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00.10 CCS J 12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26--2022 代替GB/T183262001
滑动轴承 薄壁滑动轴承用多层材料 Plain bearings-Multilayer materials for thin-walled plain bearings
(ISO4383:2012,MOD)
2023-07-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83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8326-2001《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与GB/T18326-
-
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材料化学成分说明(见第1章):将“轴承合金层”更改为“轴承材料层”,以涵盖金属-聚合物材料(见4.2,2001年版的3.1);将“镀层”更改为“覆层”,以涵盖溅射和聚合物覆层,并补充了相关技术要求(见4.3和附录A, 2001年版的3.3和附录A);
一将“轴承合金的特性”更改为“轴承带材合金层硬度”,以明确特性所指对象(见4.4,2001年版
的3.4);删除了铅基合金材料,以符合现阶段环保要求,删除了已不再使用的AISn12Si2.5Pb1.7(见 2001年版的表3);更改了铜基合金材料中化学成分Sb的含量要求,更改了铝基合金材料“AISn6Cu”的材料命名方式和Ni、Mn含量要求,更改了AISn20Cu中化学成分Sn的含量要求,以符合薄壁滑动轴承市场材料选用要求(见表2和表3,2001年版的表2和表3);增加了锡基合金材料中化学成分Cd的含量要求和锡基合金技术要求,增加了铜基合金材料 CuPb22Sn3、CuNi2Sn和CuSn8Ni增加了铝基合金材料AISn12SiCu和AISn6Si2.5MnNi,增加了烧结青铜材料CuSn10中化学成分Pb的含量要求,烧结青铜材料QFQSn8-3和聚合物材料技术要求,增加了电镀覆层材料SnCu3,增加了溅射镀覆层材料AISn35Cu,以符合薄壁滑动轴承市场材料选用要求(见表1~表6)。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4383:2012《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多层材料》。 本文件与ISO4383:2012相比做了以下结构调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删除了ISO4383:2012中的3.1“化学成分”,相关要求分别在“4.2轴承材料层”和“4.3覆层” 中给出;增加了“5.1标记方法”。
-
本文件与ISO4383:2012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材料的化学成分测试说明调整为“注”(见第1章),以明确其解释说明性作用;删除了ISO4383:2012中3.2规范性引用的ISO6280,因为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不适用于薄壁轴承;
一删除了不适用于薄壁轴承的衬背技术要求(见4.1),因为厚壁多层轴承衬背技术要求不适用于
薄壁轴承;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3893替换了ISO6691(见表4)、GB/T35088替换了ISO4381(见
表1),以适应我国技术条件;一更改了铝基合金材料"AlSn6Cu”的材料牌号和Ni、Mn含量要求,以及A1Sn20Cu中化学成分
Sn的含量要求(见表3),以符合国内市场材料选用要求;增加了铜基合金材料,增加了铝基合金材料AISn6Si2.5MnNi,增加了烧结青铜材料QFQSn8-3,增加了电镀覆层材料SnCu3,增加了溅射镀覆层材料AISn35Cu,以符合薄壁滑动轴承市场材料
I
GB/T18326—2022
选用要求(见表2~表6),以符合国内市场材料选用要求。 本文件做了以下编辑性改动:
更改了化学成分含量单个数值表示方法(见表1~表6);删除了ISO4383:2012中3.3的注;
-
更改了表A,1中CuPb24Sn4、CuPb24Sn、CuPb30的硬度值,增加了CuPb17Sn5的硬度值(见表A.1); 增加了轴承合金材料牌号CuPb22Sn3、CuNi2Sn、CuSn8Ni、AISn6Si2.5MnNi,以及对应的轴承带材合金层硬度值(见表A.1),材料特性、高速发动机中的主要用途和匹配轴颈材料的最小硬度值(见表A.2);增加了覆层材料牌号SnCu3(电镀)和AISn35Cu(溅射),以及对应的材料特性和高速发动机中的主要用途(见表A.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核威实业有限公司、烟台大丰轴瓦有限责任
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嘉善三复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程凯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18326—2022
滑动轴承 薄壁滑动轴承用多层材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制造薄壁滑动轴承(轴瓦、轴套、止推垫圈)的多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多层材料由钢背、轴承材料层(铸造、烧结、轧制复合)组成,还可能包含覆层。
本文件适用于薄壁滑动轴承的材料选用。 注:本文件中的化学成分为未经加工的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在代表性样本上进行测试。在轴承成品上取样进行化
学成分测试,由于受到加工过程影响,与本文件给出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893 滑动轴承用热塑性聚合物 分类和标记(GB/T23893—2009,ISO6691:2000, IDT)
GB/T35088 滑动轴承多层滑动轴承用锡基铸造合金(GB/T35088一2018,ISO4381:2011, IDT)
ISO4382-1滑动轴承铜合金第1部分:单层和多层厚壁滑动轴承用铸造铜合金(Plainbear ings-Copper-alloys-Part 1:Cast copper alloys for solid and multilayer thick-walled plain bearing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钢背
用作衬背材料的钢的化学成分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一般采用低碳钢。 表4给出的青铜/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使用镀铜钢作为衬背。
4.2 2轴承材料层
锡基轴承合金化学成分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18326—2022
表1 锡基合金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SnSb8Cu4 余量 7~8 3~4 <0.35 <0.1 <0.08 <0.01 <0.01 <0.1 <0.05 <0.2
化学元素
Sn Sb Cu Pb As Bi Zn Al Fe Cd 其他
组成元素
杂质
锡基合金应符合GB/T35088的规定。
铜基轴承合金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铜基合金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化学元素 CuPb10Sn10* CuPb17Sn5CuPb22Sn3 CuPb24Sn4 CuPb24Sn CuPb30 CuNi2Sn CuSn8Ni
1
G P
P 一烧结 G 铸造 G 铸造 一铸造 铸造
烧结 P 烧结 P 烧结 一烧结 一铸造
G 铸造烧结 一烧结
铸造
G
G
G
O
P
Cu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Pb 9~11 14~20 19~24 19~27 19~27 26~33 -
-
组成元素
Sn 9~11 4~6 2~4 3~4.5 0.6~2 0.5 1.5~2 7~9 Ni -
1.8~2.5 0.7~1.3 <0.08 <0.1
一一
- -
- -
一 -
一 -
Pb - Zn <0.5 <0.5 <0.5 <0.5 <0.5 <0.5 P <0.1 <0.1 <0.1 <0.1 <0.1 <0.1 <0.05 <0.05 Fe <0.7 <0.7 <0.7 <0.7 <0.7 <0.7 一
杂质
一 - 一
Ni <0.5 <0.5 <0.5 <0.5 <0.5 <0.5 - Sb <0.5 <0.5 <0.5 <0.5 <0.5 <0.5
一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其他 ·这种合金的化学成分不同于ISO4382-1中规定的单层和多层厚壁轴承合金成分。
2
GB/T18326—2022
铝基轴承合金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铝基合金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化学元素
AlSn20Cu AISn6CuNi AlSn6Si2.5MnNi AISil1Cu AISn12SiCu AIZn5Sil1.5CulPb1Mg A1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0.8~1.2 - 一 1~2 0.7~1.3 4.4~5.5 0.6 一 <0.2 - <0.2 一 <0.6 <0.3 <0.2 <0.4
Cu 0.7~1.3 0.7~1.3 0.5~1.5 0.7~1.3 0.7~1.6 Sn 17.5~22.5 5.5~7
5.5~7 0.5~1.5 1.5~4.0 - 一
一一 10~12 1.8~3.6 一
10.0~15.0
Ni -
0.7~1.3 一
一
组成元素 Si
-
Pb - Zn 一 Mg 一 Mn 一 Sn 一 Mg 一 Ni <0.1
一一一 - 一 - 一
一 - 一一 - - 一 <0.7*
一 - 一 <0.2 - <0.1 一 <0.3 <0.1 <0.1 <0.3
一 0.1~0.4
一 - 一一 - - - <0.5
杂质 Si <0.7*
Fe <0.7 <0.7 Mn <0.7* <0.1* Ti <0.2
<0.7* 一一 <1.0
<0.2 <0.5
其他 "Si+Fe+Mn总量不应超过1.0%。 烧结青铜多孔材料和聚合物组成的轴承材料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0.5
表4 烧结青铜和聚合物工作面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CuPb10Sn10
化学元素
CuSn10 余量一 9~12
QFQSn8-3 余量
Cu Pb Sn Zn P
余量 9~12 9~12 一 -
一 7.3~8.7 2.3~3.7 0.05~0.3
组成元素
一
3
GB/T18326—2022
表4 烧结青铜和聚合物工作面(续)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CuPb10Sn10
化学元素
CuSn10 <0.3 <0.1
QFQSn8-3
P Pb 0
<0.3 -
1 一
杂质
<0.1 <0.6
其他
<0.5
<0.5
聚合物工作面和烧结层内部浸溃的含有填充物的聚 PTFE POM PVDF 合物,起到减摩和耐磨作用 聚四氟乙烯 聚甲醛 聚偏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聚甲醛(按GB/T23893的规定)
PTFE
PVDF
PTFE POM
孔隙率为20%~45%(体积分数)
烧结青铜多孔材料
4.3 覆层
化学成分符合表5规定的覆层可用于附录A中表A.2给出的轴承合金层。 覆层厚度以及轴承合金层与覆层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5 电镀覆层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化学元素
PbSn10Cu2 余量 8~12 1~3
PbSn10 余量 8~12 一一 <0.5
PbIn7 余量 - 一 5~10 <0.5
SnCu3
Pb Sn Cu In 其他
余量 2~7 - <0.5
<0.5
电镀是常用的覆层方式,溅射和聚合物覆层也适用于发动机轴承。 溅射覆层的材料化学成分见表6,聚合物覆层由聚合物基体材料(如PAI)和填充物组成,其化学成分详见轴承制造者提供的数据。
表6 溅射覆层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化学元素
AISn20Cu 余量 18.5~22.5 1~3 <0.5
AISn35Cu 余量 33.5~37.5 1~3 <0.5
Al Sn Cu 其他
4
GB/T18326—2022
4.4 材料选用指南
轴承带材合金层硬度和应用指南见附录A。
5标记
5.1 标记方法
标记方法见图1。
轴承材料
-0-0-0
爱层材料轴承合金牌号合金层加工方法本文件编号
图1 标记方法
5.2 标记示例
由钢背、铸造(G)轴承合金CuPb24Sn和覆层PbSn10Cu2组成的多层材料标记为:轴承材料GB/T18326-G-CuPb24Sn-PbSn10Cu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