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3072-2023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GB/T 43072-2023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4:27:40



相关搜索: 指南 气瓶 建设 体系 43072

内容简介

GB/T 43072-2023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CS23.020.30 CCS J 7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072—2023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as cylinder traceability system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072—202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目标 5
1
原则 5.1 合规性 5.2 全面性 5.3 安全性 5.4 协同性 5.5 动态性 6资源支持 6.1 人员 6.2 基础设施 6.3 文件 6.4 管理体系架构
7
7.1 追溯流程 7.2 追溯链 7.3 追溯参与方体系要素与建设内容
.....
8
8.1 总则 8.2 追溯主体 8.3 追溯单元 8.4 追溯范围 8.5 追溯码 8.6 追溯标识 8.7 追溯信息 8.8 追溯系统和追溯平台实施流程 9.1 策划 9.2 实施 9.3 评价 9.4 改进参考文献
9
10 GB/T430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特检鲁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济宁市特种设
备检验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多立恒(北京)能源技术股份公司、江苏天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广西鑫晨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山东特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梅、刘国柱、黄强华、张东宏、李娟、张保国、董哲、胡滨、王庆华、张冲、韩继鹏、 李磊、王勇、戴行涛、徐昌。
I GB/T43072—2023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气瓶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资源支持、体系架构、体系要素与建设内容、实施流程等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容积小于或等于3000L、盛装气体或液体的气瓶(含气瓶集束装置)设计制造,充装使用,定期检验各环节及生命周期追溯体系的建设。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及消防灭火用气瓶、公称容积大于3000L且小于或等于5000L的气瓶追溯体系的建设,可参照本文件。
n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005 气瓶术语 GB/T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 19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 21049 汉信码 GB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36373.1 特种设备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元规范第1部分:气瓶 GB/T 38059 气瓶射频识别(RFID)应用 充装控制管理要求 GB/T 38154 重要产品追溯 核心元数据 GB/T 38155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GB/T 38158 重要产品追溯 产品追溯系统基本要求 GB/T 38159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用要求 GB/T 38656 特种设备物联网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GB/T 38700 特种设备追溯系统数据元 TSG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Z0002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13005、GB/T381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追溯体系 traceabilitysystem 支撑维护气瓶及气瓶附件在整个生命周期或部分环节所期望获取包括其历史、应用情况等信息的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连续性要素。
[来源:GB/T38155—2019,2.9,有修改]
1 GB/T430722023
3.2
追溯主体 traceabilitysubject 对追溯单元承担质量责任的追溯参与方,一般为追溯单元创建者[来源:GB/T38155—2019,2.11的注]
3.3
追溯参与方 traceabilityparticipant 在气瓶生命周期中从事设计制造、充装使用、定期检验、安全监察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来源:GB/T38155—2019,2.5,有修改]
3.4
追溯单元 traceableunit 对生命周期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标识并可追溯的单个气瓶产品或同一批次的气瓶附件,[来源:GB/T38155—2019,2.4,有修改]
3.5
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system 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
中相关数据的集成。
[来源:GB/T38155—2019,2.6
3.6
追溯平台 traceabilityplatform 提供气瓶追溯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3.7
追溯码 traceabilitycode 对追溯单元、追溯主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38155—2019,2.10,有修改]
3.8
内部追溯 internal traceability 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来源:GB/T381552019,2.16
3.9
外部追溯 external traceability 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来源:GB/T38155—2019,2.17]
3.10
追溯信息 traceableinformation 生命周期各环节产生的与气瓶追溯相关的信息。
4 目标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为:
识别气瓶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通过气瓶生命周期各环节关键信息的记录、统计、分析、公示等,促进追溯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气瓶各环节协同管理;服务气瓶制造质量提升、充装管控、安全评估、监督检验、产品召回、监督检查、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应用,为气瓶安全管理提供支撑。
2 GB/T 43072—2023
5原则
5.1合规性
气瓶追溯体系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等框架下,参考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相关标准,开展建设和实施。 5.2 2全面性
气瓶追溯体系涵盖气瓶生命周期各环节,各追溯主体全面参与,各环节信息全面记录。 5.3 安全性
气瓶追溯体系涉及的追溯信息真实、准确,追溯系统和追溯平台安全、可靠。 5.4协同性
通过气瓶追溯体系建设,气瓶追溯主体间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以及追溯信息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用共享
5.5动态性
气瓶追溯体系宜结合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结论以及追溯主体需求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6 资源支持
6.1人员
气瓶追溯主体安排并培训组织内具备相应能力和经验的追溯工作人员,为气瓶追溯体系的策划、建设、实施与维护提供人员支撑 6.2 2基础设施
气瓶追溯主体为追溯体系建设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如办公设施、专用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信息和通信技术设施设备等。 6.3文件
气瓶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气瓶追溯主体编制追溯体系管理制度、形成追溯记录等体系文件,并根据动态性原则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新。气瓶追体系文件可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等文件融合编制,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气瓶安全管理的有机统一。 6.4管理
气瓶追溯主体对追溯体系设计、建设、实施、维护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追溯体系工作人员管理、信息采集管理、追溯系统或追溯平台建设、运行维护、评价与改进等。
7体系架构 7.1追溯流程
气瓶追溯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涉及各环节内部追溯及全生命周期追溯
3 GB/T 43072—2023
设计鉴定
设计制造充装使用定期检
- 设计
监督检验
制造
型式试验
出厂
+
是 是否
充装前检查
空瓶回收
充装后检查
使用登记
充装
更用

合格
合路
纠正处置


定期检验

消除使用功能
报废
注销登记 验
处理
合格

全生命周期追溯
注:图1中,充装前后检查不合格对应的措施可分为纠正处置、定期检验、报废等。适于纠正处置的情形主要包括:
过量充装、无粘贴警示标签、介质纯度或成分不符合要求等,其中低温气瓶的纠正处置措施可包括站内维修:适于定期检验的情形主要包括:瓶壁温度异常升高、瓶体鼓包、泄漏等现象;适用报废的情形,见TSG23相关条款。
图1气瓶追溯业务流程示意图
7.2追溯链
根据图1,气瓶追溯体系可划分为以下子链:
设计制造链:包括设计、制造、型式检验、监督检验、出厂等过程;充装使用链:包括使用登记、充装及充装前后检查,以及气瓶配送、用气、空瓶回收等过程;定期检验链:包括定期检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报废等过程。
7.3追溯参与方
气瓶追溯体系各子链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参与方,包括但不限于:
设计制造链:包括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型式试验机构、监督检验机构、安全监察部门等:充装使用链:包括充装使用单位、配送单位、安全监察部门等;定期检验链:包括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安全监察部门等。
8体系要素与建设内容
8.1总则
追溯主体围绕追溯主体、追溯单元、追溯范围、追溯码、追溯标识、追溯信息、追溯系统和追溯平台等要素,按照“策划一实施一评价一改进”的过程开展气瓶追溯体系建设。 8.2追溯主体
追溯主体是气瓶追溯体系构建、实施、持续运行和改进的责任主体,一般为气瓶设计制造单位、充装
4 GB/T43072—2023
使用单位、定期检验机构等。 8.3追溯单元 8.3.1综合相关文件要求、追溯主体实际需要以及经济性等因素,气瓶一般为追溯单元, 8.3.2考虑追溯精度,即追溯系统中可追溯的最小单元,气瓶阀门、安全泄压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仪表(压力表、液位计)等气瓶附件,可纳入追溯范围 8.4追溯范围 8.4.1追溯主体可构建组织内的气瓶追溯体系,即内部追溯,如气瓶设计制造环节内部追溯。 8.4.2各追溯主体间通过数据交换共享等方式实现跨组织的气瓶追溯,即外部追溯,如气瓶设计制造环节与气瓶附件制造单位间的追溯、气瓶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追溯等。 8.5追溯码 8.5.1追溯码的对象为追溯单元、追溯主体等。 8.5.2气瓶追溯码按照TSG23相关条款规定的方法编制。气瓶设计制造环节采用追溯码作为气瓶全生命周期的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一瓶一码, 8.5.3非重复充装气瓶以及纳人追溯范围的气瓶附件的追溯码,可采用批次码 8.5.4气瓶追溯主体的追溯码可采用GB32100规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8.6追溯标识 8.6.1基本原则 8.6.1.1各追溯主体在满足TSG23有关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技术条件、追溯单元特性、实施成本等因系,可选择多种形式的追溯单元标识载体和标志方式,如钢印标志、标签标志、印刷标志、电子识读标志等。 8.6.1.2射频标签及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扫描读取数据的二维条码等电子识读标志,宜支持基于智能终端的追溯单元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并在定期检验时不易被损坏,不需迁移
8.6.2二维条码
气瓶二维条码道溯标志,宜采用GB/T18284、GB/T21049规定的QR码、汉信码等,承载道溯码
信息,根据具体应用也可承载URI格式的追溯系统或追溯平台地址。
气瓶二维条码标志表面除了可供机器扫描识别的条码符号以外,还可标注气瓶追溯码等可供人识读的气瓶信息。 8.6.3射频标签
气瓶射频标签标志的有关技术要求宜按照GB/T38059的规定。射频标签内存储的相应信息,如
检验结论、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等,在充装使用、定期检验等环节进行动态更新。
8.6.4标识方式
焊接气瓶、特种气瓶(内装填料气瓶、纤维缠绕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等品种的气瓶,通过铆接、镂刻、 焊接、钢印等标识方式,并满足易于查看、易于扫描识读等应用需要。
无缝气瓶等因其制造工艺的特殊性,可使用瓶圈、印刷标签等适宜的追溯标识方式,一般固定于气瓶的瓶肩或颈圈位置,
5
上一章:G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下一章:GB/T 42626-2023 正式版 车用压缩氢气纤维全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相关文章

DB37/T 3662-2019 阿胶追溯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GB/Z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DB13/T 1523-2012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实施指南 DB13/T 2526-2017 食用杂粮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 实施指南 DB13/T 2526-2017 食用杂粮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4197-2020 电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指南 GB/T 31575-2015 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 GB/T 36759-2018 葡萄酒生产追溯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