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医学医药>中国医学大成(十)本草、医方分册

中国医学大成(十)本草、医方分册

资料类别:医学医药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8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15 14:38:19



推荐标签: 本草 分册 大成 中国医学 中国医学 医方

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大成(十)本草、医方分册
 《神农本草经》提要《本草经》三卷,传为神农所作,故曰《神农本草经》。但《汉书·艺文志》不录。考《汉书》平帝纪则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沼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始见本草之名。或曰:上古未有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渐多,张华辈始就古学,附以新说,编述成书,由是本草乃见于经录。寇宗爽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所作。《淮南子》虽言神农尝本草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本草之名,实自黄帝始。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鸟兽虫鱼,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能轻身益气者;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书为魏吴普增辑,再由孙星衍等博采《名医别录》、《太平御览》及经史诸子百家而辑述之。关于药物学说,虽已完备,其所引据,于性味功用,实无所发明。盖孙氏非知医者,亦无足怪,其于名物形状,罗列富有,惟莫辨是非。如水萍与藻菽并列,柳华和柽杞同种,均有未合。兹备录各家考证,以待来哲之攻究。今所以舍顾本而从孙刊者,取其征引之丰富耳。至于名家之是非,功用之变化,在善读者之自得之矣。片断: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华,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磷石,生山谷。《名医》曰:生太山,齐卢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此录《名医》说者,即是仲景元化,及普所说,但后人合之,无从别耳,亦以补普书不备也)。案《列仙传》云:方回,炼食云母。《抱朴子》仙药篇云: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晶晶纯白名磷石,可以四时长服之也。李善文选注:引异物志,云母一名云精,人地万岁不朽,说文无磷字。《玉篇》云:磷薄也,云母之别名。玉泉味甘平。主五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御览》引耐字多作能,古通),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御览》引作玉浓,《初学记》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御览》又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则杜疑当作桃),生山谷。吴普曰:玉泉,一名玉屑,神农岐柏雷公,甘;李氏,平。畏冬华,恶青竹(《御览》),白玉杜如白头公(同上,事类赋引云,白玉体如白首翁)。案《周礼》玉府:王斋,则供食玉。郑云: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郑司农云:王斋,当食玉屑。《抱朴子》仙药篇云: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消之为炲,亦可饵以为丸,亦可烧以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阗国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阳徐善亭部界界中玉,及日南,卢容水中玉,亦佳。石钟乳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御览》引云,一名留公乳,大观本作一名公乳,黑字)。生山谷。吴普曰:钟乳,一名虚中,神农辛,桐君黄帝医和甘,扁鹊甘无毒(《御览》引去李氏,大寒)。生山谷。(《御览》引云,太山山谷)。阴处岸下,溜汁成(《御览》引作溜汁所成聚),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凡《吴普本草》,掌禹锡所引者不复注,惟注其出《御览》诸书者)。名医曰:一名公乳,一名芦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及太山,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石钟乳出武都,黄白者善(凡引计然,多出《艺文类聚》,文选注,《御览》及《大观本草》)。《列仙传》云:卬疏,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钟当为潼,说《云乳汁》也,钟假音字。涅石(旧作矾石,据郭璞注,《山海经》引作涅石)味酸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生山谷。吴普曰:矾石一名羽涅,一名羽泽,神农岐伯酸,扁鹊咸,雷公酸,无毒,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采无时,岐伯,久服伤人骨(《御览》)。《名医》曰:一名羽泽,生河西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案:《说文》无矾字,《玉篇》云:矾石也,涅,矾石也。《西山经》云:女床之山,其阴多涅石。郭璞云即矾石也,楚人名为涅石,秦名为羽涅也,《本草经》亦名曰涅石也,范子计然云:矾石出武都。《淮南子》俶真训云:以涅染缁。高诱云:涅,矾石也,旧,涅石作矾石,羽涅作羽涅非。消石味苦寒。主五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吴普曰:消石,神农苦,扁鹊甘(丹出掌禹锡所引,亦见《御览》者,不箸所出)。《名医》曰:一名芒硝,生益州,及五都,陇西,西羌,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硝石出陇道,据名医,一名芒硝,又别出芒消条,非;北山经云:京山,其阴处有元石肃,疑石肃,即硝异文。朴消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生山谷。吴普曰:朴硝石,神农岐伯雷公无毒,生益州,或山阴,入土,千岁不变,炼之不成,不可服(《御览》)《名医》曰:一名消石朴,生益州,有盐水之阳,采无时。案:《说文》云:朴,木皮也,此盖消石外裹如玉璞耳,旧作硝,俗字。滑石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生山谷。《名医》曰: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脱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及太山之阴,或掖北,白山山,或卷山,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滑石,白滑者善;南越志云:膋城县出膋石,即滑石也。石胆味酸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御览》引作合成)。一名毕石,生山谷。吴普曰:石胆神农酸,小寒;李氏,小寒;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御览》引云,一名黑石,一名铜勒,生羌道或名青山,二月瘐子辛丑采)。《名医》曰:一名黑石,一名棋石,一名铜勒,生羌道,羌里,句青山,二月瘐子辛丑日采。案范子计然云:石胆出陇西羌道;陶宏景云:《仙经》一名立制石,《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孜,置石胆丹沙,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图经》曰:故翰林学士杨亿尝笔记直史馆杨嵎,有疡生于颊,人语之,依郑法合烧,药成。注之疮中,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空青味甘寒。生眚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久服,轻身延年不老。能化铜铁铅锡作金。生山谷。吴普曰:空青,神农甘,一经酸,久服,有神仙玉女来时,使人志高(《御览》)。《名医》曰:生益州及越巂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亦无时。案《西山经》云:皇人之山,其下多青;郭璞云:空青曾青之属;范子计然云:空青出巴郡;司马相如赋云丹青。张揖云:青,青雘也;颜师古云:青雘,今之丹青也。本书前言前言曹炳章(1877~1956),字赤电,近代浙江鄞县曹妙乡人,商人曹显卿之子。炳章幼承庭训,学习经商,拜师于绍兴方晓安门下。时年尚少,即志在医,料理业务之余,则诵读医经,禁膏继晷,孜孜不倦。其师见其可造,赠以《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自此,益刻苦自角,晨夕研求,历七载而妙悟医理,声誉鹊起。年二十余,应聘任春成及致大药栈经理,兼行医。此时,财力稍裕,则广收医药孤本秘籍,揣摩研读,学术益精。光绪癸卯(1903)年,浙江名医何廉臣,创办《绍兴医药月报》,邀请炳章任编辑,遂得以问业于何氏,并钻研叶、薛、吴、王四家温暑治法,医道乃大行。先后应诊于同善、同义药局,并创办“和剂药局”,日治近百人,皆应手奏效,危险大症,无不药到病除,名望日隆,病家争先延致。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成立,炳章出任绍兴分会评议,首倡改良药品,并创办医药卫生报,订正丸散方及炮制药物法,以身作则,旨在振兴中医,造福病家。1920年废止中医事起,炳章被公举为绍兴医药学会会长,与裘吉生等代表中医界赴南京请愿,并组织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在此期间,他面对海禁开放,西学东渐,中医衰落之情状,应大东书局之请,奋而约集名医,遍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抄本,进行整理,共同批校圈注,补阙正谬。历三十年,于万种古籍中,精选出365种,编成巨帙,名曰《中国医学大成》。炳章不仅汇编此书,其自著医书亦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刊行外,尚有22种未梓,其手稿仍存。炳章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为中医古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原书共计365种,分13类,曰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以及痘疹、推拿、疑难杂症等。每书均写有提要,以明此书之来历、内容之要点;每一类之中均按年代先后次序排列,以便考证。可惜此书刊行未半,日本人侵入,印刷被迫中断,仅有136种问世。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均将曹氏所刊之书影印出版。之后,岳麓书社又将曹氏已列书目而未刊的医书,稍作调整增补,作“续编”影印刊行,完成了曹氏未完成的大业。《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整理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秘籍。是书搜求博采秦汉至清末的海内孤本、珍本、抄本,殆有万余种,约集名医,精校圈点,厘订精选365种。其所选之书,皆医籍中之精华,如医经类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本草类有《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雷公炮制药性解》等;伤寒金匮类有《伤寒贯珠集》、《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温病类有《温热逢源》、《瘟疫论》等;通治类有《医学心悟》、《周慎斋医书》、《医学源流论》等;医案医话类有《柳州医话》、《吴鞠通医案》等;此外尚有临床各科、生理、病理、诊断等重要书籍。其次,系统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曹氏将其所选医籍分为13类,每一类之中则按朝代先后为序,每一种书之前有提要,简介全书要点,这样,尽管全书博大,但条理清晰、系统连贯,阅一书则遍览历代医论,窥一类则尽知各家学说,中医精论全在此书之中。再次,普及推广了中医学术理论。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使整个中医界振奋起来,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对提高整体中医素质,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而言,此书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治医者,非博览存书,无以阐明医术,医术不精,何谈着手成春?然秦汉至今,医书逾万,即使毕生考校,犹恐不能,况且一般人所购医书,版本不良,校勘不精,错误百出,怎能精通医理?此书一出,实为业医之准绳,医门之法律,而被称为“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即使现在也同样如此!鉴于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重新对此书(仅限于曹炳章厘定刊行的136种)进行点校整理出版,以满足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需要。此次整理,在尽量维护原书风格的同时,进行了必要地调整,以方便当今读者阅读,几点原则,简述如下:1.全书以现代简化字,标点符号横排:2.由于版式的变更,原方位词“左”、“右”一律径改为“下”、“上”;3.出于今人的用字习惯,原书“已上”、“已下”一律径改为“以上”、“以下”,量词“钟”径改为“盅”;4.中药名称除将“黄耆”径改为“黄芪”外,一律不作改动;5.凡属书名,一律加书名号,不出注;6.如明显系由刊刻,抄写等所致的错误,则径予改正。如“灸甘草”改为“炙甘草”等等;7.原书眉批内容,移于相应章节中,前加“眉批”二字,不出注。限于我们的整理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整理者1997年6月
上一章: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 难经白话精解 下一章:中国医学大成(五)内科杂病分册

相关文章

中国医学大成 49 刘涓子鬼遗方.医方考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8 本草从新 [清]吴仪洛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5 本草蒙筌 [明]陈嘉谟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5 增订本草汇纂 [清]屠道和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8 得配本草 [清]施雯 严洁 洪炜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14 绛雪园古方选注 得宜本草 [清]王子接 中国医学大成(四)温病分册 中国医学大成(一)内经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