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2310-2023 高清版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GB/T 42310-2023 高清版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5:47:33



相关搜索: 石墨 纳米技术 吸附 容量 粉体 氩气 表面积 测定 静态 高清 高清 静态

内容简介

GB/T 42310-2023 高清版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ICS 71.040.50
CCS G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10—2023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Nanotechnology--Measurement for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graphene powder-
Staticvolumetricmethod byargongas adsorption
2023-03-17发布
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2310—2023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I
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测试过程
5 6 7 8 试验数据处理
测量不确定度 10检测报告:附录A(资料性)不同吸附质在石墨烯粉体样品表面的吸附行为附录B(资料性) 不同类型石墨烯粉体样品吸附热的研究. 附录C(资料性)比表面积和样品取样量的关系测试示例附录D(资料性)热重分析确定测试样品的脱气温度测试示例附录E(资料性)含有微孔的石墨烯粉体的BET比表面积计算选点过程参考文献
9
13 16 18 19
21 GB/T423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贝士德
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泰州飞荣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晓英、刘忍肖、葛广路、任玲玲、尹宗杰、李茂东、柳剑峰、杨照瑾、张荣花、 柳絮、郭洪云、李倩、刘聪敏、代伟、何立粮、刘宏微、吕俊鹏、黄显虹。
II GB/T42310—2023
引言
石墨烯粉体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其应用性能的关键特性参数之一。氮气吸附(Brunauer-Emmett Teller)法是测试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但其适用前提是氮气作为吸附质在固态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理想的经典物理吸附模型。我国产业化石墨烯粉体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样品含有不同的片层内缺陷、片径边缘位错、晶界等,使得在上述各处存在的碳原子化学性质活跃程度、数目等也存在差异。此外,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不同类型粉体样品表面所引人功能基团(如-OH)等也不尽相同。氮气分子具有四极矩,作为吸附质会和极性吸附剂相互作用形成特定吸附,形成不同于理想经典物理吸附模型的分子排列取向,并可能造成多点BET图的线性相关性较差,故比表面积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较差。不同吸附质在石墨烯粉体表面的吸附行为见附录A。
氩气分子是单原子气体分子,电子已完全配对且不存在任何成键轨道,通常认为其不具有化学活性。氩气分子不存在四极矩,作为吸附质在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吸附时,对样品表面结构或官能团的敏感性低,其吸附行为符合理想经典物理吸附模型,所以在液氩温度下进行比表面积测定时,可用经典 BET理论进行计算。由于氩气与氮气的极化率和分子尺寸极为相似,它们的非特定吸附性质也极为相似,在非极性吸附剂上,氮的吸附热和氩的吸附热几乎相等。对于有极性的石墨烯粉体材料,氩气和氮气的吸附热存在显著差异(相关示例见附录B),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氩气作为吸附质测定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GB/T42310—2023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测定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具有Ⅱ型(分散的、无孔或大孔)和IV型(介孔,孔径2nm~50nm)吸附等温线的
石墨烯粉体的比表面积。含有少量微孔、吸附等温线呈现出Ⅱ型和I型相结合或IV型和I型相结合的石墨烯粉体的比表面积测定亦适用。其他类型的碳基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孔炭等比表面积的测定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墨烯graphene 石墨烯层graphenelayer 单层石墨烯single-layergraphene;monolayergraphene 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近邻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 注1:它是许多碳纳米物体的重要构建单元。 注2:由于石墨烯仅有一层,因此通常被称为单层石墨烯。石墨烯缩写为1LG,以便区别于缩写为2LG的双层石墨
烯和缩写为FLG的少层石墨烯。 注3:石墨烯有边界,并且在碳-碳键遭到破坏的地方有缺陷和晶界。 [来源:GB/T30544.13—2018,3.1.2.1]
3.2
石墨烯粉体 graphenepowder 主要由石墨烯和相关二维材料组成的、外观为黑色或棕黄色的粉体。 注:石墨烯粉体包括单层石墨烯(1LG)、双层石墨烯(2LG)、少层石墨烯(FLG)、石墨烯纳米片(GNP)、机械剥离石
墨烯、化学解离石墨烯、小分子合成(CVD、PVD)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氧化石墨烯(GO)等
3.3
石墨烯纳米片 graphene nanoplate;graphene nanoplatelet;GNP 由石墨烯层构成的纳米片。 注:GNPs的常见厚度为1nm至3nm,横向尺寸范围约为100nm至100μm。 [来源:GB/T30544.13—2018,3.1.2.11]
3.4
氧化石墨烯 grapheneoxide;GO 对石墨进行氧化及剥离后所得到的化学改性石墨烯,其基平面已被强氧化改性。
1 GB/T42310—2023
标引序号说明: 1
一样品;盛有液氩的杜瓦瓶;真空系统;压力计;
气体量管;饱和蒸气压管;
5
2-
6- 7- 吸附气体; 8-
3
测量自由空间的气体(如氮气)。
4
图1静态容量法检测示意图
在液氩温度(87.3K)下通过静态容量法测量平衡状态下氩气分子的吸附等温线,采用BET多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石墨烯粉体样品的吸附量与比表面积。本文件范围中涉及的Ⅱ型和IV型吸附等温线以及Ⅱ型和I型相结合或IV型和I型相结合的吸附等温线见图2。

吸附量
II
I + II
n
I + IV
相对压力p/po
图2Ⅱ型和V型等温线图以及Ⅱ型和I型相结合或V型和I型相结合等温线图
5试剂或材料
5.1 氩气:纯度≥99.995%(体积分数)。 5.2氮气:纯度≥99.995%(体积分数)。 5.3 氮气:纯度≥99.995%(体积分数)。
上一章:SH/T 1835-2022 低碳α-烯烃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一章:GB/T 41736-2022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

相关文章

GB/T 42310-2023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比表面积的测定 氩气吸附静态容量法 NB/SH/T 0959-2017 催化裂化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测定静态氮吸附容量法 SY/T 6154-2019 岩石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静态吸附容量法 GB/Z 38062-2019 纳米技术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的测试亚甲基蓝吸附法 GB/Z 38062-2019 纳米技术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的测试亚甲基蓝吸附法 GB/Z 38062-2019 纳米技术 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的测试 亚甲基蓝吸附法 GB/T 39713-2020 精细陶瓷粉体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气体吸附BET法 GB/T 42240-2022 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