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安全工程>生态安全的现代性境遇

生态安全的现代性境遇

资料类别:安全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5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7-08 14:34:20



推荐标签: 安全 生态 现代性

内容简介

生态安全的现代性境遇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生态安全的现代性境遇》将生态安全视为人类最根本的安全,从现代性的视角分析生态安全,认为人类借助于理性摆脱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却又掉进了工具理性所设置的陷阱而肆意盘剥自然,生态安全的基础因此被解构。通过对全球化的考察,揭示了现代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已经把生态安全问题演化为一个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紧密相关的复杂性问题。物质改造的空前成就致使工具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现代理性全面演变为追求效益的制度性机巧,包括科技、文化和社会制度在内的领域都出现了与传统的断裂。在缺少传统制约的同时,现代理性本身内在地包含了自反的因子,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化为自身难以克服的风险,最终使得人类算计自然的依据变得不再可信。反思并重建生态安全需要以风险逻辑为基础来设计社会活动,建构风险文明的社会。
目录

导论重视并解决好现代性境遇下的生态安全问题,
是当代人类的历史使命
第一章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其内涵演变
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概念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内涵
第二章生态安全的历史演化与当下问题
第一节 生态安全诉求的历史差异性
第二节 前工业社会的生态安全诉求
第三节 工业社会的生态安全问题
第四节 生态安全遭遇的现代性悖论
第三章生态安全解构的科技之维
第一节现代科技的双刃剑作用
第二节 科学对生态安全的解构
第三节技术对生态安全的挑战
第四节社会技术工程的非理性构成
第四章生态安全解构的制度之维
第一节制度的本质及其功能
第二节 制度设置的博弈及其生态影响
第三节风险的制度化与制度化的风险
第五章生态安全解构的文化之维
第一节 生态安全问题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文化断裂的生态风险
第三节 消费文化与生态安全问题
第四节“个体化”社会与生态安全
第六章生态安全的“后现代”探索
第一节 科技的“绿化”
第二节 生态政治建设
第三节全球风险文明
第四节 “重新嵌入”:个体化的应对
第七章民族地区生态安全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民族地区生态安全的当代意象
第二节城镇化与生态安全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广西案例
第四节构建民族地区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章:农业安全生产与卫生 下一章:图解家庭安全与急救手册

相关文章

现代生态型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 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 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研究 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研究 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