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自然科学>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

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

资料类别:自然科学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6.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6-14 10:17:15



推荐标签: 研究 社会 习俗 信仰 人类学 地域 田野 立足

内容简介

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
出版时间:2008
内容简介
  《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的正文共由“信仰与人类学研究”、“信仰与社会”和“信仰与民俗”等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包括一篇致词,两篇理论综述性论文,分别从哲学、宗教学和人类学三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宗教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及意义进行了概括和评述。第二部分包括13篇论文及田野调查报告,主要从儒教、基督教、天主教及伊斯兰教等制度化宗教在不同地区及民族的信仰群体中发展、传播并发挥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了宗教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也包括13篇论文及田野调查报告,主要从不同地区及民族的生活习惯及文化传承变迁的现实出发,分析和讨论地方性宗教信仰体系的形成、形态及作用。
目录

信仰与人类学研究
在“田野中的宗教”研讨会上的致辞
宗教学的“人学”走向
儒家思想与社会延续: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人类学与儒学的对话
信仰与社会
儒威与仲威——青岩牌坊的宗教人类学透视
宗教音乐活动的展演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关于云南苗族基督教唱诗研究的视角思考之
宗教规范与行为选择——粤东天主教村落中地下六合彩的人类学考察
现在华北的民俗教派——真神教实态
城市基督教会及其文化差异性
广州“先贤古寺”——大北门外清真寺考
都市穆斯林社区的文化适应及认同
临潭县伊斯兰教派门宦的传播与发展调查——历史与现状的民族志考察
四川天主教“孤岛”现象的由来及研究价值
汉族的家庭结构与宗教传承
中国伊斯兰中的家族与门宦——灵明堂固原分堂的人类学研究
社会转型与农村精神重建——河南李村基督教堂的个案研究
一脉三弦与和而不同——甘宁青地区伊斯兰教“拱北”符号的人类学解读
信仰与民俗
凉山彝族嫫尼(女巫)现状调查
冲绳的姊妹神与火神信仰一
从宗教人类学视角谈回族的饮食禁忌
香港新界乡村建醮仪式中道教与民间神祗祭祀
空格人生活中的宗教现象
数术三论
藏族洁净观念的宗教社会原则与嬗变——以拉萨农民为中心的文化诠释
排瑶宗教礼仪“旺歌堂”研究
厦门湾里的请王送王仪式
社会变迁中的“民间道教”——以岭南地区道教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为中心
论历史上北方游牧民的山岳崇拜
四大门——中国北方的一种民俗宗教
当代民间庙宇的形态及其合法性——冼太庙的多形态考察
索引
上一章: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 下一章: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

相关文章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 以水利、民间信仰、族群为中心 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以水利、民间信仰、族群为中心 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 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 对一种实践的基本神学之研究 唐代社会的宗教与信仰 荣新江主编 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 洪门·青帮·袍哥-中国旧时民间黑社会习俗 人文与社会译丛 自由及其背叛: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