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200 CCS E 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6642022
油气管道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 要求 Oil and gas pipeline station facilities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2022-11-04发布
2023-05-0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664—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II
术语和定义组织环境 4.1 理解体系运行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 4.3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范围 4.4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 5 领导力 5.1 领导和承诺 5.2 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 5.3 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6.2 初始状态评审 6.3 站场完整性管理目标 6.4 站场完整性管理方案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培训 7.6 文件与记录运行
3
4
"
4
4
C
8
6
8.1 数据采集与整合 8.2 设备选择与分级管理 8.3 风险评估 8.4 检验、测试与预防性维修 8.5 过程质量管理 8.6 专业管理
10
I
SY/T766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管
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和物装管理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管网集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管理分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管网集团(徐州)管道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喜平、程万洲、戴澄、陈学武、王振声、祁国成、谷思宇、王华东、杜华东、尹群、韩忍之、董绍华、董红军、王春明、李毅、张利波、高晞光、王建丰、王联伟、王东营、 薛鲁宁、张强、李祎、石磊、唐煌、向敏、李刚、苏兴、王晓霖、王新、姚学军、马云修、李柏松、陈世杰。
III
SY/T7664—2022
油气管道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 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气管道站场构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用于指导企业建立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完整性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设施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运行水平,持续改进管理绩效。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管道站场。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集输站等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T33172—2016、GB/T24001—2016和SH/T3169-—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相关方stakeholder 可以影响、被影响或自认为会被某一决策或行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来源:GB/T33172—2016,3.1.22]
3.2
组织环境 contextof theorganization 对企业建立和实现站场完整性管理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 油气管道站场oilandgaspipelinestation 具有输送、存储功能的工艺站场和线路阀室,如首站、末站、中间站、阀室等。 [来源:SH/T3169—2012,3.2]
3.3
3.4
站场完整性 主pipelinestationfacilities integrity 站场设备设施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是完整的、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状态,符合预期的功能,反映设
备设施安全性、可靠性的综合特性。 3.5
完整性管理 里integritymanagement 站场设备设施基于风险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活动。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pipelinestationfacilitiesintegritymanagementsystems 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方针、策略、目标、计划和活动,以及对上述内容的规划、实施、检查和
3.6
持续改进所必需的程序和组织结构。
1
SY/T7664—2022
3.7
完整性管理方案integritymanagementprogram 对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作出针对性计划和安排的文件。
3.8
过程质量管理 里processqualitymanagement 在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活动。
3.9
检验、测试与预防性维修inspection,testingandpreventivemaintenance(ITPM)为保证设备设施持续符合其规定的功能状态,采取的系统性检查、测试和主动性维修活动。
3.10
缺陷defect 设备本体或功能存在欠缺,不符合设计预期或相关验收标准。
3.11
故障fault 设备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
3.12
完整性管理绩效performanceoffacilitiesintegritymanagement 企业开展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所取得可测量的结果。
3.13
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不满足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相关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等的要求或与其出现偏离。
3.14
纠正措施 correctiveaction 为消除不符合的原因并预防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注:一项不符合可能由不止一个原因导致。 [来源:GB/T24001—2016,3.4.4]
4组织环境 4.1理解体系运行环境
企业应确定与其站场完整性管理目的有关及对实现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有影响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并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a)内部环境一般包括企业使命、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生产经营能力等。
内部环境反映企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转的内部基础。 b)外部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法律法规要求、社会文化环境及行业形
势、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和上级部门的战略规划等。企业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体系运行的影响,适时调整管理策略。
4.2 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企业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企业应确定:
a)与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有关的相关方;
2
SY/T7664—2022
b)与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与期望; c)与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有关的决策准则; d)与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有关的相关方的文件和记录要求。 相关方一般包括承包商、供应商、地方政府部门、上级部门、企业员工等。
4.3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范围
企业应确定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其适用范围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方针相协调。确定范围时应考虑:
a)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涉及的内外部因素; b)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c)与企业使用的其他管理体系的相互关系。
4.4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
企业应根据本文件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通过计划、实施及监督检查、审核评审等全过程的运行控制和闭环管理,确保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各要素的有效实施并持续改进。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形式形成。本文件与GB/T 33173—2016、ISO41001:2018、GB/T19001—2016、ISO45001:2018、GB/T24001—2016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A。
5领导力 5.1领导和承诺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领导和明确的承诺,保障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其对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保建立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目标,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 b)确保将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企业的设备设施管理过程。 c)确保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所需资源是可获取的。 d)确保站场完整性管理活动所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与企业的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相协调。 e)对有效的完整性管理活动及满足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传达。 f)确保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为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企业内跨职能合作。 i)促进持续改进。 j)支持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5.2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批准企业的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应: a)与企业业务的性质、站场设备设施等实物资产规模相适宜; b)与企业管理方针保持一致; c)提供建立、实施站场完整性管理目标的框架;
3
SY/T7664—2022
d)体现将完整性管理理念融人站场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
保持的要求: e)体现出对持续改进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f)形成文件,并传达给相关方; g)应定期评审,确保方针与企业的站场完整性发展计划保持适宜性和一致性; h)企业应根据站场完整性管理方针,建立、实施并保持站场完整性管理策略。
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企业应建立站场完整性管理组织机构,并对其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 a)确保机构层级架构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b)明确机构的职责定位; c)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分工合理,目标清晰; d)确保岗位职责分工符合站场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各主要要素要求。
6策划 6.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企业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应程序,用来: a)识别适用于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
些要求的渠道,及时更新;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企业站场完整性管理,并向各级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
方及时传达,并定期评价遵守情况; c)约束相关方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时,遵守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
其他要求。
6.2初始状态评审
企业在建立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前,通过站场完整性管理初始状态评审,明确站场完整性管理现状及需要改进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和设计,确定如何实现本文件要求。 6.3 站场完整性管理目标
企业应建立和保持站场完整性管理目标,该管理目标制定应: a)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b)与企业的其他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c)是可测量的; d)定期评审和更新,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6.4站场完整性管理方案
企业应每年编制站场完整性管理方案,作为实施的指导性文件。站场完整性管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站场设备设施管理基本情况; b)年度管理工作目标和适用范围; c)执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制度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