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3966-2023 工业用二异丙胺

GB/T 23966-2023 工业用二异丙胺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44:58



相关搜索: 工业用 二异丙胺 23966

内容简介

GB/T 23966-2023 工业用二异丙胺 ICS 71.080.30 CCS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966—2023 代替GB/T23966—2009
工业用二异丙胺
Diisopropylamine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239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厂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966一2009《工业用二异丙胺》,与GB/T23966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合格品指标,取消了产品等级(见2009年版的表1); “二异丙胺”由“≥99.5%”(优等品)更改为“≥99.7%”,“有机杂质”由“≤0.3%”(优等品)更改
为≤0.2%”(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一更改了水分的测定方法(见5.3,2009年版的4.5); “安全”部分内容调整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2009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思威安全生产
技术中心、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矿化学科技(沧州)有限公司、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孙清、刘圣发、常丽霞、周磊、尚衍波、黄煜、于朋玲、赵玉美、章鹏飞、李龙何伟、朱国芳、李世慧、尹琨、郑志国、梅光耀。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 23966—2023
工业用二异丙胺
警示一 一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符合国
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二异丙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氢气存在下,以异丙醇或丙酮为原料通过触媒氨化法制得的工业用二异丙胺注:二异内胺分子式为CH:N,结构式为CH; 8 CH CH:,相对分子质量为101.19(按2022年国际相刘原子质量):
NII CH,—CH—CH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钻色号)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324.8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3961 低碳脂肪胺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要求
4
4.1 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4.2 工业用二异内胺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要求 ≥99.7 ≤0.2
二异丙胺,w/% 有机杂质",w/%
- GB/T23966—2023
表1 技术要求(续)
项目
要求 ≤0.2 ≤15
水分,w/% 色度(铂-钻色号)/Hazen单位
。由GB/T23961规定方法测得的除二异丙胺以外的物质
5 试验方法
警示一一本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5.1 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样品注人50mL具塞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视观察。
5.2 二异丙胺和有机杂质的测定
按GB/T23961的规定进行。
5.3 3水分的测定
5.3.1卡尔·费休库仑法(仲裁法) 5.3.1.1准备
调节仪器至工作状态。根据电解液滴定需要,可预先加人适量苯甲酸或水杨酸调节,使电解液pH 为5~7。加人苯甲酸或水杨酸后应进行预滴定,以消除试剂空白。
5.3.1.2 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移取50uL~100μL样品,立即用硅橡胶垫堵住针头,称量(精确至0.0001g)后,按 GB/T6324.8的规定进行。 5.3.2卡尔·费休直接电量法 5.3.2.1准备
调节仪器至工作状态。根据电解液滴定需要,可预先加入适量苯甲酸或水杨酸调节,使电解液PH
为5~7。加入苯甲酸或水杨酸后应进行预滴定,以消除试剂空白。 5.3.2.2 2测定
用注射器移取1.5mL~3mL样品,立即用硅橡胶垫堵住针头,称量(精确至0.0001g)后,按
GB/T6283规定的直接电量法进行。
5.3.3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20%。 2 GB/T23966—2023
5.4色度(铂-钴色号)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6.2工业用二异丙胺以同等质量的均匀产品为一批。桶装产品以不大于100t为一批,或以一贮槽、一槽罐的产品量为一批。 6.3 3工业用二异丙胺的采样按GB/T6680的规定进行。桶装产品采样单元数按GB/T6678的规定进行。 6.4所采样品总量不少于1000mL,平均分为两份,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带内塞的试剂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一瓶供质量检验用,另一瓶密封保存3个月,以备查验。 6.5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加倍采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不合格
+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 工业用二异丙胺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其内容至少包括:
a) 产品名称, b) 生产厂名称、厂址, c) 生产日期, d) 批号, e) 净含量, f) 本文件编号, g) 符合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 注:本产品安全信息的提示见附录A。
7.1.2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其内容至少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批号, d) 生产日期, e) 产品检验结果或检验结论, f) 本文件编号。
7.2 2包装
工业用二异丙胺产品的包装采用闭口钢桶、槽车或罐车,或采用按供需双方协商并符合安全规定的包装。
3 GB/T23966—2023
7.3 3运输
工业用二异内胺在装卸、运输时不应产生静电火花,搬运时不应与皮肤直接接触。
7.4 贮存
工业用二异丙胺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远离火种、热源、氧化性物质和酸性物质。
4 GB/T23966—2023
附录A (资料性)
安全
A.1危险性警告 A.1.1工业用二异丙胺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有氨的气味,呈碱性。 A.1.2 2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可燃烧或发生爆炸,与强酸、强氧化剂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A.1.3 3蒸气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经呼吸道进人体内,有咽喉刺痛、咳嗽、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等症。 A.2 急救措施 A.2.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min以上。就医。 A.2.2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以上。就医。 A.2.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A.2.4 食人: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ICS 71.080.30 CCS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966—2023 代替GB/T23966—2009
工业用二异丙胺
Diisopropylamine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239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厂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966一2009《工业用二异丙胺》,与GB/T23966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合格品指标,取消了产品等级(见2009年版的表1); “二异丙胺”由“≥99.5%”(优等品)更改为“≥99.7%”,“有机杂质”由“≤0.3%”(优等品)更改
为≤0.2%”(见表1,2009年版的表1);一更改了水分的测定方法(见5.3,2009年版的4.5); “安全”部分内容调整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2009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思威安全生产
技术中心、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矿化学科技(沧州)有限公司、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孙清、刘圣发、常丽霞、周磊、尚衍波、黄煜、于朋玲、赵玉美、章鹏飞、李龙何伟、朱国芳、李世慧、尹琨、郑志国、梅光耀。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 23966—2023
工业用二异丙胺
警示一 一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符合国
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二异丙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在氢气存在下,以异丙醇或丙酮为原料通过触媒氨化法制得的工业用二异丙胺注:二异内胺分子式为CH:N,结构式为CH; 8 CH CH:,相对分子质量为101.19(按2022年国际相刘原子质量):
NII CH,—CH—CH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钻色号) GB/T 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 6324.8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3961 低碳脂肪胺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要求
4
4.1 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4.2 工业用二异内胺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要求 ≥99.7 ≤0.2
二异丙胺,w/% 有机杂质",w/%
- GB/T23966—2023
表1 技术要求(续)
项目
要求 ≤0.2 ≤15
水分,w/% 色度(铂-钻色号)/Hazen单位
。由GB/T23961规定方法测得的除二异丙胺以外的物质
5 试验方法
警示一一本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5.1 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样品注人50mL具塞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目视观察。
5.2 二异丙胺和有机杂质的测定
按GB/T23961的规定进行。
5.3 3水分的测定
5.3.1卡尔·费休库仑法(仲裁法) 5.3.1.1准备
调节仪器至工作状态。根据电解液滴定需要,可预先加人适量苯甲酸或水杨酸调节,使电解液pH 为5~7。加人苯甲酸或水杨酸后应进行预滴定,以消除试剂空白。
5.3.1.2 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移取50uL~100μL样品,立即用硅橡胶垫堵住针头,称量(精确至0.0001g)后,按 GB/T6324.8的规定进行。 5.3.2卡尔·费休直接电量法 5.3.2.1准备
调节仪器至工作状态。根据电解液滴定需要,可预先加入适量苯甲酸或水杨酸调节,使电解液PH
为5~7。加入苯甲酸或水杨酸后应进行预滴定,以消除试剂空白。 5.3.2.2 2测定
用注射器移取1.5mL~3mL样品,立即用硅橡胶垫堵住针头,称量(精确至0.0001g)后,按
GB/T6283规定的直接电量法进行。
5.3.3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其算术平均值的20%。 2 GB/T23966—2023
5.4色度(铂-钴色号)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第4章规定的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6.2工业用二异丙胺以同等质量的均匀产品为一批。桶装产品以不大于100t为一批,或以一贮槽、一槽罐的产品量为一批。 6.3 3工业用二异丙胺的采样按GB/T6680的规定进行。桶装产品采样单元数按GB/T6678的规定进行。 6.4所采样品总量不少于1000mL,平均分为两份,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带内塞的试剂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一瓶供质量检验用,另一瓶密封保存3个月,以备查验。 6.5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加倍采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整批产品不合格
+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 工业用二异丙胺包装容器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其内容至少包括:
a) 产品名称, b) 生产厂名称、厂址, c) 生产日期, d) 批号, e) 净含量, f) 本文件编号, g) 符合GB190规定的“易燃液体”标志。 注:本产品安全信息的提示见附录A。
7.1.2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其内容至少包括: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批号, d) 生产日期, e) 产品检验结果或检验结论, f) 本文件编号。
7.2 2包装
工业用二异丙胺产品的包装采用闭口钢桶、槽车或罐车,或采用按供需双方协商并符合安全规定的包装。
3 GB/T23966—2023
7.3 3运输
工业用二异内胺在装卸、运输时不应产生静电火花,搬运时不应与皮肤直接接触。
7.4 贮存
工业用二异丙胺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远离火种、热源、氧化性物质和酸性物质。
4 GB/T23966—2023
附录A (资料性)
安全
A.1危险性警告 A.1.1工业用二异丙胺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有氨的气味,呈碱性。 A.1.2 2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可燃烧或发生爆炸,与强酸、强氧化剂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A.1.3 3蒸气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经呼吸道进人体内,有咽喉刺痛、咳嗽、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等症。 A.2 急救措施 A.2.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min以上。就医。 A.2.2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以上。就医。 A.2.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A.2.4 食人: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上一章:GB/T 23964-2023 工业用三乙胺 下一章:GB/T 43094-2023 工业用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zd(E)]

相关文章

GB/T 23965-2023 工业用一异丙胺 GB/T 7814-2017 工业用异丙醇 GB/T 27564-2011 工业用三异丙醇胺 GB/T 27566-2011 工业用一异丙醇胺 ZJM-003-3415-2018 工业用一异丙胺 T/ZZB 0168-2017 工业用一异丙胺 HG/T 4148-2010 工业用三正丙胺 HG/T 4146-2010 工业用一正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