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8805-2021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Q/SY 08805-2021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8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15:47:24



相关搜索: 安全 风险 隐患 建设 机制 双重 08805

内容简介

Q/SY 08805-2021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8805—2021 代替Q/SY1805—2015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preventive mechanisms
for classifi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afety risks and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dden dangers
202111—15实施
2021—09—07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8805—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总则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
4.
5
5.1 生产作业活动风险防控 5.2生产管理活动风险防控 5.3 企业级生产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排查 6.2 隐患治理 6.3 信息记录、 通报和报送附录A(资料性)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 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常用方法附录C(资料性) 生产作业活动风险防控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 生产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附录E(资料性) 生产管理活动风险防控记录表参考文献
-
12
15
16
17 2.0
-21
26
2 Q/SY 0880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Q/SY1805—2015《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导则》,与Q/SY1805—2015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结构和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由《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导则》更改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机制建设导则》: b)明确了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见5.1.4.3): c)增加了“生产管理活动危害因素辨识”一条内容(见5.2.3): d)增加了“企业级生产安全风险防控”一节内容(见5.3): e)增加了“隐患排查治理”一章内容(见第6章) f)“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示意图”更改为“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见图A.1)。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大庆油田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渤海钻探工程公司、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甘肃销售分公司,长城钻探工程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东平。杜民。郭喜林。齐俊良、杨光胜。王志成、韩文辉。马盼群,刘伟。李传华。周鹏。王进军,曾艳。王成良。马红玉,张永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Q/SY1805—2015: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Q/SY 08805—2021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生产安
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惠排查治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国内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境外作业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Q/SY08135 安全检查表编制指南 Q/SY08234 HSE培训管理规范 Q/SY08237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 Q/SY08239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规范 Q/SY08240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Q/SY 08421 上锁挂牌管理规范 Q/SY08643 安全目视化管理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害因素hazard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
或行为,或其组合。
[来源:Q/SY08002.1—2018.3.14]
3.2
危害因素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危害特性的过程。 [来源:Q/SY08002.1—2018,3.15]
3.3
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严重性 Q/SY 08805—2021 的组合。
[来源:Q/SY08002.1—2018,3.34]
3.4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在识别和确定危害特性的基础上,确定风险来源,了解风险性质,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分析生产
作业活动和生产管理活动存在风险的过程。 3.5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对照风险划分标准评估风险等级,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3.6
风险控制risk control 针对生产安全风险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等,
以及实施风险监测。跟踪与记录的过程。 3.7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 hidden danger 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者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场所的不安全固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3.8
生产管理活动I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y 集团公司、专业公司、所属企业、企业所属单位和车间(站队)等管理层级的各职能部门及岗
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开展的业务活动。 3.9
生产作业活动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y 班组,岗位员工为完成生产任务进行的全部操作活动。
3.10
相关方related party 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 [来源:GB/T33000—2016.3.4]
4总则
4.1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资金。技能和信息等,确保满足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工作的需要。 4.2企业应遵循“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按照 “风险优先、系统管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方式,对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策划,组织,工作流程见附录A,并将其作为目常工作内容定期开展,同时确定机构,人员,职责和工作任务等,满足以下要求:
a)企业及所属单位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专业分管领导
负责落实: b)企业及所属单位规划计划、人力资源,生产组织、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物资采购、工程建
设,安全管理等职能部门应根据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业务范围内安全风险分
2 Q/SY 08805—2021
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要时邀请外部专家或相关方人员参加: c)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班组长,属地负
责人和岗位员工代表,参加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d)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检维修等施工。项目管理单位和(或)属地单位负责人和作业活动负
责人应组织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必要时邀请相关方人员参加: e)非常规作业活动。属地单位负责人和作业活动负责人应按作业许可规定组织安全风险分级防
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必要时邀请相关方人员参加 f)组织开展分层次的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业务培训,建立培训矩阵,制定和落实
培训计划。 企业应组织开展常规和非常规生产作业活动风险防控工作,以车间 (站队)为核心:以岗位员
4.3
工为责任主体,按照生产作业活动分解、辨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与评估风险,制定和完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程序,持续开展以下工作内容:
a)生产作业活动分解。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 b)依据风险评估结果 完善岗位操作规程 c)完善基层岗位安全检查表 d)编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 e)完善岗位培训矩阵 f)健全和完善岗位职责及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4企业应组织开展生产管理活动风险防控工作,以各管理层级规划计划。人事培训,生产组织
1.4
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主要业务活动为核心,按照生产管理活动梳理。危害因素辨识,分析与评估风险 、制定风险管控流程、落实分级防控责任的程序,持续开展以下工作内容:
a)生产管理活动梳理!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 b)依据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控流程,确定各管理层级重点防控风险及控制措施 c)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d)健全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e)开展各管理层级培训: f)结合风险防控措施,编制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落实各管理层级安全生产责任 g)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定期开展现状评估。
4.5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环保事故意患管理办法》(中油安【2015】297号),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实施隐患排查,隐患评估分级,隐患登记建档、治理立项,隐惠治理,报告,验证销项等团环管理制度,持续开展以下工作内容
a)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惠排查治理工作要求。职责范围,防控责任: b)根据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编制事故隐患排查表,明确和细化事故隐惠
排查事项,具体内容和排查周期:明确隐惠判定程序,按照规定对存在的事故隐惠作出判定 d)明确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的处理措施及流程; e)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估: f)组织开展相应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g)制定和落实各管理层级隐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 h相关方排查出的与本企业关联的隐患统一纳人本企业隐惠管理。
3 Q/SY 08805—2021
4.6企业应对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过程、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后续措施的有效性予以评审,对风险控制和隐惠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跟踪验证。经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惠治理效果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措施并组织实施。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a)控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b)控制措施是否能够使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隐患得以消除; c)是否产生新的风险和隐患: d)控制措施是否具有合理性,充分性和可操作性。
4.7企业应组织运行维护本企业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生产作业活动、生产管理活动清单: b)危害因素清单,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c)潜在的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和可能性,风险和隐患分级结果; d)现有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惠治理结果分析: e根据风险评估和隐惠排查结果,采取的已经评审的风险控制和隐惠治理措施
4.8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测预警。 4.9企业应对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将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内容。
5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 5.1生产作业活动风险防控 5.1.1信息资料收集
车间(站队)、班组。岗位员工应进行调查、收集风险防控有关信息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基层组织结构: b)基层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要求: c)基层属地区域划分或区域位置: d)相关工艺流程: e)主要设备设施和各类物质性质: f)主要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检查表。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等: g)相关事故、事件案例 h)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分析情况、风险评估或安全评价报告、HAZOP分析报告等; i)其他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5.1.2生产作业活动分解 5.1.2.1车间(站队)应组织开展生产作业活动分解,进行岗位管理单元划分,进行岗位操作项目步骤分解,设备设施拆分和7或作业区域划分。 5.1.2.2岗位管理单元划分:车间(站队)。班组。岗位员工应根据岗位职责内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工作区域,划分岗位管理单元。划分要求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岗位管理单元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以单一岗位为基础,对本岗位负责管理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生产装置、工作区域进行
梳理,按照一台(套)设备设施。一套装置。一个工艺流程。一个工作区域进行划分
4
上一章:Q/SY 08835-2021 危险场所在用防爆电气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08803-2021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DB22/T 3104-2020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 DB14/T 2248-2020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规范 DB37/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884-2020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887-2020 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883-2020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649-2019 服装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4281-2020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