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5.160.20 CCS E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43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
Additives for vehicular M100 methanolfuel
2023-09-01实施
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436—202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o
7
附录A(规范性) 铝片防锈性(锈蚀程度)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 发动机台架试验相关指标试验方法
GB/T 4243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润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行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贵州省标准化院、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维科石化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先扬、陶劲峰、吴勇胜、向晖、常永龙、折小荣、李俊莉、王凤彬、张德民、郭建玲宋金环、陆兵。
GB/T4243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 储存和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338—2011工业用甲醇 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514 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6324.9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304 石油产品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25363 汽油机电磁阀式喷油器总成试验方法 GB/T 37322 汽油清净性评价汽油机进气阀沉积物模拟试验法 GB/T 42416 M100车用甲醇燃料 NB/SH/T0164 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NB/SH/T0704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NB/SH/T0842 轻质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0020 汽油中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SH/T0251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3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42436—2023
3.1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additivesforvehicularM100methanolfuel 添加到甲醇中用于调配M100车用甲醇燃料的添加剂。
3.2
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 nozzle cleanliness(flow change rate) M100车用甲醇燃料在电子燃油孔式喷嘴针阀或阀座表面上形成沉积物使得喷嘴流量发生变化的
现象。
注:以喷嘴2.5ms动态流量变化率表示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
3.3
总燃烧室沉积物 total combustion chamber deposit 由M100车用甲醇燃料、机油和添加剂反应生成的或从外部吸人的任何沉积在燃烧室部位(气缸盖
和活塞顶部)的物质。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不应加人卤素、卤化物及可生成灰分的化学物质,按照产品的推荐用量加人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后的M100车用甲醇燃料应符合GB/T42416的要求。 4.2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4.1
表1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项目
序号 1 外观 2 倾点 3 闪点(闭口) 4 氮含量 5 硫含量 6 磷含量 7 有机氯含量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目测 GB/T 3535 GB/T 261 NB/SH/T 0704 GB/T 11140b SH/T 0020 GB/T 6324.9 GB/T 508
透明、无悬浮物和沉降杂质
≤35 ℃ ≥60 ℃ 报告 ≤50mg/kg ≤5 mg/kg ≤10 mg/kg ≤0.01% 不大于轻度锈蚀
灰分(质量分数)
S
9 防锈性(锈蚀程度) 10 模拟进气阀沉积物质量
附录A GB/T 37322
≤2 mg
发动机台架试验相关指标:
≤4% ≤1400mg/缸 ≥0 mg/g ≤1 mg/g ≤80 mg/kg ≤25 mg/kg ≤25 mg/kg
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总燃烧室沉积物质量机油碱值-机油酸值(以KOH计)机油酸值增加值(以KOH计)机油铁含量机油铜含量机油铝含量
11
附录B
将试样注人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土5℃)下观察,应当透明无浑浊、无分层、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有争议时,以GB/T511测定方法为准。 也可用NB/SH/T0842方法测定,有争议时,以GB/T11140为准。 待测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按推荐用量调配成M100车用甲醇燃料,取275mLM100车用甲醇燃料和 25mL芳烃溶剂S-200混合成试样,按GB/T37322试验。测试后,冷却至室温的收集器浸人汽油(不含清净剂的市售车用92#汽油或95#汽油)中静止6min,然后浸人60℃~90℃石油醚溶液中1min取出。
2
GB/T42436—2023
5检验规则
5.1 组批与取样 5.1.1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产品连续生产的实际批为一个组批,但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不超过1周。 5.1.2按GB/T4756规定进行取样,所取试样量不少于型式检验用量,供检验和留样用, 5.2出厂检验
本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外观、倾点、闪点(闭口)、氮含量、磷含量、硫含量、有机氯含量、灰分(质量分数)。 5.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进行。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配方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连续停产3个月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时
5.4结果判定
检验结果应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时,桶装产品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采样、检验,罐装产品应重新多点采样、检验。如重新检验的结果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涂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厂名厂址; b)产品名称与型号; c) 净含量; d) 生产日期; e) 保质期; f)本文件编号。
6.2 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的相关规定 6.3 3产品包装、运输及交货验收按NB/SH/T0164的相关规定进行。 6.4 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保证密闭、清净、无水、远离火源、轻放、勿倒置。
7安全
7.1 产品应根据GB/T16483的规定编写、出具产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7.2 2产品仅用作调和M100车用甲醇燃料,不应做其他用途
3
GB/T42436—2023
附录A (规范性)
铝片防锈性(锈蚀程度)试验方法
A.1方法概要
在(38土1)℃条件下,将铝片完全浸入30mL甲醇与0.5%的甲酸、0.5%的蒸馏水及0.5%的M100 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混合液中。进行15h试验,观察铝片的锈蚀痕迹和锈蚀程度 A.2仪器设备 A.2.1试管
硼硅玻璃制,外径为25mm,长为150mm,壁厚1mm~2mm。内部尺寸应确保可适当地容纳试验铝片。当30mL试样液体及浸于其中的铝片置于试管中时,试样液体表面应至少高于铝片上端面 5 mm。 A.2.2试管浴
试管浴应配有合适的支架以支撑每个试管,使其在浴中处于垂直位置,且使试管浸没至浴中约 100mm的深度(从试管底部至浴液表面的距离)。水或油均可作为试管浴的介质。 A.2.3 3温度测量装置
可稳定监测试管浴的试验温度,测量精度为土1℃或更高。GB/T514中GB-48号全浸温度计符合本方法要求。当使用此温度计时,在试验温度时其水银柱露出浴介质表面的高度应不大于10mm。 A.2.4磨片夹具
磨片夹具应牢固地夹住铝片且不破坏其边缘,使要磨光的铝片表面能高出夹具表面的夹具都可作为磨片夹具。 A.2.5镊子
尖端为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质,用于夹持铝片 A.2.6 计时器
电子或手动,在允许的误差内,能精确记录试验时间。 A.3试剂和材料 A.3.1清洗溶剂
分析纯,石油醚(60℃~90℃)。 A.3.2 2甲醇
分析纯,甲醇含量(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9.5%。 A.3.3 3甲酸
分析纯,甲酸含量(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88.0%
4
GB/T42436—2023
A.3.4水
蒸馏水,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规格。 A.3.5磨光材料
65μm(p22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纱布,105μm(p15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以及药用脱脂棉。碳化硅材质的磨光材料应作为仲裁试验的磨光材料
A.3.6铝片
LY12精炼铝合金,应符合GB/T3190材料规格。宽为(12.5土2)mm,厚为1.5mm3mm,长为(75土5)mm。铝片可重复使用,但当铝片表面出现点蚀或深的划痕,而无法采用规定的打磨程序去除,或铝片表面发生变形时,应丢弃此铝片。
A.3.7无灰滤纸或一次性手套
用在铝片表面准备和最后磨光步骤中,以防护铝片避免与操作者手指直接接触
A.3.8 钢丝绒(棉)
00号或更细。用于试片的表面初始打磨处理。 A.4试片的制备 A.4.1表面准备 A.4.1.1先采用00号或更细的钢丝绒(棉),或可有效达到预期效果的适当粒度的碳化硅(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砂布打磨,以去除前次试验遗留在铝片6个表面上的蚀污;再用65um(p220)的碳化硅砂纸或砂布处理,除去此前采用其他等级砂纸留下的打磨痕迹。在进行最后磨光前,应确保已完成表面准备的铅片不再发生氧化作用。可用定量滤纸擦去铝片上的金属屑后,将铝片浸泡在洗涤溶剂中。铝片随后可取出立即进行最后磨光,或可贮存在洗涤溶剂中备用。 A.4.1.2表面准备的手工操作步骤:将一张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砂布放在平坦的表面上,用洗涤溶剂润湿砂纸或砂布。以旋转方式将铝片对砂纸或砂布进行摩擦,拿取铝片时,采用无灰滤纸保护或戴一次性手套以防止铝片与手指接触。另一种方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干砂纸或砂布装在马达驱动的机器上,采用机器来处理铝片表面的方法。 A.4.2磨光
对于经A.4.1准备好的或第一次使用的新铝片,将其从贮存处(如从洗涤溶剂中)取出;为防止摩光
阶段铝片表面在最后遭受污染,不准许手指直接接触铝片,而应戴一次性手套或用无灰滤纸保护。用一块经洗涤溶剂润湿的脱脂棉,蘸取一些105μm(p15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先打磨铝片各端边,再打磨侧边,然后用新的脱脂棉团用力擦拭。在其后的处理过程中手指不应接触铝片的表面,可用镊子夹持铝片。将铝片夹在磨片夹具上,用蘸上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的脱脂棉打磨铝片的主表面。打磨时不应采用旋转运动方式,应沿铝片的长轴方向来回打磨,在折返方向之前,应使打磨动程超出铅片的未端。用干净的脱脂棉使劲地擦拭铝片,以除去所有金属屑,直到用一块新的脱脂棉擦拭时不再留下痕迹为止。当铝片擦净后,立即将其浸人已准备好的试样中。
5
ICS75.160.20 CCS E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43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
Additives for vehicular M100 methanolfuel
2023-09-01实施
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436—2023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o
7
附录A(规范性) 铝片防锈性(锈蚀程度)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 发动机台架试验相关指标试验方法
GB/T 4243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润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行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贵州省标准化院、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维科石化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先扬、陶劲峰、吴勇胜、向晖、常永龙、折小荣、李俊莉、王凤彬、张德民、郭建玲宋金环、陆兵。
GB/T42436—2023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 储存和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338—2011工业用甲醇 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514 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6324.9 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9部分:氯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304 石油产品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7476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25363 汽油机电磁阀式喷油器总成试验方法 GB/T 37322 汽油清净性评价汽油机进气阀沉积物模拟试验法 GB/T 42416 M100车用甲醇燃料 NB/SH/T0164 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NB/SH/T0704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NB/SH/T0842 轻质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0020 汽油中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SH/T0251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3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42436—2023
3.1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additivesforvehicularM100methanolfuel 添加到甲醇中用于调配M100车用甲醇燃料的添加剂。
3.2
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 nozzle cleanliness(flow change rate) M100车用甲醇燃料在电子燃油孔式喷嘴针阀或阀座表面上形成沉积物使得喷嘴流量发生变化的
现象。
注:以喷嘴2.5ms动态流量变化率表示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
3.3
总燃烧室沉积物 total combustion chamber deposit 由M100车用甲醇燃料、机油和添加剂反应生成的或从外部吸人的任何沉积在燃烧室部位(气缸盖
和活塞顶部)的物质。
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不应加人卤素、卤化物及可生成灰分的化学物质,按照产品的推荐用量加人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后的M100车用甲醇燃料应符合GB/T42416的要求。 4.2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4.1
表1 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项目
序号 1 外观 2 倾点 3 闪点(闭口) 4 氮含量 5 硫含量 6 磷含量 7 有机氯含量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目测 GB/T 3535 GB/T 261 NB/SH/T 0704 GB/T 11140b SH/T 0020 GB/T 6324.9 GB/T 508
透明、无悬浮物和沉降杂质
≤35 ℃ ≥60 ℃ 报告 ≤50mg/kg ≤5 mg/kg ≤10 mg/kg ≤0.01% 不大于轻度锈蚀
灰分(质量分数)
S
9 防锈性(锈蚀程度) 10 模拟进气阀沉积物质量
附录A GB/T 37322
≤2 mg
发动机台架试验相关指标:
≤4% ≤1400mg/缸 ≥0 mg/g ≤1 mg/g ≤80 mg/kg ≤25 mg/kg ≤25 mg/kg
喷嘴清洁性(流量变化率)总燃烧室沉积物质量机油碱值-机油酸值(以KOH计)机油酸值增加值(以KOH计)机油铁含量机油铜含量机油铝含量
11
附录B
将试样注人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土5℃)下观察,应当透明无浑浊、无分层、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有争议时,以GB/T511测定方法为准。 也可用NB/SH/T0842方法测定,有争议时,以GB/T11140为准。 待测M100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按推荐用量调配成M100车用甲醇燃料,取275mLM100车用甲醇燃料和 25mL芳烃溶剂S-200混合成试样,按GB/T37322试验。测试后,冷却至室温的收集器浸人汽油(不含清净剂的市售车用92#汽油或95#汽油)中静止6min,然后浸人60℃~90℃石油醚溶液中1min取出。
2
GB/T42436—2023
5检验规则
5.1 组批与取样 5.1.1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产品连续生产的实际批为一个组批,但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不超过1周。 5.1.2按GB/T4756规定进行取样,所取试样量不少于型式检验用量,供检验和留样用, 5.2出厂检验
本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外观、倾点、闪点(闭口)、氮含量、磷含量、硫含量、有机氯含量、灰分(质量分数)。 5.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进行。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原材料、配方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连续停产3个月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时
5.4结果判定
检验结果应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时,桶装产品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单元采样、检验,罐装产品应重新多点采样、检验。如重新检验的结果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涂有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厂名厂址; b)产品名称与型号; c) 净含量; d) 生产日期; e) 保质期; f)本文件编号。
6.2 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的相关规定 6.3 3产品包装、运输及交货验收按NB/SH/T0164的相关规定进行。 6.4 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保证密闭、清净、无水、远离火源、轻放、勿倒置。
7安全
7.1 产品应根据GB/T16483的规定编写、出具产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7.2 2产品仅用作调和M100车用甲醇燃料,不应做其他用途
3
GB/T42436—2023
附录A (规范性)
铝片防锈性(锈蚀程度)试验方法
A.1方法概要
在(38土1)℃条件下,将铝片完全浸入30mL甲醇与0.5%的甲酸、0.5%的蒸馏水及0.5%的M100 车用甲醇燃料添加剂的混合液中。进行15h试验,观察铝片的锈蚀痕迹和锈蚀程度 A.2仪器设备 A.2.1试管
硼硅玻璃制,外径为25mm,长为150mm,壁厚1mm~2mm。内部尺寸应确保可适当地容纳试验铝片。当30mL试样液体及浸于其中的铝片置于试管中时,试样液体表面应至少高于铝片上端面 5 mm。 A.2.2试管浴
试管浴应配有合适的支架以支撑每个试管,使其在浴中处于垂直位置,且使试管浸没至浴中约 100mm的深度(从试管底部至浴液表面的距离)。水或油均可作为试管浴的介质。 A.2.3 3温度测量装置
可稳定监测试管浴的试验温度,测量精度为土1℃或更高。GB/T514中GB-48号全浸温度计符合本方法要求。当使用此温度计时,在试验温度时其水银柱露出浴介质表面的高度应不大于10mm。 A.2.4磨片夹具
磨片夹具应牢固地夹住铝片且不破坏其边缘,使要磨光的铝片表面能高出夹具表面的夹具都可作为磨片夹具。 A.2.5镊子
尖端为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质,用于夹持铝片 A.2.6 计时器
电子或手动,在允许的误差内,能精确记录试验时间。 A.3试剂和材料 A.3.1清洗溶剂
分析纯,石油醚(60℃~90℃)。 A.3.2 2甲醇
分析纯,甲醇含量(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9.5%。 A.3.3 3甲酸
分析纯,甲酸含量(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88.0%
4
GB/T42436—2023
A.3.4水
蒸馏水,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规格。 A.3.5磨光材料
65μm(p22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纱布,105μm(p15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以及药用脱脂棉。碳化硅材质的磨光材料应作为仲裁试验的磨光材料
A.3.6铝片
LY12精炼铝合金,应符合GB/T3190材料规格。宽为(12.5土2)mm,厚为1.5mm3mm,长为(75土5)mm。铝片可重复使用,但当铝片表面出现点蚀或深的划痕,而无法采用规定的打磨程序去除,或铝片表面发生变形时,应丢弃此铝片。
A.3.7无灰滤纸或一次性手套
用在铝片表面准备和最后磨光步骤中,以防护铝片避免与操作者手指直接接触
A.3.8 钢丝绒(棉)
00号或更细。用于试片的表面初始打磨处理。 A.4试片的制备 A.4.1表面准备 A.4.1.1先采用00号或更细的钢丝绒(棉),或可有效达到预期效果的适当粒度的碳化硅(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砂布打磨,以去除前次试验遗留在铝片6个表面上的蚀污;再用65um(p220)的碳化硅砂纸或砂布处理,除去此前采用其他等级砂纸留下的打磨痕迹。在进行最后磨光前,应确保已完成表面准备的铅片不再发生氧化作用。可用定量滤纸擦去铝片上的金属屑后,将铝片浸泡在洗涤溶剂中。铝片随后可取出立即进行最后磨光,或可贮存在洗涤溶剂中备用。 A.4.1.2表面准备的手工操作步骤:将一张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纸或砂布放在平坦的表面上,用洗涤溶剂润湿砂纸或砂布。以旋转方式将铝片对砂纸或砂布进行摩擦,拿取铝片时,采用无灰滤纸保护或戴一次性手套以防止铝片与手指接触。另一种方法是将适当粒度的干砂纸或砂布装在马达驱动的机器上,采用机器来处理铝片表面的方法。 A.4.2磨光
对于经A.4.1准备好的或第一次使用的新铝片,将其从贮存处(如从洗涤溶剂中)取出;为防止摩光
阶段铝片表面在最后遭受污染,不准许手指直接接触铝片,而应戴一次性手套或用无灰滤纸保护。用一块经洗涤溶剂润湿的脱脂棉,蘸取一些105μm(p150)的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先打磨铝片各端边,再打磨侧边,然后用新的脱脂棉团用力擦拭。在其后的处理过程中手指不应接触铝片的表面,可用镊子夹持铝片。将铝片夹在磨片夹具上,用蘸上碳化硅或氧化铝(刚玉)砂粒的脱脂棉打磨铝片的主表面。打磨时不应采用旋转运动方式,应沿铝片的长轴方向来回打磨,在折返方向之前,应使打磨动程超出铅片的未端。用干净的脱脂棉使劲地擦拭铝片,以除去所有金属屑,直到用一块新的脱脂棉擦拭时不再留下痕迹为止。当铝片擦净后,立即将其浸人已准备好的试样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