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自然科学>科学的哲学基础

科学的哲学基础

资料类别:自然科学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0.7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6-10 11:59:57



推荐标签: 哲学 基础 科学

内容简介

科学的哲学基础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卷3):科学的哲学基础》通过把一般西方科学层面上科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放到科学哲学层面放大,作精细考量,力图揭示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哲学原理,勾勒科学的哲学面貌。运用一般西方哲学的思想资源在科学层面探讨问题,以“形而上学一认识论一方法论一生存”为经,以“发现脉络一辩护脉络”为纬,试图使所有科学的哲学基础问题都在这个架构中得到精准定位。同时,一般西方哲学和科学哲学的诸多学派和学说也都就科学的哲学基础在此架构中进行定位。坚持“论从史出”和“以论观史”相结合,把问题和相关学说放到历史现场去审察,发掘深意,并把它们安放到上述架构的相应位置进行重构。《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卷3):科学的哲学基础》适合科学哲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阅读。
目录
总序

导言 研究纲领
第一章 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认识对象的建构
第一节 不变性和存在者
第二节 本体和必然因果性
第三节 现象和齐一性
第四节 存在者的语言-逻辑建构
第五节 本体的实在性
第六节 现象的实在性
第二章 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认识主体的建构
第一节 认识主体——知识的源泉
第二节 认识主体心智的结构和能力
第三节 认识主体心智的表象机能
第四节 认识主体心智的知性逻辑
第五节 认识主体的“行动-心智”二元构成
第六节 认识的社会向度
第三章 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知识的规范
第一节 知识的合法性
第二节 程式和专门化-学科
第三节 知识的语言逻辑
第四节 知识的逻辑-数学规范
第五节 知识的真理性
第六节 科学理论的结构
第七节 知识的功能:科学说明
第八节 知识作为信念
第四章 科学的生存论基础:发现的哲学
第一节 发现的生存论:存在和此在
第二节 发现的认识论:纯粹意识的意向体验
第三节 发现的认知理论
第四节 发现的社会向度:实践和生活世界
第五节 发现的逻辑向度
第六节 发现的释义学和修辞学
第七节 发现作为个人活动
第八节 发现的历史向度
上一章: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下一章:剑桥科学史:第四卷·18世纪科学

相关文章

理论与真理:基础科学中的哲学批判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基础 科学哲学新论:关于科学的理性思考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 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 追思科学:历史与哲学视域中的科学话语 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科学哲学的问题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