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93.020 CCS P22
DB32
江苏省地 方标准
DB32/T 4115—202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
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boreholes of cast-in-place piles and diaphragm
walls
2021-09-16发布
2022-03-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32/T4115—2021
目 次
II 2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3
4.1一般规定 4.2检测数量, 4.3检测抽样原则 4.4检测前准备 4.5重复检测与扩大检测 5超声波法. 5.1一般规定 5.2检测仪器设备 5.3现场检测技术 5.4检测数据 6机械接触法, 6.1一般规定 6.2检测仪器设备 6.3孔(槽)深度检测 6.4孔径检测 6.5成孔垂直度检测 6.6成槽宽度检测 6.7成槽垂直度检测 6.8沉渣厚度检测 7检测报告 7.1一般规定附录A(资料性)伞型孔径仪校准方法. 附录B(资料性)伞形孔径仪孔径计算方法附录C(资料性)顶角测量法计算成孔垂直度的方法. 附录D(资料性)圆心拟合法计算成孔垂直度的方法,附录E(资料性)伞形孔径仪检测槽宽计算方法,附录F(资料性)伞形孔径仪检测成槽垂直度计算方法
C
C
10 10 10 10
1
11
12
13 15 16 17 20
DB32/T 41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
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南京铭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晔、方平、杨勇、陈明珠、于学静、仲海蓓、赵枫、钮慧娟、藏明飞、郑彬、 戴飞飞、杨燕军、陈江林、石开金。
II
DB32/T4115—202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的基本规定、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校准方法和精度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的质量检测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ECS596-2019《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T/CECS597-2019《地下连续墙检测技术规程》 JTGT3512-2020《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钻孔灌注桩cast-in-placepile
通过机械钻孔(包括旋挖、冲击、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桩。 3.2地下连续墙diaphragmwall
用专用机械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在地下分段成槽、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成槽后放入预制墙段所形成的连续墙体。 3.3沉渣sediment
灌注桩成孔或地下连续墙成槽后,淤积于孔(槽)底部的非原状沉淀物 3.4超声波法ultrasonictestingmethod
使用超声波探头在孔(槽)内垂直升降并连续发射和接收声波,通过实测不同深度的发射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差来检测孔径(槽宽)、垂直度的方法。 3.5机械接触法mechanicalcontactmethod
使用伞形孔径仪、测斜仪、沉渣仪以及深度记录仪与孔(槽)侧壁或底部直接接触,通过测量仪器的几何尺寸、倾斜角、电阻率、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来检测孔(槽)深、孔径(槽宽)、孔(槽)垂直度和沉渣厚度的方法。 3.6试成孔(槽)experimentaldrillingholeof cast-in-placepileorgrooveofdiaphragmwall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在施工前,为核对地层资料和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而进行的试验性成孔(槽)。
3
DB32/T4115—2021
3.7圆心拟合法circlecenterfittingmethod
通过灌注桩桩孔中各深度横向剖面圆心连成的拟合空间直线,相对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推算垂直度的检测方法。 3.8顶角测量法vertexanglemeasuringmethod
通过测斜仪测量桩孔中不同深度倾斜角的变化,推算成孔垂直度的检测方法。
3.9电阻率法resistivitymethod
通过微电极系在沉渣和均匀泥浆的界面上电阻率变化检测沉渣厚度的方法。 3.10探针法probemethod
通过探针进入沉渣后的伸出长度、压力变化或角度变化检测沉渣厚度的方法。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1.1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的质量检测应包括孔(槽)深、孔径(槽宽)、孔(槽)垂直度及沉渣厚度, 4.1.2采用超声波法可以检测孔径(槽宽)和孔(槽)垂直度。采用机械接触法可以检测孔(槽)深度、孔径(槽宽)、孔(槽)垂直度和沉渣厚度 4.1.3成孔(槽)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等有关规定并符合设计的要求 4.1.4检测仪器设备应工作稳定,能实时显示和存储实测数据和曲线,且具备防水、绝缘等性能,电缆抗拉强度应能满足仪器在孔内升降的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在检测前应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4.2检测数量 4.2.1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孔数的10%,且不少于10个桩孔;变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孔数的30%;一柱一桩的桩孔应100%检测;采用逆作法施工工艺且有钢柱锚入的大直径桩孔应100%检测 4.2.2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对于异型槽段应100%检测,每幅槽段应至少检测2个断面。 4.2.3试成孔(槽)及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桩应全部进行成孔(槽)检测。 4.3检测抽样原则 4.3.1 检测孔(槽)位应随机抽样、基本均匀分布并结合下列原则确定:
a) 对施工质量有疑问的孔(槽); b) 不同机台或采用不同工艺施工的孔(槽): c) 地层性质差异大或容易发生偏斜、塌、缩径等不利于施工区段内的孔(槽): d)设计认为重要的部位。
4.4检测前准备 4.4.1 调查与收集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a) 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施工方案; b)了解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4.4.2应根据检测目的和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选择检测方法,并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下列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