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气象灾害>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

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

资料类别:气象灾害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0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7-07 10:56:43



推荐标签: 大气 模式 环流

内容简介

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IAP 21层大气环流模式是具有较高水平和垂直分辨率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其水平分辨率为2.5°×2°,垂直分为21层。利用该模式可进行气候异常、低频振荡、ENSO、季风和古气候的研究,也可用于研究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和臭氧的变化。该模式采用并行计算,可在高档4核心以上微机和UNIX工作站上运行。该模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也可运用于气候预测业务。《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该大气环流模式的设计,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思想、动力框架、各物理过程和该模式的操作维护等,下篇则介绍了用该大气环流模式所做的气候模拟的详细情况。《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还附有包含所有源程序和运行所需资料的配套CVD光盘,以便该模式的推广应用。《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可供从事气候数值模式设计和气候数值模拟及预测的有关教学、科研人员阅读,也可用作气象、海洋专业数值预报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和研究生教材。
目录
上篇 21层大气环流模式的设计
第1章 引言
1.1 模式设计思想的演变
1.2 谱模式与格点模式
1.3 格点模式的网格设计
1.4 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1.5 模式设计对性能的影响
第2章 模式的动力学框架
2.1 动力方程组的变形
2.2 空间差分方案
2.3 水汽方程的变形及数值差分
2.4 时间积分方案
2.5 平滑与滤波
2.6 模式干绝热动力学框架的检验
2.7 模式干绝热动力学框架的特色
第3章 模式地表边界条件
3.1 海陆轮廓、地形高度和次网格地形偏差
3.2 土壤及地表要素
3.3 海温及海冰
3.4 地表粗糙度
3.5 地表发射率及反照率
第4章 边界层物理过程
4.1 垂直涡旋扩散
4.2 Brunt-Vaisala频率的计算
4.3 浅积云对流过程
4.4 近地面气温和水汽的计算
4.5 地表动量、水汽、热量的总体湍流输送系数及稳定度
4.6 雪量的预报
4.7 地面温度的预报
4.8 近地面层风的计算
4.9 纯水面过程的参数化
4.1 0永久性海冰和陆冰面过程的参数化
4.1 1陆面过程的参数化
第5章 水平扩散方案
5.1 扩散方程
5.2 具体离散化方案
第6章 降水过程
6.1 干绝热对流调整过程
6.2 湿绝热对流调整
6.3 大尺度蒸发与凝结调整
6.4 Arakawa-Schubert积云对流参数化
第7章 辐射过程
7.1 云的参数化
7.2 红外辐射
7.3 太阳辐射参数化
7.4 模式中的辐射加热计算
第8章 模式的操作运行
8.1 模式的编译及运行环境
8.2 模式的初始准备
8.3 模式的后处理
下篇 IAP21层大气环流模式的气候模拟
第9章 引言
9.1 物理过程的协调性
9.2 当前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现状及主要成就
9.3 模式的效能检验与分析
9.4 本篇安排
第10章 时间积分方案的分析
10.1 增长率分析
10.2 波速比分析
10.3 小结
第11章 模式干绝热动力学框架的检验
11.1 波型检验
11.2 能量检验
11.3 波速分析
11.4 小结
第12章 大气质量场、温度场和降水场的模拟分析
12.1 全球大气质量场的分布模拟
12.2 全球大气温度场的模拟
12.3 与降水场有关量的模拟分析
上一章:大气遥感 [李万彪 编著] 2014年版 下一章:谈风说雨:大气垂直运动的力学

相关文章

大气环流概论 2013年版 DB21/T 3130-2019 储粮仓房内部环流通风技术规程 大气数值模式及模拟 多源模式法在鞍山市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实际应用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数字计算方法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12 老君庙L层多层砂岩油藏 JJG(烟草)21-2010 烟草实验室大气环境检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