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43148-2023 增材制造 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GB/T 43148-2023 增材制造 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14:24:32



推荐标签: 结构 设计 制造 43148

内容简介

GB/T 43148-2023 增材制造 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ICS 25.030 CCS 1 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148—2023
增材制造 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Additive manufacturing-Requirements for lightweight structure design
2023-09-07发布
2023-09-0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148—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结构轻量化设计总体要求 4.1 通则 4.2 设计流程
5基于多孔结构的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5.1 三维点阵设计 5.2 其他多孔结构设计 5.3梯度点阵设计 6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6.1 概述 6.2基于拓扑优化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 7增材制造工艺约束设计要求 7.1 极限加工尺寸约束 7.2 悬垂约束 7.3 封闭空腔 7.4 模型摆放 7.5 应力集中附录A(资料性) 基于多孔结构的结构轻量化设计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 典型蜂窝结构及其力学性能附录C(资料性)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实例.
5
I
1

10
12 GB/T431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广东汉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中机新材料研究院(郑州)有限公司、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增材佳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国营芜湖机械厂广、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华质卓越生产力促进(北京)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文和、刘建业、张长东、胡焕波、薛莲、何冰、刘婷婷、刘永辉、王欣、侯颖、华晨、 冯强、王林、王迪、汪小明、侯慧鹏、曾维林、庄百亮、慈世伟、赵庆洋、郭文华、栗晓飞、张李超、于君、 巩建强、阎德劲·马腾
I GB/T43148—2023
增材制造 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面向增材制造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总体要求、基于多孔结构和拓扑优化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及其工艺约束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面向增材制造的结构轻量化设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784.2CAD/CAM数据质量保证方法 GB/T24734.4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4部分:设计模型要求 GB/T35351增材制造术语 GB/T37698增材制造设计要求,指南和建议
3术语和定义
GB/T353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悬垂结构overhang structure 待制造模型中,沿重力方向无直接接触实体的悬空部分的结构。
3.2
悬垂角overhang angle 悬垂结构外切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
3.3
悬臂长度 length of overhanging beam 打印件悬垂结构等效为悬臂梁后的长度。
3.4
多孔结构 porous structure 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布置的三维开孔结构。
3.5
拓扑优化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一种根据负载情况、约束条件、性能指标和增材制造工艺要求,在给定的区域内对材料分布进行优
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
1 GB/T43148—2023
4结构轻量化设计总体要求
4.1通则
结构轻量化设计是在初始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增材制造工艺约束,通过对模型进行多孔结构、拓扑优化等轻量化设计,形成适用于增材制造的轻量化结构。
结构轻量化设计前应按照GB/T37698的规定进行增材制造潜能评定,并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结构轻量化设计。
结构轻量化设计在满足设计初始减重需求的同时,还应满足工况性能要求 4.2设计流程 4.2.1流程图
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见图1。
模型输入 +
模型数据质量检测与修复
+
模型工况分析
1. 是否需要拓扑祝化?
T
T是拓扑优化设计
+ 是否需要设计多孔结构!
是多孔结构设计
1
工艺约束条件检查
否,多孔结构设计不符合工艺要求
否,拓扑忧化设不
是否符合 符合工艺要求工艺要求? T是输出模型
图1 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
4.2.2模型输入及质量检测
结构轻量化设计前需对输人的模型进行数据质量检测和修复。以确保模型的数据质量符合 GB/T24734.4和GB/T18784.2的要求,模型不应出现非流形、面缺失、裂缝、逆向法向量、数据交错等影响结构轻量化设计的错误数据。
2 GB/T43148—2023
4.2.3基本过程
结构轻量化设计首先需要对输人模型进行工况分析,随后根据分析结果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多孔结构设计等轻量化设计,最后进行工艺约束条件检查。形成适合于增材制造的轻量化、高性能、满足工艺约束要求的结构。 4.2.4模型输出
完成轻量化设计的模型应能导人增材制造设备。
5基于多孔结构的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5.1三维点阵设计 5.1.1三维点阵胞元设计
三维点阵是周期拓扑有序的多孔阵列结构。常见的三维点阵胞元包括由杆和节点组成的架胞
元、以及三重周期极小曲面胞元等。其胞元的拓扑形态如图2所示。
b)三重周期极小曲面胞元
a)桁架胞元
图2常见三维点阵胞元示意图
基于三维点阵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是通过改变胞元形状、尺寸以及杆的悬垂角等方法,得到满足力、 热性能要求的轻量化结构,设计的特征结构极限尺寸应满足增材制造成形工艺的要求。 5.1.2三维点阵填充取向
应根据第7章的增材制造工艺约束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三维点阵结构的填充取向,减少悬垂结构。 三维点阵填充取向示意图见附录A中的图A.1。 5.1.3边缘点阵设计
三维点阵结构的边缘区域需尽可能保持胞元的完整性。边缘点阵填充设计示意图见图A.2。 5.2其他多孔结构设计 5.2.1蜂窝结构设计
蜂窝结构指周期性布置的拓扑有序的二维开孔阵列板状结构。可选用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圆
形、凹角六边形、双V形、手性结构、星形等蜂窝结构对模型进行轻量化设计。
宜充分考虑服役工况下结构的力学特性,基于结构-性能理论和经验公式进行蜂窝结构设计。典型
3 GB/T43148—2023
蜂窝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关联关系见附录B。 5.2.2泡沫结构设计
泡沫结构指胞元构型及排布方式无序的多孔结构。可通过逆向建模法、数学模型法设计泡沫结构并填充模型,得到满足工况要求的轻量化结构。 5.3梯度点阵设计
宜根据三维点阵结构的工况条件,调整点阵胞元尺寸或拓扑构型,实现点阵结构密度的梯度调节。 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目标的前提下,使结构的力、热等工况性能更优。梯度点阵结构的设计示意图见图A.3。
6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6.1概述
拓扑优化是结构轻量化设计的一种,通过数学建模,以结构轻量化为优化目标,在满足工况要求及体积、增材制造工艺等约束的条件下,实现材料的最优分布。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图见图A.4。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实例见附录C。 6.2基于拓扑优化结构轻量化设计流程 6.2.1模型预处理
对三维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时,应确保模型文件具有可读性,能够通过拓扑优化软件或者程序读人。宜通过预处理。去除倒角、倒圆角等特征,保证模型网格划分。防止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发生负体积等错误。 6.2.2划分设计域
根据设计要求。定义拓扑优化模型的设计域与非设计域。设计域为可优化的区域。非设计域为优化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区域。零件配合处,载荷与约束附近区域一般定义为非设计域 6.2.3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主要分为载荷条件和约束条件。载荷可分为集中力、压强、扭矩等,约束可分为固定部分自由度、铰接、完全固定等。应根据模型的实际工况,合理选择载荷、约束类型。 6.2.4数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需尽可能贴切于现实物理环境。确保最优解 6.2.5有限元网格划分
有限元网格划分需尽可能保证网格数量足够大、网格体积足够小,确保有限元分析计算可以在多次优化选代中顺利进行,避免计算结果不收敛。 6.2.6拓扑优化选代
根据优化目标、边界条件与载荷,对结构进行拓扑优化选代计算,直至代收敛。
X GB/T43148—2023
6.2.7模型后处理
得到优化结构后,宜将模型导出至三维建模软件平台,进行后处理,如光顺或模型错误修复等。
7增材制造工艺约束设计要求
7.1极限加工尺寸约束
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模型应满足可加工壁厚、最小截面、最小孔径、极小尖角等设计要求, 7.2悬垂约束
结构轻量化设计不应出现影响模型加工的悬垂结构。若无法避免,宜根据增材制造工艺类型、零件结构、零件性能要求,综合考虑成形时间及材料特性等因素,调整悬垂角、悬臂长度,设计额外的工艺支撑结构或变更模型设计,从而确保模型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塌,翘曲变形、表面质量下降等问题。 悬垂结构及悬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见图A.5和图A.6。 7.3封闭空腔
轻量化设计模型内部不应有封闭空腔结构。封闭空腔结构可设计出粉孔,使空腔与外界连通。封闭空腔示意图见图A.7。 7.4模型摆放
结构轻量化设计时应评估模型摆放角度、特征精度、强度指标对摆放方向的影响。可对模型中精度要求高的部位添加余量,成形后通过机加工来保证该部位的精度。模型中精度要求高的平面区域或配合面宜作为上表面,且需与加工平面保持平行。模型中精度要求高的曲面区域应垂直于加工平面。降低阶梯效应对表面精度的影响。 7.5应力集中
轻量化设计后的零件可能存在大块区域或厚度不均勾的结构。容易产生较大的结构应力。此外,尖锐的内部拐角也会引起应力集中(或应力升高),导致零件过早失效。宜对结构轻量化设计后可能存在的应力集中区域进行整体评估。
5
上一章:GB/T 14097-2023 往复式内燃机 噪声限值 下一章:GB/T 43145-2023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逆向物流

相关文章

汽车轻量化:材料、设计与制造 汽车先进技术译丛:汽车轻量化-材料、设计与制造 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实例 GB/T 37698-2019 增材制造设计要求指南和建议 GB/T 37698-2019 增材制造设计要求、指南和建议 GB/T 37698-2019 增材制造 设计 要求、指南和建议 机床结构件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汽车先进技术译丛:轻量化设计-计算基础与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