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6.1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08:25:41



相关搜索: 系统 11 db 技术 民用建筑 系统 无线 2035 室温

内容简介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ICS 17.200.20 CCS Q 76
DB1
北華京市 國地方 電标准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room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heating civil buildings
2022-12-27发布
2023-04-01实施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11/T2035—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 7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8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要求.
6
3
使用和维护要求附录A (资料性) 安装记录表附录B (资料性)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核查记录表参考文献
9
2
6 DB11/T 20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供热协会、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三北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热力智能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琦、张迪、王茜、许红、胡荻、黄维、齐承英、郭靖琦、王建涛、张焕武、 王雨、范俊彦、李仲博、孙鹏、刘红林、范昕、石英、高慧、王醒、李孝萍、林莉、张瑞娟、白舰、王占海、董妍、顾吉浩、王与娟。
II DB11/T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和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安装、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行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对供暖民用建筑进行室内空气温度远程监测的室温无线采集系统。
:规范性引用文件
L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99.1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3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GB/T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11/T745采暖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roomtemperaturewirelessacquisitiondevice 装设在供暖民用建筑室内指定位置,用来对供暖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温度数据进行测量、采集并无线传输的装置。
3. 2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roomtemperaturemonitoringapplicationplatform 用来对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汇总、分析的软、硬件集合。
3. 3
采集周期acquisitionperiod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获取室内空气温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3. 4
传输周期transmissionperioo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每次将所获取数据上传至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的时间间隔。
1 DB11/T2035—2022
4室温无线采集系统组成
室温无线采集系统应包含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构架图见图
4.1
应用层
室温监测应用平台:电脑端移动端
网络
M
窄带物联网(NB-Iot)、4G、5G
感知凯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2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1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n
图1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架构图
4.2网络层应采用无线方式,包括窄带物联网(NB-Iot)、4G以及5G等。 4.3应用层应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应用方案。
5 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技术要求
5.1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测量范围10℃~30℃,最大允许误差为土0.2℃、分辨力应不低于0.1℃。 5.2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可配置显示屏,显示测量数据、当前日期时间、网络信号质量、故障提示等内容。 5.3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应具备定时主动上传数据、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本地存储数据应至少保存24h。 数据采集周期宜为30min,传输周期宜为1h。 5.4室温无线采集装置的设备标识码应保证在同一室温监测应用平台中的唯一性,应在机身上识别。 5.5室温无线采集装置传输内容应包含设备标识码、室内温度、采集时间、信号强度值、设备故障、 网络故障等 5.6室温无线采集装置安装位置宜固定。 5.7供电方式为市电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采用集成灯具开关一体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标准八六盒安装,具备灯具开关控制功能; b)灯具负载功率大于3W时,灯具无频闪; c)灯具连续长期关闭工况下,正常采集、传输数据; d)采用法拉电容的室温无线采集装置,法拉电容循环充放电次数应不低于50万次;
2
上一章: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下一章:GB 50828-2012 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 清晰版

相关文章

DB11/T 948.8-2013 电梯运行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8部分:采集设备技术要求 DB11/T 2009.1-202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DB11/T 1643-201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DB11/T 1643-202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DB11/T 1150-2019 供暖系统运行能源消耗限额 DB11/T 1653-2019 供暖系统能耗指标体系 DB11/T 1796-2020 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 DB11/T 2108-2023 居民用户室内供暖系统改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