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776-20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Q/SY 1776-20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7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7:03:21



推荐标签: 地下水 运行 管理规范 油库 1776 石洞

内容简介

Q/SY 1776-20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76—20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underground oil storage in rock caverns
2015-08-04发布
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776—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调度管理运行监测工艺运行管理 7. 1 工艺运行参数选定 7. 2 流程切换 7. 3 收油、发油操作 7. 4 倒罐操作 7. 5 制氮系统操作 7. 6 污水处理系统操作 7. 7 油气处理系统操作 8 水封洞库管理
5
6
7
设备管理 9. 1 日常管理 9.2 维护保养和检修 10 电气、 仪表及自动化、阴极保护系统的管理
9
计量和检验 12 安全管理 12. 1 生产安全 12. 2 消防管理 12.3 安全保卫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水封洞库运行期间水幕系统观测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运行期间洞罐观测记录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 洞罐收(发)油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倒罐记录表
11
10
2
I Q/SY177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州国储石油基地有限责任公司、管道局管道投产运行公司、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树森、任东江、郭书太、史留江、梁建新、钱东辉、梁久正、耿晓梅、王军、孙茂树、邵晖、黄春芳、平广旭、闫红、张俊、王武艺、陈雪见、张威。
II Q/SY1776—201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运行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储存低黏、低凝原油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及其附属管道的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8929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GB/T30515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及动力黏度计算法 GB50455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DL 4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SY5225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5317 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SY/T 5669 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 SY/T5671 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 SY/T6069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Y/T6553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 underground oil storage in rock caverns 在稳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岩体中开挖出的用来储存原油及其产品的地下空间和地面系统,简称水封
洞库。 3. 2
洞室 cavern 在岩体内挖掘出的用于储存原油及其产品的地下空间。
3.3
洞罐 caverns tank 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连通的洞室组成,功能相当于地面的一座油罐。
1 Q/SY1776—2015
3. 4
竖井shaft 由洞室顶至地面或操作巷道的井。
3.5
水幕系统 water curtain system 为在水封洞库周围形成和改善水的流动形式和维持规定的水压而在岩体里提供的人工补水系统,
由水幕巷道、水幕孔(垂直、水平)和水幕监测孔等组成、 3.6
水幕孔 watercurtainhole 为保持地下水封条件,用于人工注水而钻的孔。
3.7
水幕巷道 water curtain tunnel 运营时储水,向水幕孔内补充水的巷道。
3.8
建筑界限 storageperimeter 保持水封洞库结构稳定所需的建筑保护区域的边界线,
3. 9
水力保护界限hydrogeologicalperimeter 保持水封洞库稳定的设计地下水位所需的水力保护区域的边界线。
3.10
气相空间Oil-Nzmixturespace 洞罐液面以上的空间,充满氮气与油气混合物。
3. 11
气相管道 Oil-N,mixturepipeline 连接洞罐气相空间与油气处理装置或氮气制备系统的管道

4一般要求
4. 1 应完成整体试运,试运中发现的问题应已全部整改,水封洞库各系统运行正常。 4.2油气和污水处理后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4.3 库内设备设施标识齐全。 4. 4 水幕系统的水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4.5 运行岗位人员应持证上岗。 4.6 应健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4.7 应与收、发油相关各方共同建立收、发油运行协议 4.8 每一个独立的洞罐宜储存同一种油品。 4. 9 应定期进行罐内上、下部油品循环操作。 4.10 应根据洞罐运行情况调整洞罐气相空间压力至合理数值。 4.11 应定期盘点各洞罐的库存油量。 4. 12 应定期对长期停运设备进行启动运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4.13 洞罐中气相空间氧气含量应低于8%。 4.14 向气相空间补充的氮气纯度不应小于97% 4.15 储存的原油凝点应低于洞罐内最低温度5℃以上,储存原油黏度应满足输油设备运行要求。 2 Q/SY1776—2015
5调度管理
5.1水封洞库的生产运行应以调度系统为核心,实行统一管理。 5.2水封洞库调度岗位应实行24h调度值班,严格执行调度令制度。 5.3工艺流程的操作与切换,应由调度统一指挥。非特殊紧急情况(如火灾、炸管、凝管等重大事故),未经调度人员同意,不应擅自改变操作、启停设备和调整工艺参数以及水封系统水位。 5.4应按规定及时完成运行数据的收集、报表的编制和报送。 5.5 应做好洞罐和地上储罐、管线、设备和计量器具等的检修、标定和试验的协调工作。 5.6 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及时按程序汇报并积极协助启动应急预案。在事故状态下,应按要求组织好生产运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抢修,做好事后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根据调度令恢复生产。
6 运行监测
6.1水幕系统监测内容应包括:
a)水幕系统压力。 b)注水量。 c) 外部环境自然水位和水质。 d) 水幕系统水质
6.2 2洞罐监测内容应包括:
a) 油水界面。 b) 油、水液位。 c) 油、水温度。 d) 气相空间压力、含氧量。 e) 洞罐出水量。
6.3 当地下水位监测值高于设计要求时,不应向水幕巷道内供水;地下水位监测值低于设计要求水位时,应启动供水系统,恢复地下水位标高至设计要求的水位。 6. 4 水幕系统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其细菌含量应小于:
a) 总好氧细菌:1000个/mL。 b) 总厌氧细菌:1000个/mL。 c) 硫酸盐还原菌:0个/mL。 d) 黏细菌:0个/mL。
6.5 5注人水幕系统的水应是清洁的,浑浊度限值不超过3。 6.6 运行期间应关注外部环境参数包括降水量和大气压力对水幕系统的影响。 6.7 应对水封洞库区域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6.8 水幕系统观测表的编制参见附录A。 6.9 洞罐运行期间观测表的编制参见附录B。
7工艺运行管理
7.1工艺运行参数选定 7.1.1工艺运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7. 1. 2 水封洞库储油不应超出设计容量的95%。
3 Q/SY1776—2015 7.1.3洞罐气相空间压力应控制在设计规定值允许范围。 7.2 流程切换 7.2.1 流程的切换应集中调度,实行“操作票”管理。 7.2. 2 2流程切换时,应保持整个系统相对稳定。 7.2.3 流程切换应遵守“先开后关”原则,确认新流程倒通后,方可切断原流程。 7.2. 4 开关阀门时,应缓开缓关。 7.2. 5 具有高低压衔接部位的流程,应先倒通低压端,后倒通高压端。切断时应先切断高压端,后切断低压端。 7.3收油、发油操作 7.3. 1 一般要求 7.3. 1. 1 水封洞库接到收、发油指令后,收、发油双方应确认各自的收油和发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共同签署收油和发油作业单。 7.3. 1. 2 收、发油前收、发油相关方应进行协调,协调内容包括:
a) 收、发油前收、发油各方应共同约定收、发油的总量、初始排量、最大排量、最后排量和
收、发油所需时间。 b) 收、发油作业过程中,油品流速不应高于设计规定值。 c) 应在接到收油方明确收油工作已准备就绪的信号之后,发油方才能进行发油操作。 d) 不应在未通知对方的情况下改变收、发油排量。 e) 收油方在收油即将结束之前,应提前通知发油方降低发油速率或停止发油。在发油方没有停
止发油之前,收油方不应关闭收油阀门
f)收、发油相关方应共同确认计量数据,办理相关手续 7.3.1.3 雷电天气时不应进行收、发油作业。 7.3. 1.4 在卸、装载之前,油船、油港、水封洞库之间的通信应经过试验保证畅通。 7.3. 1.5 洞罐操作前应检查气相管道上的控制阀正常;应检查相关的阀门状态与位置、检查相关的检测仪表与自控设备设置是否正确,状态良好 7.3.1.6洞罐操作中气相空间压力应在设计规定值范围;操作结束后应恢复至储油流程。 7.3.2水封洞库收油操作 7.3.2.1应按照规定导通油气处理流程,启动油气处理系统。 7.3. 2. 2 收油前,应根据不同来油方式导通收油流程。 7.3. 2. 3 协调来油单位开始向洞库内注油,应按7.3.1.2的要求确定收油速率。 7.3. 2. 4 注油过程中,应监控以下参数:
a) 注人洞罐的油量。 b) 注入的油温。 c) 洞罐内油位。 d) 气相空间压力。 e) 洞罐温度。 f) 油水界面。
7.3.3 水封洞库发油操作 7.3. 3. 1 1导通水封洞库的注氮流程,应按照规定启动氮气制备与充注系统,调整并设置好氮气自动 4
上一章:Q/SY 1773.2-2014 门户网站建设运维管理规范 第2部分:网站建设 下一章:Q/SY 1773.1-2014 门户网站建设运维管理规范 第1部分:规划设计

相关文章

Q/SY 06334-202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Q/SY GDJ 0326-2010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GB 50996 - 2014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JJF(浙) 1187-202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容量校准规范 GB 50996-2014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 3211-2020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水幕系统设计规范 大型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