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能源>基于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

基于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

资料类别:能源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9.8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9 14:36:08



推荐标签: 结构 太阳能电池 研究 新型 基于 基于

内容简介

基于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
作者:祝俊,朱漪云 著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随着薄膜技术的进步和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薄膜技术、微纳制造技术与硅基太阳能电池技术结合,形成了新型微纳结构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
  近年来,氢化纳米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备受瞩目,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可实现带隙大小调节,从而调控有效利用光谱的响应范围。《基于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提出利用纳米晶硅薄膜设计微纳减反结构,并对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的硅基太阳能电池进行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电池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1.1.1 能源短缺的现实危机
1.1.2 太阳能利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1.1.3 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1.1.4 国内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2 硅基太阳能电池分类及研究现状
1.2.1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1.2.2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1.3 当前硅基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3.1 当前硅基太阳能电池存在的问题
1.3.2 硅基太阳能电池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4 当前硅基电池减反结构现状
1.4.1 高效单晶硅电池减反结构
1.4.2 高效多晶硅电池减反结构
1.4.3 本书研究的新型微纳减反结构
1.5 本书研究内容和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及仿真软件
2.1 实验室研究设备、薄膜的相关表征技术
2.1.1 拉曼测试与分析原理
2.1.2 X射线衍射(XRD)测试晶粒尺寸
2.1.3 原子力显微镜
2.1.4 四探针电阻测试仪
2.1.5 紫外-可见光光谱
2.1.6 薄膜的光暗电导率
2.1.7 OES谱(等离子体光谱
2.2 仿真软件介绍
2.2.1 AMPS-1D仿真软件
2.2.2 OptiFDTD仿真软件

第3章 纳米硅薄膜的制备
3.1 纳米薄膜制备的方法
3.1.1 物理气相沉积法
3.1.2 化学气相沉积法
3.2 纳米硅薄膜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3.2.1 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薄膜
3.2.2 纳米硅薄膜生长机理分析
3.2.3 纳米硅薄膜生长模型简述
3.3 生长工艺条件对制备纳米硅薄膜的影响
3.3.1 硅烷浓度对纳米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3.3.2 反应室压强对纳米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3.3.3 射频功率对纳米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3.3.4 衬底温度对纳米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3.4 纳米硅薄膜掺杂工艺的研究
3.4.1 纳米硅薄膜掺硼工艺的研究
3.4.2 纳米硅薄膜掺磷工艺
3.5 纳米硅薄膜光学性能的研究
3.6 纳米硅薄膜工艺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
3.6.1 AMPS-1D仿真软件的主要物理模型
3.6.2 渐变带隙薄膜电池结构参数的优化
3.6.3 电池其他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第4章 硅纳米线微纳减反结构设计、仿真与制备
4.1 微纳减反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4.2 硅纳米线微纳减反射结构模型设计与仿真
4.2.1 硅纳米线减反射结构的几何模型
4.2.2 硅纳米线微纳减反射结构的仿真
4.3 硅纳米孔微纳减反射结构模型与仿真
4.4 微纳减反结构硅纳米线的制备
4.4.1 体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4.4.2 体硅纳米线的制备
4.4.3 薄膜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4.4.4 薄膜硅纳米线的制备

第5章 石墨烯复合薄膜微纳减反结构及电极的研究
5.1 石墨烯
5.1.1 石墨烯简介
5.1.2 石墨烯的特性
5.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5.2.1 石墨层间插层法
5.2.2 微机械剥离法
5.2.3 处延生长法
5.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5.2.5 胶体溶液法
5.3 制备石墨烯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5.3.1 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5.3.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样品的表征
5.4 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5.4.1 试剂和仪器
5.4.2 样品的制备
5.4.3 测试与表征
5.4.4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两种新型微纳减反结构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6.1 硅纳米线微纳减反结构太阳能电池
6.1.1 结构设计
6.1.2 硅纳米线微纳减反结构电池的制备
6.1.3 性能仿真测试
6.2 基于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纳米硅基渐变带隙太阳能电池
6.2.1 结构设计
6.2.2 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纳米硅基渐变带隙电池的制备
6.2.3 纳米硅薄膜本征层性能表征以及电池性能测试
6.2.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章: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新能源系列 下一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材料

相关文章

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物理与器件 新型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基于机械:化学方法的微纳制造技术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智能电力调功器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研究 新型钢结构小高层住宅抗震性能研究 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研究:基于兵地和谐理念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