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040.20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3—2015
代替JB/T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3: Ultrasonic testing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47013.3—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6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7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8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9超声检测记录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超声检测仪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超声检测用探头性能指标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 双晶直探头性能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板材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附录E(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F(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奥氏体钢锻件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附录G(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堆焊层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H(规范性附录) 铝和铝合金制及钛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I(资料性附录)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J(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曲面纵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附录K(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曲面环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附录L(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接管与筒体(或封头)角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附录M(规范性附录) 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附录N(规范性附录) 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附录O(规范性附录) CSK-IIA试块附录P(规范性附录) 声能传输损耗差的测定. 附录Q(规范性附录) 回波动态波形模式. 附录R(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一)端点衍射波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附录S(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二)端部最大回波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附录T(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三)-6dB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
·86 89 ·89 .·89 -90 94 114 133 137 142 144 146 147 ·149 .151 ·153 155 159 162 167 ..170 ·172 ...176 ·178 ·187 ...188 .191 ..194 .-198 .200
.
.+
85
NB/T47013.3—2015
前言
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一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
-
本部分为NB/T47013的第3部分:超声检测。 本部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与JB/T4730.3
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包括原JB/T4730.1中的有关超声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用GB/T27664.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1部分:仪器》替代了JB/T 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对超声检测设备性能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的要求;增加了“安全要求”,对人员在超声检测过程的安全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列出了制定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重新对本部分所用试块的类型(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进行了划分,主要按国内相关通用标准的规定进行划分,而不是在本部分自行划定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的类型;调整了“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内容的顺序,按板材、 复合板、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钢螺栓坏件、奥氏体钢锻件、无缝钢管等进行编写;合并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及镍及镍合金板材以及
奥氏体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钢板等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重新设计了对比试块。检测灵敏度主要以对比试块平底孔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修改了质量等级要求,各个级别的合格指标均有所严格,JB/T4730.3一2005的板材检测质量等级要求偏低,已难以控制板材质
86
NB/T 47013.3—2015
量要求,且和ISO、欧盟EN等标准相关质量要求的具体指标有较大差距,故参考欧盟EN 等标准对质量分级进行了修订;
一整合了2005版中“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和“承压设备管子、压力管
道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两章内容。按焊接接头类型、工件厚度及检测面曲率大小等内容进行分类;
—对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工件厚度的适用范围从8mm~400mm扩大到了6mm~500mm;一重新设计了CSK-IIA和CSK-IVA试块上人工反射体的位置和数量。这样既保证检测区域
覆盖,又适用于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调节。新CSK-IIA试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 6mm~200mm,主要参考了欧盟(EN)和日本(JIS)标准;新CSK-IVA试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大于200mm~500mm,主要在参考美国ASME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试块人工反射体直径统一为Φ6mm;细化了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要求。涉及内容包括平板对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插人式接管角接接头、L型焊接接头、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角接接头、十字焊接接头、嵌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对接接头等;重新设计了GS试块进行。增加了圆弧反射面等。主要利于弧面探头的时基线调整; -对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中I区非裂纹类缺陷的长度给出了限制;
一调整了涉及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整体编制结构。把接管与筒体(封头)角接接头超声检测
方法、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堆焊层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等放人了附录;根据实际检验检测需要,增加了“承压设备厚度超声测量方法”,包括不锈钢堆焊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一对在用承压设备进行超声检测时,增加了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主体材料、零部件或焊
接接头的失效模式,或者风险评估(RBI)的分析结果等选择超声检测技术、检测部位和检测比例。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
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阎长周、郑晖、许遵言、周凤革、周裕峰、陶元宏、郑凯、谷杰、张保中、 潘强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730—1994、JB/T4730.3—2005。
87
NB/T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1范围 1.1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检测工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要求。 1.2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3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1.4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无损检测 术语超声检测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1部分:仪器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2部分:探头无损检测 超声试块通用规范无损检测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1259 GB/T12604.1 GB/T27664.1 GB/T27664.2 JB/T 8428 JB/T9214 JB/T10062 NB/T 47013.1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和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底波降低量BG/BFreductionofbackwallechocausedbythepresenceofdiscontinuitiesBG/BF 锻件检测时,在靠近缺陷处的完好区域内第一次底面回波波幅BG与缺陷区域内的第一次底面
回波波幅BF的比值,用dB值来表示。 3.2
密集区缺陷 groupeddiscontinuities 锻件检测时,在显示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
号,或是在50mm×50mm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二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其反射波幅均大于等于某一特定当量平底孔直径的缺陷。
89
NB/T47013.3—2015 3.3
基准灵敏度referencesensitivity 将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回波高度或被检工件底面回波高度调整到某一基准时的灵敏度。
3.4
扫查灵敏度 scanningsensitivity 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根据表面状况、检测缺陷要求及探头类型等适当提高dB数(增益)进
行实际检测的灵敏度。 3.5
缺陷自身高度throughthicknessdimensionoftheflaw 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3.6
回波动态波形echodynamicpatterns 探头移动距离与相应缺陷反射体回波波幅变化的包络线。
3. 7
工件厚度tbasematerialnominalthicknesses 工件厚度定义如下: a)对于平板对接接头,焊缝两侧母材厚度相等时,工件厚度t为母材公称厚度;焊缝两侧母
材厚度不等时,工件厚度t为薄侧母材公称厚度; b)对于插入式接管角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筒体或封头公称厚度;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
头)角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接管公称厚度; c)对于T型焊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腹板公称厚度。
4一般要求 4.1检测人员 4.1.1超声检测人员的一般要求应符合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4.1.2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金属材料、设备制造安装、焊接及热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熟悉被检工件的材质、几何尺寸及透声性等,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能作出分析、判断和处理。 4.2检测设备和器材 4.2.1仪器和探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超声检测仪器产品质量合格证中至少应给出预热时间、低电压报警或低电压自动关机电压、发射脉冲重复频率、有效输出阻抗、发射脉冲电压、发射脉冲上升时间、发射脉冲宽度(采用方波脉冲作为发射脉冲的)以及接收电路频带等主要性能参数;探头应给出中心频率、带宽、电阻抗或静电容、相对脉冲回波灵敏度以及斜探头声束性能(包括探头前沿距离(人射点)、K值(折射角β)等)等主要参数。 4.2.2检测仪器、探头和组合性能 4.2.2.1检测仪器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其工作频率按-3dB测量应至少包括0.5MHz~10MHz频率范围,超声仪器各性能的测试条件和指标要求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并提供证明文件,测试方法按GB/T 27664.1的规定。
90
ICS77.040.20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3—2015
代替JB/T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3: Ultrasonic testing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47013.3—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6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7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8在用承压设备超声检测方法 9超声检测记录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超声检测仪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超声检测用探头性能指标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 双晶直探头性能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板材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附录E(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F(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用奥氏体钢锻件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附录G(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堆焊层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H(规范性附录) 铝和铝合金制及钛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I(资料性附录)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附录J(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曲面纵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附录K(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曲面环向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附录L(规范性附录) 承压设备接管与筒体(或封头)角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附录M(规范性附录) 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附录N(规范性附录) 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附录O(规范性附录) CSK-IIA试块附录P(规范性附录) 声能传输损耗差的测定. 附录Q(规范性附录) 回波动态波形模式. 附录R(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一)端点衍射波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附录S(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二)端部最大回波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附录T(规范性附录) 缺陷测高方法(三)-6dB法测定缺陷自身高度
·86 89 ·89 .·89 -90 94 114 133 137 142 144 146 147 ·149 .151 ·153 155 159 162 167 ..170 ·172 ...176 ·178 ·187 ...188 .191 ..194 .-198 .200
.
.+
85
NB/T47013.3—2015
前言
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一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
-
本部分为NB/T47013的第3部分:超声检测。 本部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与JB/T4730.3
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包括原JB/T4730.1中的有关超声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用GB/T27664.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1部分:仪器》替代了JB/T 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对超声检测设备性能提出了更科学的要求;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的具体性能指标要求;增加了超声检测仪和探头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的要求;增加了“安全要求”,对人员在超声检测过程的安全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工艺文件的要求,并列出了制定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重新对本部分所用试块的类型(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进行了划分,主要按国内相关通用标准的规定进行划分,而不是在本部分自行划定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的类型;调整了“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内容的顺序,按板材、 复合板、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钢螺栓坏件、奥氏体钢锻件、无缝钢管等进行编写;合并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及镍及镍合金板材以及
奥氏体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钢板等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重新设计了对比试块。检测灵敏度主要以对比试块平底孔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修改了质量等级要求,各个级别的合格指标均有所严格,JB/T4730.3一2005的板材检测质量等级要求偏低,已难以控制板材质
86
NB/T 47013.3—2015
量要求,且和ISO、欧盟EN等标准相关质量要求的具体指标有较大差距,故参考欧盟EN 等标准对质量分级进行了修订;
一整合了2005版中“承压设备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和“承压设备管子、压力管
道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两章内容。按焊接接头类型、工件厚度及检测面曲率大小等内容进行分类;
—对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工件厚度的适用范围从8mm~400mm扩大到了6mm~500mm;一重新设计了CSK-IIA和CSK-IVA试块上人工反射体的位置和数量。这样既保证检测区域
覆盖,又适用于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调节。新CSK-IIA试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 6mm~200mm,主要参考了欧盟(EN)和日本(JIS)标准;新CSK-IVA试块适用工件厚度范围为大于200mm~500mm,主要在参考美国ASME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试块人工反射体直径统一为Φ6mm;细化了不同类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要求。涉及内容包括平板对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插人式接管角接接头、L型焊接接头、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角接接头、十字焊接接头、嵌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对接接头等;重新设计了GS试块进行。增加了圆弧反射面等。主要利于弧面探头的时基线调整; -对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中I区非裂纹类缺陷的长度给出了限制;
一调整了涉及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整体编制结构。把接管与筒体(封头)角接接头超声检测
方法、T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堆焊层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等放人了附录;根据实际检验检测需要,增加了“承压设备厚度超声测量方法”,包括不锈钢堆焊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一对在用承压设备进行超声检测时,增加了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主体材料、零部件或焊
接接头的失效模式,或者风险评估(RBI)的分析结果等选择超声检测技术、检测部位和检测比例。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
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阎长周、郑晖、许遵言、周凤革、周裕峰、陶元宏、郑凯、谷杰、张保中、 潘强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730—1994、JB/T4730.3—2005。
87
NB/T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1范围 1.1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检测工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要求。 1.2本部分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3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方法。 1.4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无损检测 术语超声检测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1部分:仪器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2部分:探头无损检测 超声试块通用规范无损检测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1259 GB/T12604.1 GB/T27664.1 GB/T27664.2 JB/T 8428 JB/T9214 JB/T10062 NB/T 47013.1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和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底波降低量BG/BFreductionofbackwallechocausedbythepresenceofdiscontinuitiesBG/BF 锻件检测时,在靠近缺陷处的完好区域内第一次底面回波波幅BG与缺陷区域内的第一次底面
回波波幅BF的比值,用dB值来表示。 3.2
密集区缺陷 groupeddiscontinuities 锻件检测时,在显示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
号,或是在50mm×50mm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二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其反射波幅均大于等于某一特定当量平底孔直径的缺陷。
89
NB/T47013.3—2015 3.3
基准灵敏度referencesensitivity 将对比试块人工反射体回波高度或被检工件底面回波高度调整到某一基准时的灵敏度。
3.4
扫查灵敏度 scanningsensitivity 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根据表面状况、检测缺陷要求及探头类型等适当提高dB数(增益)进
行实际检测的灵敏度。 3.5
缺陷自身高度throughthicknessdimensionoftheflaw 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3.6
回波动态波形echodynamicpatterns 探头移动距离与相应缺陷反射体回波波幅变化的包络线。
3. 7
工件厚度tbasematerialnominalthicknesses 工件厚度定义如下: a)对于平板对接接头,焊缝两侧母材厚度相等时,工件厚度t为母材公称厚度;焊缝两侧母
材厚度不等时,工件厚度t为薄侧母材公称厚度; b)对于插入式接管角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筒体或封头公称厚度;安放式接管与筒体(或封
头)角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接管公称厚度; c)对于T型焊接接头,工件厚度t为腹板公称厚度。
4一般要求 4.1检测人员 4.1.1超声检测人员的一般要求应符合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4.1.2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金属材料、设备制造安装、焊接及热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熟悉被检工件的材质、几何尺寸及透声性等,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能作出分析、判断和处理。 4.2检测设备和器材 4.2.1仪器和探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超声检测仪器产品质量合格证中至少应给出预热时间、低电压报警或低电压自动关机电压、发射脉冲重复频率、有效输出阻抗、发射脉冲电压、发射脉冲上升时间、发射脉冲宽度(采用方波脉冲作为发射脉冲的)以及接收电路频带等主要性能参数;探头应给出中心频率、带宽、电阻抗或静电容、相对脉冲回波灵敏度以及斜探头声束性能(包括探头前沿距离(人射点)、K值(折射角β)等)等主要参数。 4.2.2检测仪器、探头和组合性能 4.2.2.1检测仪器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其工作频率按-3dB测量应至少包括0.5MHz~10MHz频率范围,超声仪器各性能的测试条件和指标要求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并提供证明文件,测试方法按GB/T 27664.1的规定。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