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515.2-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2部分:呼吸用品

Q/SY 1515.2-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2部分:呼吸用品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10:34:39



推荐标签: 1515 管理规范 防护 个人 部分 用品

内容简介

Q/SY 1515.2-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2部分:呼吸用品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515.2—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第2部分:呼吸用品
Specifications for manag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art 2 :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2012一07一03发布
201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515. 2—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管理要求 5. 1 基本要求 5. 2 呼吸防护计划 5. 3 呼吸用品的选择 5. 4 呼吸用品的使用 5. 5 呼吸用品的维护 5. 6 呼吸气源质量 5. 7 培训 5.8 承包商 5. 9 计划评估 6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6. 1 审核 6. 2 偏离 6.3培训和沟通附录A(规范性附录) 呼吸用品的选择附录B(规范性附录) 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呼吸防护计划检查表
5
X
( Q/SY 1515.2—2012
前言
Q/SY1515《个人防护管理规范》分为3个部分:一第1部分:防坠落用具;一第2部分:呼吸用品;一第3部分:眼护具。 本部分为Q/SY151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石化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兆辉、谢国忠、曹丽娟、王戎、刘欣娜、姚剑飞、魏吉生。
II Q/SY 1515. 2—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第2部分:呼吸用品
1范围
Q/SY1515的本部分规定了呼吸用品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企业员工呼吸用品的选择、
使用、维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T 18664呼吸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Q/SY 1234 HSE培训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职业接触限值 (简称O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OEL) 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危害物质的允许接触限
制量值。 3. 2
呼吸用品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系统的防护用品。
3.3
过滤式呼吸用品 air-purifying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能把吸入的作业环境空气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除去其中有害物质后
作为气源的呼吸用品。过滤式呼吸用品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过滤式。 3. 4
自吸过滤式呼吸用品 self-inhalation air-purifying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的过滤式呼吸用品。
3. 5
送风过滤式呼吸用品 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靠动力(如电动风机或手动风机)克服部件阻力的过滤式呼吸用品。 Q/SY 1515.2—2012
3. 6
隔绝式呼吸用品 atmosphere-supplying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者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洁净气源
的呼吸用品。隔绝式呼吸用品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 3.7
供气式呼吸用品 supplied air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佩戴者靠呼吸或借助机械力通过导气管引入清洁空气的隔绝式呼吸用品。
3.8
携气式呼吸用品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CBA) 佩戴者携带空气瓶、氧气瓶或生氧器等作为气源的隔绝式呼吸用品。
3. 9
逃生型呼吸用品 escape type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只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从有害环境逃生的呼吸用品。
3. 10
正压式呼吸用品positive-pressure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使用者任一呼吸循环过程面罩内压力均大于环境压力的呼吸用品。
3.11
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 在正确佩戴和使用的前提下,某种或某类呼吸用品预期能将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
3. 12
适合性检测 fit test 检测密合型面罩对具体使用者适合程度的检测方法。适合性检测分定性适合性检测和定量适合性
检测。 3.13
危害因数hazard factor 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的比值,取整数。
3. 14
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简称IDLH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IDIH) 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可致命、永久损害、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的浓度。本标准规定
含氧不足的空气均视为IDLH浓度。
4职责
4.1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 4.2专业分公司(事业部)组织推行、实施本标准,并提供资源保障。 4.3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呼吸用品管理程序,并向员工提供必需的呼吸用品。 4.4企业HSE部门对呼吸用品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4.5企业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呼吸用品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 4.6员工参与作业环境的危害分析,按规定正确使用呼吸用品,提供呼吸用品使用的相关信息反馈。
2 Q/SY 1515. 2—2012
5管理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企业应提供资源,制定和维护书面的呼吸防护计划。 5.1.2选择国家认可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呼吸用品。 5.1.3企业应优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有害健康空气环境的可能性。若工程措施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或无法完全消除有害环境,应根据作业环境、作业状况和作业人员选择适合的呼吸用品。 5.1.4任何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的人员,必须佩戴呼吸用品。有害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应始终佩戴呼吸用品。
5.2呼吸防护计划
呼吸防护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呼吸防护计划管理者和其他参与者的职责。 一选择呼吸用品的方法。 一对使用呼吸用品的员工进行医学评价。 一对呼吸用品进行佩戴适合性检验的程序一一员工在常规和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呼吸用品的程序。 一一定期对呼吸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存放、检查和维护的程序。
保证供气式呼吸用品气源质量、气量和流量的程序。 对员工进行常规作业或紧急情况下防止潜在呼吸危害及正确使用、维护呼吸用品的培训。

定期评价呼吸防护计划有效性的程序。
5.3呼吸用品的选择
5.3. 1 作业环境危害评估
通过工艺危害分析、工作安全分析等活动,对有害作业环境进行辨识和评估,有害作业环境辨识和评估。内容如下:
—一是否存在潜在的缺氧作业环境一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及其形态(即气体、蒸气或悬浮微粒)。
对于悬浮微粒作业环境,则应确定其性质(例如,产生机理、有无油污存在、估算颗粒大小等)。 -测量或估算污染物浓度(执行GBZ 2.1)。
—污染物的IDLH 浓度。 一污染物的相关职业接触限值(执行GBZ 2.1和GBZ 2.2);如果污染物为气体或蒸气,则应
确定其气味、口味或刺激性等。 污染物通过皮肤吸收,导致皮肤过敏或对皮肤、眼部产生刺激性或腐蚀危害的可能性。

5.3.2呼吸用品选择要求 5.3.2.1存在以下任何一项的作业环境为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
存在含氧不足的空气。 一无法确定可能存在的有害污染物(例如,消防和紧急响应)。 一一尚无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或指导原则,无法对毒性进行估计。
3 Q/SY 1515.2—2012
一一测量或估算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或超过已知的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的数值,有关化学
品的 IDLH 浓度执行 GB/T 18664。
5.3.2.2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确定标准执行GB8958。处于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时,应选用针对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的呼吸用品。 5.3.2.3作业环境存在两种以上污染物时,应考虑暴露浓度的综合影响选择呼吸用品。 5.3.2.4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警示性能较弱的气体或蒸气时,宜采用供气式呼吸用品。无法采用供气式呼吸用品(例如,在缺乏安全空气供应或此类呼吸用品妨碍员工行动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指定防护因数相同的过滤式呼吸用品。 5.3.2.5作业环境存在能通过皮肤吸收或对皮肤或眼部有刺激性的污染物时,应选用与呼吸用品相容的其他防护装备(例如,化学防护服)。 5.3.2.6使用过滤式呼吸用品对气体或蒸气提供防护时,必须定期更换滤筒或使用失效指示器;员工发现呼吸阻力增大时,应更换过滤器,并查明原因。 5.3.2.7存在机械产生的悬浮微粒,宜选用效率为95%或更高的过滤器。同时存在悬浮微粒和气体或蒸气,应选用配备化学滤毒盒的过滤器。 5.3.2.8使用供气式呼吸用品,应选用与环境适配的软管,且只能使用该呼吸用品指定的软管。 5.3.2.9选用呼吸用品时,还应遵守针对某污染物的特定法规。
应根据危害的性质和暴露程度,按附录A进行呼吸用品的选择。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选用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数值的呼吸用品。
5.3.3用于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的呼吸用品
5.3.3.1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条件,则认为该空间为缺氧危险作业环境
一一氧气体积浓度低于20.9%,且导致浓度降低的原因未知或不可控。 一氧气体积浓度低于19.5%。 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的空气浓度均应被视为IDLH浓度。
5.3.3.2对于暴露于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的员工,应配备、使用全面罩正压式SCBA或配备、使用附带呼吸气源、全面罩正压供气式呼吸用品。 5.3.3.3员工进人可能存在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作业或抢险时,应配备、使用额定工作时间至少为 30min 的 SCBA。紧急逃生的员工宜配备、使用 5min 和 15min 的 SCBA,且不允许再次进入危险场所。 5.3.3.4员工进入IDLH或缺氧危险作业环境作业时,危险作业区外部应至少部署一名或以上穿戴同等级个人防护用品的监护人。监护人与作业人员之间应保持视觉、声音或信号线通信。监护人还须配备相应的紧急救援设备(绳子、梯子、警铃…)。
5.3.4逃生型呼吸用品 5.3.4.1逃生型呼吸用品应经实际演练的验证。 5.3.4.2现场存放的专用逃生呼吸用品应有明显标识并单独存放,员工应接受培训,知晓逃生型呼吸用品使用的方法与局限性。 5.3.4.3使用逃生型呼吸用品的员工不需进行医学评价批准和适合性检测,制造商另有建议者除外。
5.3.5医学评价
为确认员工是否适合使用某种呼吸用品,员工在首次使用前应获得医学评价批准。以后的使用中(包括在适合性检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医学评价,评价记录应妥善保管。 4 Q/SY 1515.2—2012
5.3.6适合性检测 5.3.6.1使用密合型正压式呼吸用品的员工,应通过适合性检测。佩戴防尘口罩的员工也可参照本要求进行适合性检测。 5.3.6.2适合性检测应在使用呼吸用品之前进行,每年应重复进行一次。员工确定呼吸用品密合不合适时,应被允许另行选择适合的呼吸用品。适合性检测执行GB/T18664或按供应商的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适合性检验记录应至少保存一年。
5.3.7特殊情况 5.3.7.1眼镜和护目镜应以不干扰使用人员面部与面罩密封的方式佩戴。 5.3.7.2面部胡须不能影响面罩密封性。 5.3.7.3暴露程度低于允许限度时,员工可自愿选择使用呼吸用品,可不进行适合性检测。根据员工自愿佩戴的呼吸用品种类确定是否对其进行医学评价。自愿使用呼吸用品的人员也应接受相关培训。
5.4呼吸用品的使用
5.4.1员工在使用前应检查呼吸用品的完整性、过滤元件的适用性、电池电量、气瓶气量、气瓶压力报警装置等,符合有关规定方可使用。 5.4.2每次穿戴呼吸用品时,使用人均应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执行附录B。 5.4.3员工在使用中感到异味或出现咳嗽、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并检查呼吸用品,确定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人有害环境。
5.5呼吸用品的维护 5.5.1清洗和消毒 5.5.1.1员工专用的呼吸用品应在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5.5.1.2公用的呼吸用品应在不同员工穿戴之前进行清洗和消毒 5.5.1.3储备用于紧急情况的呼吸用品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5.5.1.4适合性检测和培训中使用的呼吸用品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5.5.2检查和维护 5.5.2.1常规情况下使用的所有呼吸用品,应在每次使用前和清洗时进行检查。 5.5.2.2储备用于紧急情况的所有呼吸用品,应在每次使用前后检查功能是否正常。存放在工作区域中的呼吸用品,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5.5.2.3对于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的紧急逃生型呼吸用品,在带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检查。 5.5.2.4对于SCBA,应每月检查一次。空气瓶和氧气瓶均应保持完全充满状态,压力降低到制造商建议压力水平的90%,即应重新充气。SCBA的调压器和警告设备均应功能完好,工作正常。 5.5.2.5同一呼吸用品的所有过滤元件应同时更换 5.5.2.6若新过滤元件在应用场合迅速失效,员工应检查核实过滤元件是否适用
5.5.3存放 5.5.3.1所有呼吸用品以及备件均应妥善保管,以免损坏或受到污染物、灰尘、阳光、极端温度、 过高湿度和腐蚀性化学品的影响。过滤器的存放寿命按包装上标注的要求执行。
5
上一章:Q/SY 1515.3-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3部分:眼护具 下一章: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8515.2-202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2部分:呼吸防护用品 Q/SY 08178-2020 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范 Q/SY 1308-2010 海洋石油作业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规范 Q/SY 08515.3-2017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3部分:眼护具 Q/SY 1515.3-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3部分:眼护具 Q/SY 08515.1-2017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1部分:防坠落用具 Q/SY 1515.1-2012 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第1部分:防坠落用具 DB31/T 689.1-2020 感染预防技术要求第1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