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50462016
徽州传统聚落适应性改造与提升
规划技术导则
Guideline of HuizhouTraditional Settlement Adaptability
ReformationandImprovementPlanTechnique
2016-05-23发布
2016-08-01实施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爱省地方标准
家传统康落适应性改造与基升规
刻技术导测
34TK046--2010
主鼎馨门:室徽管住和游多馨设厅批#门:安馨餐住房和玻多遵设厅
发贺量捷水能馨房
摊行日期:2418年0起月01月
201食酒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告
第26号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发布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徽州传统聚落适应性改造与提升规划技术导则》
的公告
现批准发布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徽州传统聚落适应性改
造与提升规划技术导则》,编号为DB34/T5046一一2016,自2016年08 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组织出版发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年5月23日
3
前言
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安徽省工
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 [2015]1189号)的要求,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安徽建筑大学会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基于国家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徽州古建筑群落保护利用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J08B00)研究成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传统聚落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在广泛征求城乡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传统聚落分类规划指引:4.传统聚落分区空间优化;5.传统聚落设施配置:6.生态保护与景观修复;7.附录。
本导则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安徽建筑大学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安徽建筑天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地址:合肥市金寨南路856号,邮编:230022)。
本导则主编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参编单位:同济大学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储金龙 顾康康 马明 徐涛松
童明 叶小群 汪勇政 冀凤全肖铁桥 姚晓洁 于晓涂 张磊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李早 高冰松 吴永发 雍振华
邹兵 梅一峰
4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传统聚落分类规划指引 3.1保护型传统聚落, 3.2整治型传统聚落 3.2更新型传统聚落 4.传统聚落空间分区与优化 4.1核心保护区. 4.2建设控制区 5.传统聚落设施配置 5.1道路交通设施 5.2公共服务设施 5.3基础设施. 5.4安全设施 6.生态保护与景观修复 6.1生态保护. 6.2景观修复. 7.附录.
.3
.3
.5
.5
S
.6 ...6 T .7 .12
...14 ...14 ..14 .16 ..16
附录1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附录2传统聚落分类标准、
.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