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8053-2017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

Q/SY 08053-2017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9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7:10:53



相关搜索: 安全 环境管理 石油 健康 天然气 钻井 作业 08053

内容简介

Q/SY 08053-2017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8053—2017 代替Q/SY1053—2010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
环境管理导则
Specifications for HSE management in oil and gas drilling operation
2017-06—28发布
2017—09—15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08053—2017
目 次
前言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要求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健康管理附录B(规范性附录) 安全管理附录C(规范性附录) 环境管理参考文献·
1
2

-26 32 - 36 40 Q/SY 0805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Y1053一2010《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与Q/SY 1053一2010相比,主要改动如下:
一增加了14个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对Q/SY1053一2010中第3章和第4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了“4.5.6职业健康"和
“4.5.7清洁生产(见第3章和第4章) -对Q/SY1053一2010的附录A附录B、附录C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吉安、田建军、任英、杨宗安、唐红、乐建民、罗先志、郑斌、张璇、
盖艳、罗良玉、王大伟、高立新、孟令山、张恩铭。
本标准代替了Q/SY1053—2010。 Q/SY1053—201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NPC 53—2001
1I Q/SY 08053—2017
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号用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11—2007安全帽 GB3836.1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6095—2009 安全带 GB/T11651—2008 3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Z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SY/T 5087—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5225- 2012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5623—2009 地层压力预(监)测方法 SY/T 57422007 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SY/T5954—2004 开钻前验收项目及要求 SY/T5964 2006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T 5974 2014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T6202 钻井井场油、水、电及供暖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SY/T6228—2010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 SY/T6284—2016 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规范 SY/T6426—2005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SY/T6524—2010 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 SY/T 65862012 石油钻机现场安装及检验 SY/T66162005 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装置配套,安装和使用规范 SY/T6629—2005 陆上钻井作业环境保护推荐作法 SY/T 6631—2005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 Q/SY1602006 钻井施工作业HSE管理要求 Q/SY1002.1—2013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分:规范 Q/SY1115—2014 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规程 Q/SY1124.2—2012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2部分:钻井作业
I Q/SY 08053—2017
Q/SY12152009健康、安全与环境初始状态评审指南 Q/SY1235—2009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Q/SY1516—2012设施完整性管理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3总要求
3.1钻并承包商应按照“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模式,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3.2钻并承包商应成立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专门机构,对本单位HSE管理负综合管理咨询和监督责任,以保障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3.3钻井承包商应结合初始评审的结果和现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体系策划设计,形成建立和改进体系的方案或计划。体系策划设计应满足Q/SY1002.1一2013的要求。适合钻井承包商的实际,按照直线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或分配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设计各要素的具体实现方法,确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目录并形成文件。 3.4钻并承包商应通过监视和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等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3.5钻井承包商应在钻井队实施HSE标准化建设,明确钻井队HSE管理流程,运行“两书一表”,应用风险控制工具,有效控制作业风险。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求 4.1领导和承诺
钻井承包商的最高管理者应明确各级领导的HSE管理责任,做出明确的HSE承诺,并分解和落实目标。指标,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践行有感领导,让员工听到、看到。感受到各级领导的表率作用,切实保障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培育HSE文化。
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活动,为承诺的实现提供支持。 a)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c)制定HSE方针、目标。 d)确保HSE资源投人的有效实施。 e)组织制定并实施HSE培训计划。 f)主持管理评审和(或)HSE委员会。 )督促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h)将承诺推及内部各个职能层次。以及承包方和(或)供应方,培育先进HSE文化。 钻井队领导也应按照上述内容做出相应承诺。
4.2HSE方针
4.2.1钻井承包商通过制定和实施HSE方针来凝聚和调动所有员工向确定的方向努力,为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4.2.2钻井承包商应基于下列信息制定HSE方针和战略目标并形成文件:
a)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2 Q/SY 08053—2017
b)组织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和实际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 心)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d)上级组织的HSE方针。 e)总体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f)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思想和期望。 g)能够为所有员工所理解并遵守。 h)易于被相关方获取,理解和认可,
4.2.3钻井承包商的最高管理层应在论证、确认上述事项的基础上制定HSE方针草案,经管理层讨论,由最高管理者签发。HSE方针可以独立发布,也可在管理手册,宣传手册,员工手册等中表述便于员工、相关方获取。理解和认可。 4.2.4钻井承包商的最高管理者应对HSE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定期评审。 4.3策划 4.3.1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4.3.1.1钻井承包商应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并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以实现HSE方针和目标。 4.3.1.2在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及进行体系改进时。应按照Q/SY1215一2009的要求,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初始状态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4.3.1.3钻井承包商应制定风险控制工具应用的制度和程序,根据钻井作业的特点。职能分工等建立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小组,组织开展钻井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钻井队应在钻井作业施工中对作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4.3.1.4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a)适用于钻并作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承诺。方针和目标。 c)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设施,工艺过程的信息。 d)不符合的记录及其统计分析结果 e)以往事故。事件信息和同类组织的事故信息。 员工及其代表的意见和建设。 g)与相关方交流的信息等。 在识别钻井作业的危害因素、风险和影响时,应按照SY/T6631一2005的要求,采用现场观察、
询问,交谈,专家评审、查阅资料、调查表等方式,充分考虑钻井作业过程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4.3.1.5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询问、交谈。 b)现场观察。 c)工作任务分析。 d)安全检查表(SCL) e)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f)查间有关记录。 g)事件树分析(ETA)。 h)事故树分析(FTA)等。 Q/SY08053—2017
4.3.1.6危害因素辨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灾害性天气(如暴风,暴雨雪、沙尘暴、泥石流。冰冻,高温等)、特殊作
业环境(饮用水源区。人口密集区。生态脆弱区。自然保护区等环保敏感区)、特殊时段的风险: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首次应用前的风险。
b)钻井井场施工准备阶段。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公路建设。井场建设、
设备器材运输及安装等。 c)钻井正常进行时因工艺所带来的(或潜在的)对健康,安全与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及其
影响。 d)钻井过程中各种事故状态对健康。安全与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e)特殊施工作业进行时因工艺所带来的(或潜在的)对健康。安全与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及其影响。 f)相关方作业和交叉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g)钻井施工结束后,对周围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以及以往生
产遗留的影响。 h)所有进人工作现场的人员的活动,包括人的行为。能力,以及工作场所附近活动产生的危害
因素。 i)钻井现场人员,设备、工艺等变更带来的影响等。 j)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钻井作业施工过程的影响。 k)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
能力的适应性, 1)危险设施或场所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风险。
4.3.1.7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安全检查表(SCL)。 b)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c)矩阵法。 d)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e)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f)事件树分析(ETA)。 g)事故树分析(FTA)等。
4.3.1.8钻井承包商和钻井队应对辨识和评价的危害因素采取包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控制风险及其影响。技术措施应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个体防护,应急准备等依序考虑,对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用装置停用或拆除报废的相关工艺危害信息应记录和保存。并应针对具体危害因素制定具体措施。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b)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完善作业许可制度。 d)全员培训,提高技能,HSE风险控制能力和意识。 e)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 f)建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资源。 g)可以提供或利用的资源。 h)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监控管理。 i)经常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定整改方案。 j)落实技术措施交底。应用工作安全分析、变更管理等工具预防新增风险。
4
上一章:Q/SY 08009-2018 加油站渗漏监控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08008-2018 加油站油品渗泄漏风险筛查技术指南

相关文章

Q/SY 08429-2021 海洋石油作业船舶健康安全环境检查规范 Q/SY 1429-2011 海洋石油作业船舶健康安全环境检查规范 Q/SY 1124.8-2010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8部分:海洋钻井与井下作业 Q/SY 08124.8-2017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8部分∶移动式海洋钻井与修井平台作业 Q/SY 08124.8-2017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8部分:移动式海洋钻井与修井平台作业 Q/SY 08124.8-2016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8部分:移动式海洋钻井与修井平台作业 Q/SY 08124.2-2018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 Q/SY 1124.2-2012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2部分:钻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