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综合书籍>同一与他者:里尔克与卡夫卡之争的哲学阐释

同一与他者:里尔克与卡夫卡之争的哲学阐释

资料类别:综合书籍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10-23 12:17:50



推荐标签: 哲学 卡夫卡 阐释 之争

内容简介

同一与他者:里尔克与卡夫卡之争的哲学阐释
出版时间 2018
内容简介
本书稿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是2016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里尔克与卡夫卡的的创作呈现了世纪转折期两希传统的交汇、冲突之具体状况,也是西方思想史中同一与他者问题的生动体现,他们对两希传统的重新挖掘以及对尼采等现代西方思想家批判精神的承继,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西方世界现代性进程中的灯塔式标示。本书勾勒两位现代大师的创作思想包含的基本冲突与困境,并将其置于西方思想史同一与他者问题视域中来考察,凸现两位现代大师创作思想及其分歧在西方思想史中的丰富意义与价值。

同一与他者:里尔克与卡夫卡之争的哲学阐释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为何是里尔克与卡夫卡
第二节 关于里尔克和卡夫卡的研究
第三节 进入里尔克与卡夫卡之困
第四节 里尔克与卡夫卡之后

第二章 欧洲精神危机中的里尔克与卡夫卡
**节 欧洲精神危机与现代艺术之使命
一、布拉格的现代大师与另一个精神故乡
二、“贵族”里尔克的艺术理想及其反基督教性质
三、“犹太人”卡夫卡的犹太性及灵感之源
第二节 《司炉》之争始末:艺术的救赎与救赎的艺术
一、从《司炉》到《变形记》:放逐与受难
二、里尔克与卡夫卡之争:两种类型的生命
第三节 夜间的歌者:奥耳福斯与约瑟芬妮
一、“深深的午夜”:纽克斯之夜与耶和华之夜
二、归来的奥耳福斯与消失的约瑟芬妮
三、同一与他者:存在之家与救赎之路

第三章 死亡与他者
**节 里尔克的死亡观
一、“腐尸”之后:“死神开花了
二、向死而生:“奥耳福斯在歌唱
第二节 卡夫卡的死亡观
一、”致死的疾病
二、通往审判与救赎的死亡
第三节 “我”的死亡还是“他”的死亡
一、死亡中的虚无或陌生
二、谁能死去

第四章 奥秘之性与神圣之爱
**节 里尔克的性爱观
一、性之“秘仪”:进入奥秘的中心
二、奥耳福斯与伟大的爱者
第二节 卡夫卡的性爱观
一、性之“魔术”与他者
二、通往救赎的婚姻
第三节 欲爱还是圣爱
一、里尔克的性与希腊神话中的原欲思想
二、卡夫卡的性与希伯来宗教的圣约传统
三、性爱之奥秘与神圣

第五章 将来之神或古老的上帝
**节 里尔克的上帝观
一、“亲爱的上帝
二、天使与奥耳福斯
第二节 卡夫卡的上帝观
一、”我们“的上帝
二、约瑟芬妮的救赎
第三节 将来之神或古老的上帝
一、里尔克的将来之神
二、卡夫卡的古老上帝
三、无限之体验或永恒之期待

第六章 奥耳福斯之歌与约瑟芬妮的救赎
**节 亡灵与奥耳福斯之歌
一、死者的荣耀
二、”另一种宗教
第二节 幽灵与约瑟芬妮的救赎
一、不死的幽灵
二、“一种宗教性的范例
第三节 未识之神
一、超越或救赎
二、神秘与他者
三、现代神话抑或古老宗教

第七章 历史与传统
节 里尔克作品中缺失的历史与他者
一、自我的冒险及其历史
二、消失的他者
第二节 卡夫卡作品中的历史与传统
一、敞开的历史
二、隐藏的传统与他者
第三节 在历史中肩负传统
一、历史中的自我
二、传统何为
三、同一与他者的历史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上一章: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 山西卷 下一章:台湾研究系列(套装共十一册)

相关文章

自然·文化·权力:对漫湾大坝及大坝之争的人类学考察 诗与哲学之争-从柏拉图到尼采、海德格尔 风雨晚清:曾国藩与他的精英们 风雨晚清:曾国藩与他的精英们 科学革命的历史分析:库恩与他的理论 朝服:马基雅维利与他所创造的世界 ZARA:阿曼修·奥尔特加与他的时尚王国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