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医学医药>中医证候学(上册)2008年版

中医证候学(上册)2008年版

资料类别:医学医药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6.1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15 11:41:17



推荐标签: 中医 上册 年版

内容简介

中医证候学(上册)
出版时间:2008
内容简介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作者在自己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编成此书。该书从临床着眼,以病因为纲,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并以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相关病变归纳为21目,共得45类,295证(《中医证候学(上中下)》选用281证),共辖2344候(《中医证候学(上中下)》选用1870候 ),7000多方症,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冶疑难和抢救危重的病案。为今后论述系统化的证候模型——病候学,以
目录
中医证候学:上册
第一章 病证概论
第一节 证的含义
第二节 证的内容
第三节 证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证的结构
第五节 证的命名
第六节 证的分类
第七节 证的内涵和外延
第八节 证的传变
一、病位层次上的传变
二、病因之间的传变
三、邪正之间的演变
第九节 证的诊断
一、辨证求因
(一)风证
(二)寒证
(三)热(温)证
(四)暑证
(五)湿证
(六)燥证
(七)火(阳)证
(八)气证
(九)瘀证
(十)痰证
(十一)饮证
(十二)水证
(十三)食证
(十四)虫证
(十五)虚证
二、审因定位
(一)
上一章:问斋医案 [(清)蒋宝素] 下一章:重校医方汤头歌诀

相关文章

中医证候学(中册)2008年版 中医证候学(下册)2008年版 中医证候规范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洪业:清朝开国史 (上册)2008年版 GB/T 16751.2-2021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 GB/T 16751.2-2021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2部分:证候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客观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