器 第2部分 材料 GB150.3—2001 压力容器 第3部分 设计 GB/T196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GB/T 197 普通螺纹 公差 GB/T 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9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5198 压力容器封头 GB/T21433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JB/T4700 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 JB/T 4701 甲型平焊法兰 JB/T 4702 乙型平焊法兰 JB/T 4703 长颈对焊法兰 JB/T 4704 非金属软垫片 JB/T 4705 缠绕垫片 JB/T4706 金属包垫片 JB/T 4707 等长双头螺柱 NB/T47014(JB/T4708)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JB/T4709)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T4711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T4730.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319 GB150.4—2011
JB/T4730.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2部分:射线检测 JB/T4730.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JB/T473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473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4730.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JB/T4736补强圈 NB/T47016(JB/T4744)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NB/T47018.1(JB/T4747.1)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采购通则 NB/T 47018.2(JB/T 4747.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 NB/T47018.3(JB/T4747.3)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气体保护电弧焊
钢焊丝和填充丝
NB/T47018.4(JB/T4747.4)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
NB/T47018.5(JB/T4747.5)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牛第5部分:堆焊用不锈钢焊带和焊剂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名词术语
GB15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锻焊压力容器 forged-weldedpressurevessel 由筒形或其他形状锻件经机械加工制成筒节或封头(或筒体端部),通过环向焊接接头连接而形成
的压力容器。 3. 2
多层压力容器layeredpressurevessel 圆筒由两层以上(含两层)板材或带材、层间以非焊接方法组合构成的压力容器,不包括衬里容器。
3.3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 wrappedpressurevessel 在内筒上逐层包扎层板形成的多层压力容器。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包括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a) 多层筒节包扎压力容器,指在单节内筒上逐层包扎层板形成多层筒节,通过环向焊接接头组焊
后形成的容器; b)多层整体包扎压力容器,指在整体内筒上逐层包扎层板形成的容器。
3. 4
钢带错绕压力容器flatsteelribbonwoundpressurevessel 在整体内筒上沿一定缠绕倾角,逐层交错缠绕钢带形成的多层压力容器。
3.5
套合压力容器 shrinkfitpressurevessel 由数层具有一定过盈量的筒节,经加热逐层套合,并经热处理消除其套合预应力形成套合筒节,再
通过环向焊接接头组焊后形成的压力容器。
320 GB150.4—2011
3. 6
钢材厚度thicknessof steelmaterial 直接构成容器的钢板、钢管或锻件等元件厚度,以8,表示。
3.7
冷成形 coldforming 在工件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将环境温度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成形;介于冷成形和热成形之间的塑
性变形加工称为温成形(warmforming)。 3. 8
热成形 hotforming 在工件材料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
4总则
4.1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依据 4.1.1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与验收应符合本部分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在下列标准的适用范围内,如无附加规定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封头符合GB/T25198的规定; b)2 补强圈符合JB/T4736的规定; c) 容器法兰及其连接件符合JB/T4700~4707的规定; d)2 焊接材料符合NB/T47018的规定。
4.1.2管法兰的选用应符合TSGR0004的相关规定。 4.2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
对于设计单位出具了风险评估报告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提出的主要失效模式、容器制造检验要求和建议,完成下述工作:
a) 合理地确定制造和检验工艺; b)风险评估报告中给出的失效模式和防护措施应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予以体现。
4.3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以及对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当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并在竣工图上做详细记录。 4.4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
对于采用未列入本标准的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时,应按TSGR0004的规定进行技术评审。例如:
a) 当采用未列入JB/T4730或者超出其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对在制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
测时; b)当采用其他方法消除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残余应力时。
321 GB150.4—2011
4.5 信息化管理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将压力容器制造相关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5材料复验、分割与标志移植
5.1材料复验 5.1.1对于下列材料应进行复验:
a) 采购的第Ⅲ类压力容器用IV级锻件; b)不能确定质量证明书真实性或者对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 c)J 用于制造主要受压元件的境外材料; d) 用于制造主要受压元件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开平板; e)i 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
5.1.2奥氏体型不锈钢开平板应按批号复验力学性能(整卷使用者,应在开平操作后,分别在板卷的头部、中部和尾部所对应的开平板上各截取一组复验试样;非整卷使用者,应在开平板的端部截取一组复验试样);对于5.1.1中a)、b)、c)、e)要求复验的情况,应按炉号复验化学成分,按批号复验力学性能。 5.1.3材料复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或设计文件的要求。 5.1.4低温容器焊条应按批进行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验,其检验方法按相应的焊条标准或设计文件。 5.2材料分割
材料分割可采用冷切割或热切割方法。当采用热切割方法分割材料时,应清除表面熔渣和影响制造质量的表面层。 5.3材料标志移植 5.3.1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可追溯的标志。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标志被裁掉或材料分成几块时,制造单位应规定标志的表达方式,并在材料分割前完成标志的移植。 5.3.2有耐腐蚀要求的不锈钢以及复合钢板,不得在耐腐蚀面采用硬印标记。 5.3.3低温容器受压元件不得采用硬印标记。
6冷、热加工成形与组装 6.1成形 6.1.1制造单位应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工余量,以确保受压元件成形后的实际厚度不小于设计图样标注的最小成形厚度。 6.1.2采用经过正火、正火加回火或调质处理的钢材制造的受压元件,宜采用冷成形或温成形;采用温成形时,须避开钢材的回火脆性温度区。 6.2表面修磨 6.2.1 制造中应避免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耐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斜度最大为1:3。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8,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焊补。
322
上一章:GB 150.2-2011 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 下一章:GB 25856-2010 仅载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相关文章

GB/T 16508.4-2022 锅壳锅炉 第4部分:制造、检验与验收 GB/T 16508.4-2013 锅壳锅炉 第4部分:制造、检验与验收 GB/T 16508.4-2022 清晰版 锅壳锅炉 第4部分:制造、检验与验收 GB/T 35974.4-2018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GB/T 35974.4-2018 塑料及其衬里制压力容器 第4部分:塑料制压力容器的制造、检查与检验 Q/SY 1575-2013 双相不锈钢制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规范 GB/T 18442.4-2019 茴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 GB/T 18442.4-2019 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