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0425-2020 煤层气井下泵、检泵作业技术规范

NB/T 10425-2020 煤层气井下泵、检泵作业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6:14:51



推荐标签: 煤层气 井下 作业 技术规范 10425

内容简介

NB/T 10425-2020 煤层气井下泵、检泵作业技术规范 ICS 75.020 E 1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0425-2020
煤层气井下泵、检泵作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ump operation and
pump inspe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
2021—02—01实施
2020—10—23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425—2020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设计编写 4.1 资料收集 4.2 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编写 5施工准备 5.1现场勘察 5.2 工具准备 5.3 井场设备摆放 5.4 压井 6作业程序 6.1 起抽油杆柱 6.2 起管柱 6.3 探砂面 6.4 通井 6.5 刮削 6.6 洗井 6.7 冲砂 6.8 捞砂 6.9 组配完井管柱 6.10 下泵环节 6.11 检泵环节 6.12 下抽油杆 6.13 试抽交井 7 质量控制 8 资料录取及施工总结 9 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参考文献
4
2
2

2
4
--
6
6 NB/T1042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山
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永贵、王青川、刘斌、金国辉、姚伟、王琪、徐婷婷、王静、郭军峰、 张全江、张继东、熊德华、郝春生。
ⅡI NB/T 10425--2020
煤层气井下泵、检泵作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下泵、检泵的设计编写,施工准备,作业程序,质量控制,资料录取及施工总结,健康、安全及环保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的下泵,检泵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587.3一201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5-2018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643-2010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SY/T5718—2016试油(气)完井总结编写规范 SY/T5727—2014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690—2016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洞穴完井 Fcavern completion 在裸眼孔段,通过煤层自然压力、人工压力诱导、机械或水力切割扩孔等方法引发煤层向井筒内
崩落,造成一个能够使地层应力场重新分布的洞穴,是一种特殊的裸眼完井技术。 3.2
L型水平井L-typehorizontal well 井斜角大于或等于90°,井身沿着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分级固井单支水平井。
3.3
煤层气井下泵作业downpumpingof coalbedmethanewells 为实现煤层气井排水降压目的,将排水泵下人井筒内一定深度并正常运行的过程。
3.4
煤层气井检泵作业 pump inspe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为保障煤层气井排水降压稳定连续生产,对故障井下排水泵进行的维护性措施。
I NB/T10425—2020
4设计编写
4.1资料收集 4.1.1施工井地质资料、井身结构及管柱结构等情况。 4.1.2施工井的生产情况,包括产气量、产水量、套压、动液面、井底流压、排采水质描述、井控风险等级等资料。 4.1.3施工井历次修井作业情况。 4.2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编写 4.2.1 基本数据:钻井数据、套管数据、井斜数据、射孔数据、历史生产情况、历史作业情况。 4.2.2施工依据及要求。 4.2.3 参数设计:管柱组合、抽油杆组合、扶正器个数及位置。 4.2.4方 施工准备:甲方准备内容、乙方准备内容。 4.2.5万 施工工序及要求。 4.2.6 安全环保及要求:HSE管理、执行标准。 4.2.7 井控要求:风险井等级评价、技术要求、执行标准、风险因素识别及应急预案。 4.2.8 施工前井筒管柱结构数据及示意图。 4.2.9本次完井井筒管柱结构数据及示意图。 4.2.10 )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编写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应具有健康、安全及环保相关内容,三项设计不全禁止施工。 4.2.11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等三项设计数据应齐全、工序应简明实用。
5施工准备 5.1现场勘察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井场、道路、电源情况、地面流程、井场设备情况等。 a)井场、道路:搬家前必须提前踏察井场、道路及附近居民住宅分布情况,确保井场、道路满
足作业需求。井场布置应符合SY/T5727-2014的规定执行。 b)电源情况:电压、功率、用电设备与电源是否匹配。井场用电应符合SY/T5727-2014的规
定执行。 c)地面流程:气水管线、蒸发池、阀组、计量仪表分布及完好情况。 d)井场设备:井场排采设备、供电设备。
5.2工具准备 5.2.1依照施工设计要求,准备对应规格的泵及其配套的入井工具。 5.2.2 2依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要求,备齐需要的油管,抽油杆、扶正器等人井材料。 5.2.3凡通过井斜大于60°井段的工具,所有接箍两端应加工成45°~60°的倒角,倒角边不小于 3mm。所有人井工具长度应根据曲率半径理论计算值确定。 5.2.4水平井的通规应为橄榄形通井规,其长度应大于井下工具长度30mm~40mm。 5.2.5其他工具准备参照SY/T5587.5--2018的规定执行。
2 NB/T10425—2020
根上提一根、负荷无异常再下人的方式。 6.6.5其他参照SY/T5587.5—2018的规定执行。 6.7冲砂 6.7.1L型水平井采用倒角油管或者连续油管方式冲砂。 6.7.2冲砂液应采用清水。 6.7.3下管柱冲砂,推荐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活导锥倒角油管油管,应采用反循环方式冲砂。
a)采用冲砂管柱探砂面,遇阻后上提管柱至砂面以上3m处开始起泵冲砂,并缓慢、均匀下放
管柱,且应采用下两根上提一根、负荷无异常再下人的方式。 b)冲至设计深度后,当出口含砂量或者含煤屑量少于0.2%时停泵,水平井冲砂则提至直井段;
直井、定向井冲砂时则上提10根油管:合层开采井则提至上部生产层顶界以上,待4h沉降后复探砂面至合格为止。
6.7.4洞穴完井方式的直井冲砂要求:
a)进人煤层顶界的油管,应采用带倒角的加厚油管。 b)冲砂过程如发现煤层塌,应及时将油管提至煤层以上。 c)冲砂时底端为内置十字架的喇叭口。
6.7.5其他参照SY/T5587.52018的规定执行。 6.8捞砂 6.8.1捞砂管柱组配 6.8.1.1选用捞砂泵,组配捞砂管柱入井,泵下接沉砂管。 6.8.1.2依据井筒内沉积物的实际情况,推荐选用不同类型的捞砂笔尖。
a)新投产井、出压裂支撑剂多的井,下Φ60mm油管带翻板的笔尖。 b)老井检泵、出煤屑多的井,下Φ73mm油管带翻板的笔尖;出煤粉浆多的井,下d73mm油
管带球座的笔尖。
6.8.1.3捞砂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笔尖单流阀沉砂管捞砂泵油管。 6.8.2捞砂施工要求 6.8.2.1捞砂泵下井前必须检查阀是否灵活可靠,沉砂管尾管密封不漏失。 6.8.2.2捞砂时,保证捞砂泵具有一定沉没度;若井筒液面偏低,可采取井筒灌水方式保持井筒液面高于捞砂泵深度。 6.8.2.3 捞砂时,应保证上提冲程高度,上提高度必须大于或等于捞砂泵的柱塞长度。 6.8.2.4# 捞砂应保证合适的上提下放速度,速度保持在2次/min~3次/min。 6.8.2.5井口接单根时间控制在lmin以内,防止卡管柱。 6.8.3 洞穴完井方式直井的技术要求 6.8.3.1 进人煤层顶界的油管应采用加厚接箍带导角油管。 6.8.3.2 捞砂过程如发现煤层塌,应及时将油管提至煤层以上。 6.8.3.37 在洞穴段捞砂,上下活动10次无进尺时,起管柱检查,确定下步工序。 6.9组配完井管柱 6.9.1采用钢丝刷和清水,清洗抽油杆表面和油管内壁的煤粉。 4 NB/T 10425—2020
6.9.2其他参照SY/T5587.5—2018的规定执行。 6.10下泵环节 6.10.1不带压力计下泵完井 6.10.1.1完井管柱结构(从自下至上)为:导锥气锚泵倒角油管油管。 6.10.1.2在井斜大于60°的井段下管柱速度应小于12m/min;在通过分级箍、盲板、套管悬挂器等变径位置时,下管柱速度应小于5m/min;并注意负荷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下放,缓慢上提并采取措施后再下放。 6.10.1.3完井管柱下到位后继续加深下人一根油管,然后再上提一根油管完井。 6.10.1.4下管柱时做好防落物措施。 6.10.2带压力计下泵完井 6.10.2.1压力计托简最大外径应小于套管内径18mm~20mm,有效长度不大于1m。压力计托筒外置时,与支撑管至少有2个连接点。压力计传感器应通过插人和锁扣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在托筒上。 6.10.2.2压力计电缆直径应小于或等于8mm。 6.10.2.3压力计电缆扶正器最大外径小于套管内径18mm~20mm,有效长度小于0.3m,压力计电缆钢带卡子宽度小于10mm。 6.10.2.4在井斜小于20°的井段每3根油管安装一个扶正器,井斜在20°~40°井段每2根油管安装一个扶正器,井斜大于40°井段每根油管安装一个扶正器;每根油管接箍上下部各打一个钢带卡子。 6.10.2.5完井管柱结构(自下至上):导锥气锚泵压力计托筒倒角油管油管。 6.10.2.6下泵时液压钳保证完好,防止油管转动,损伤压力计电缆。 6.10.2.77 带压力计井下油管速度应小于9m/min:如有遇阻或电缆与油管人井不同步现象,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解决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下泵作业。 6.10.2.8在通过分级箍、盲板、套管悬挂器等变径位置时下管柱速度应小于5m/min,并注意负荷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下放,缓慢上提并采取措施后再下放。 6.10.2.9完井管柱下到位后继续加深下人一根油管,然后再上提一根油管完井。 6.10.2.10下带压力计管柱时,应在井口安装压力计电缆防护板,防止电缆挤伤、磨损。 6.10.2.11下管柱时做好防落物措施,防止小件工具、电缆卡子落井。 6.10.3下泵环节要求
下泵应遵循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要求,其他下管柱作业操作参照SY/T5587.5一2018的规定执行。 6.11检泵环节 6.11.1不带压力计检泵完井 6.11.1.1在井斜大于60°的井段起管柱速度应小于12m/min;在通过分级箍、盲板、套管悬挂器等变径位置时起管柱速度应小于5m/min,并注意负荷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停止起管柱,缓慢活动并采取措施后再起管柱。 6.11.1.2起管柱时做好防落物工作。 6.11.2带压力计检泵完井 6.11.2.1带压力计井检泵,起管柱速度应小于10m/min;如有遇阻或电缆缠绕油管等现象,必须查明
5
上一章:NB/T 10426-2020 煤层气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规范 下一章:NB/T 10424-2020 煤层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规范

相关文章

SY 6922-2012 煤层气井下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Q/SY 11005-2018 煤层气井下作业劳动定额 SY/T 6922-2019 煤层气井井下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NB/T 10021-2015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 NB/T 10001-2014 煤层气压裂作业规范 NB/T 10413-2020 煤矿井下制冷降温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NB/T 10262-2019 煤层气水平井完井冲洗作业规范 NB/T 10422-2020 煤层气水平井PE筛管完井作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