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CSAS 024-2023 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指南

T/CCSAS 024-2023 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84.7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08:24:50



推荐标签: 指南 企业 设备 化工 管线 ccsas 024 作业

内容简介

ICS 13.200 CCS C 65
T




T/CCSAS024—2023
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指南
Guide for disassembly of device and pipeline in chemical enterprises
2023-01-31发布
2023-01-31实施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发布
出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 T/CCSAS024—2023
目 次
前言引言
III TV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术语和定义 4 5 作业前安全管理 6
一般要求
作业过程安全管理附录A(资料性) 设备及管线打开安全作业票示例参考文献 T/CCSAS 0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太
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路、王日元、翟龙学、李雪莲、冯建柱、李贞国、陈国清、陈振伟、皇甫文豪,
II T/CCSAS024—2023
引言
化工生产装置开展设备设施维护、检修过程中,需进行设备人孔打开、管线法兰打开、调换盲板等作业。因设备、管线内可能含有危险物料或能量,在实际操作中会因作业风险不能被全部识别,易造成危险物料或能量意外释放而发生事故。为指导国内化工企业关注并管控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风险,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在现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管理的良好实践编制而成。
IV T/CCSAS024—2023
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的实施指南,规定了化工企业在实施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的一般要求、作业前与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的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7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GB30871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T/CCSAS013化工企业能量隔离实施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介质 hazardous media 甲、乙、丙A类易燃介质,急性毒性类别3及以上的有毒介质,腐蚀物,氧化剂,高低温介质(>60℃、
<一10℃),较高压力的(>1.0MPa)系统物料。 3.2
清洁设备管线 clean equipmentpipeline 常温、常压且设备管线内原有危险介质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危害已降低到风险可接受水平的
设备和管线。 3.3
首次打开 firstdisassembly 在工艺流程、设备经过处理合格,独立单元确认已经泄压、排空等准备工作后初始打开管线或设备。
4一般要求
4.1 设备及管线一般采用下列方式打开:
a) 打开法兰或从法兰上松开或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 b)打开阀盖、拆除阀门或更换阀门填料; c) 打开管线连接件; d)抽堵盲板,调换8字盲板,拆盲法兰、堵头和管帽;
1 T/CCSAS024—2023
e)拆卸就地仪表或远传仪表引压管管线 f)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 g)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开孔; h)开启人孔、检查孔等。
4.2设备及管线打开实行作业许可,作业前,由属地单位申请办理作业许可,属地单位负责人审批。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12h,对于作业现场情况复杂、作业难度较高的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作业时间不应超过24h。 4.3以下情形可不办理作业许可:
a) 防冻防凝工作涉及的冷凝水排放和取样,采暖水、生活用水及常温常压状态下脱盐水、再生水
等生产水管线改造或维修作业; b)操作规程已规范的作业,如槽车装卸过程中的接管、拆管作业;打开储罐计量口、取样口、排液
排污、打开液位计口检查等有规程或惯例的常规操作;对有阀门控制的导凝(排气)口拆盲法兰、堵头和管帽作业;
c)1 停车后,工艺、设备处理合格,独立单元确认已经泄压、排空后首次打开作业已办理作业许
可,该独立单元或设备再次打开作业时:
d)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相关安全措施已通过盲板抽堵作业许可落实的。 4.4设备及管线打开安全作业票(示例见附录A)应逐项填写,不应空项。同一能量源系统设备管线打开且逐一打开作业可以只办理一张设备及管线打开安全作业票。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终止作业,重新办理作业许可:
a)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 b)规定的作业内容发生改变; c) 现场作业与工作计划发生重大偏离; d)发现有可能发生立即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的违章行为; e)事故状态下。
4.5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涉及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时,应按照GB30871的要求同时办理相关安全作业票,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4.6打开作业受影响的区域应设置围栏或警戒线及安全警示标志。围栏的区域大小应考虑被开启设备及管线的尺寸,危险介质可能的意外泄漏量、压力以及风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等。 4.7作业过程中应设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应由具有生产(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并经专项培训考试合格,佩戴明显标识,持培训合格证上岗。
5作业前安全管理
5.1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前应进行作业安全分析(JSA),针对分析结果制定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5.2当设备及管线打开涉及危险介质时,应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安全工作方案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工艺处理和能量隔离措施,应具体描述需要关闭的阀门、打开的排空点和能量隔离点等,必要
时附示意图;
b) 安全措施,包括设备及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c)
d)应急预案,制定包括已置换的管线及其连接点被阻塞、危险介质残留、管线可能存在窜压、危险
介质回流等异常工况的预案;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可能影响的区域。
e)
5.3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前应采用泄压、倒空、隔绝、清洗、置换等方式对设备及管线进行处理,降低设
2 T/CCSAS 024—2023
备及管线压力至常压,并按照T/CCSAS013的要求落实能量隔离措施,达到清洁设备管线的标准。如在置换、清洗、吹扫过程出现排放阀堵塞、管线未彻底排空或容器底部沉积的物料时,应重新评估风险,编制安全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措施,直至满足作业安全条件。 5.4当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涉及危险介质时,作业前应在泄压口、排空口等取样进行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分析结果应满足GB30871中关于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内容及要求, 5.5作业现场人员应正确佩戴满足GB39800.1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按照GB30077的要求配备应急设施,并满足:
a)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前,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工作鞋,使用
防爆工器具;
b)不 在强腐蚀性介质的管线、设备上进行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前,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
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装备,并应确认作业点周围半径15m范围内的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完好可用,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应与作业点处于同一平面,中间无障碍物;周边无固定的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的,应在距作业点不超过15m区域设置临时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且保证水量、水压应能连续冲淋15min、满足洗眼喷淋水流高度要求;
c)介质温度在60℃及以上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隔热、防灼烫的装备; d)涉及危险介质的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前,应在作业点准备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灭火器、2套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化学防护服、对应的急救药品等应急设施。
5.6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前,属地单位与作业单位相关人员应共同确认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由属地单位作业负责人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对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风险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悉作业风险和措施要求。安全交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作业产生的安全风险及影响; b) 管线(设备)状况和打开的具体位置; c) 能量隔离位置、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d) 管线(设备)中可能残留的物料、危害及个体防护要求; e) 作业点周边环境、应急逃生路线、应急救援器材、设施位置等
6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6.11 设备及管线打开过程中发现现场工作条件与安全工作方案不一致时(如导淋阀堵塞或管线清理不合格等),应停止作业,并进行风险再评估,重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办理安全作业票,确认安全措施 6.2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时,距作业地点周边30m内不应有动火作业。 6.3作业过程应满足以下要求。
a)作业人员身体应避免处于有能量意外释放、可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的位置,可能情况下,使用防
护罩、挡板等隔离意外释放的物料和能量,
b)i 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应从设备或管线管径最小部分着手,在设备及管线打开前要始终假定设
备及管线存在介质和余压,并充分考虑管线意外泄漏的应对措施。
c) 螺栓松开时,应由远到近间隔松开,在确认管线内不存在意外泄漏物之前,不应拆除所有螺
栓,以便在有意外泄漏时可以立即重新锁紧。涉及危险介质的宜配备防护罩防止喷溅。 d) 如需要微开法兰泄压(例如阀门内漏、导淋堵或没有测试点),应按照5.5的要求配备个体防护
和应急设施,先从法兰上离作业人员远的螺栓开始间隔微松,使靠近作业人员的螺栓保留一段时间,再缓慢泄尽压力。
e)球阀或柱塞阀在拆除前,转至开的位置,而且在排空后要开关几次,以确保阀内残压及残液已 T/CCSAS024—2023
完全排空。 f)对于丝扣连接的管道,打开时先松开1~2丝,确认无残余压力和残液泄漏后,再小心分离
6.4设备及管线内残留物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或挥发可燃或有毒物质的,涉及该独立系统作业中断再次作业前,应重新按照5.4的要求确认可燃、有毒气体情况。设备及管线内残留物质会因冷凝固化而膨胀的,应在设备及管线打开后及时清理残留物
5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应全过程监督,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设备安全时,作
6.5 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可能的应急处置措施后迅速撤离,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及人员。 6.6当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时间需超过一个班次时,应在交接班记录中记录本班次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进度和作业过程的异常状况等信息并交接班,确保接班班组充分掌握作业现场情况 6.7设备及管线已打开,但其他关联作业未完成时,应对打开的设备及管线设置隔离、警示标识等 6.8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作业监护人与作业人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进行完工验收,并检查确认以下内容:
a)设备及管线具备交付条件; b) 作业环境达到安全标准;
所有残留化学品已被清理干净; d) 现场未遗留安全隐患。
c)
4
上一章:T/CCSAS 021-2022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范 下一章:T/CCSAS 018-2022 加氢站氢运输及配送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T/CCSAS 025-2023 化工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 T/CCSAS 013-2022 化工企业能量隔离实施指南 T/CCSAS 012-2022 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 T/CCSAS 007-2020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实施规范 T/CCSAS 010-2021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指南 T/CCSAS 014-2022 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指南 T/CCSAS 020-2022 常压储罐腐蚀监测方法与实施指南 T/CCSAS 026-2023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