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自然科学>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

资料类别:自然科学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6-12 16:06:01



推荐标签: 中国 基础设施 发展 科普 报告

内容简介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聚焦“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针对其建设与发展情况、主要制约问题以及“十二五”的发展对策,推出了一批科普基础设施研究领域专业人士的最新研究成果。总报告详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期,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挑战日趋严峻,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建设理念落后、理论研究薄弱是导致科普基础设施面临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十一五”时期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总报告提出了要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发展科普基础设施,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普专业人才建设、大力发展虚拟科技馆等对策。专题研究报告分类别详细介绍了我国当今常见的科普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既分析了“十一五”时期的建设成就,也指出了“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根据“十一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给出了建议。同时,鉴于科技类博物馆的特殊地位,特分三类对其做细致深入专题研究;由于地学类博物馆“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特做专篇研究。案例部分,既收集了地区性“十一五”期间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案例,如上海市,同时也收集了“十一五”期间典型的科普场馆建设案例和运行策划案例,如广东科学中心、华南植物园。《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由任福君担任主编。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6~2010)Ⅱ 专题篇 2 科学技术馆发展报告(2006~2010) 3 自然类博物馆发展报告(2006~2010) 4 专业科技博物馆发展报告(2006~2010) 5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2006~2010) 6 基层科普设施发展报告(2006~2010) 7 科普传媒设施发展报告(2006~2010) 8 流动科普设施发展报告(2006~2010) 9 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报告(2006~2010)Ⅱ 案例篇 10 上海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6~2010) 11 广东科学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12 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品牌策划与例析
上一章:科学技术简史 [陈吉明编] 2013年版 下一章:《实验室认可领域分类》理解与应用指南(CNAS-AL06:2015)

相关文章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0)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2-2013) 中国科普资源报告(第1辑):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普资源调查报告 201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报:中国科普报告 201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报:中国科普报告 中国科普统计(2011年版)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崔民选主编] 2011年版 201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林伯强主编]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