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生态公民 [徐梓淇 著] 2014年版

生态公民 [徐梓淇 著] 2014年版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4 16:45:06



推荐标签: 生态 年版 公民

内容简介

生态公民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尽管存在文化的多元与差异,但生态文明作为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梦想”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高度,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准则。在这个背景下,引介并研究生态公民理论,特别是阐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价值,无疑具有一定时代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容易引发公众的共鸣,获得理论迈向实践的可行性。《生态公民》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生态公民的专著,将生态公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为重点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民通过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充当实践主体;带头遵守执行环境法规与制度,充当权利主体;凝聚生态美德,发挥道德主体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生态公民的理论与特征
第一节 从公民到生态公民的发展演变
一、归属与参与相结合的古典公民身份理论
二、从德性到法治的近代公民身份理论
三、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三位一体的现代公民身份理论
四、当代生态及多元的公民身份理论
第二节 生态公民理沦的三种流派
一、共和主义生态公民
二、自由主义生态公民
三、世界主义生态公民
第三节 生态公民的内涵及特征
一、世界主义意识
二、非契约性义务意识
三、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统一
四、践行环境美德
第四节 生态公民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二、深生态学思想
三、公民身份理论
第二章 引介生态公民理论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生态公民理论评判
一、全球意识:生态公民的应有之义
二、新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三、自在与自为的统一
四、正义:政治与伦理德性的统一
第二节 生态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助推绿色观念的重构
二、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
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第三节 生态公民理论的“中国化”拓展
一、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并重
二、经济、政治、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协同
三、内含生态公民意蕴的公民社会建设
四、当前阶段与未来目标的统一
第三章 生态公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生态公民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耦合
一、人类历史演进与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然
二、内设公平正义基本属性
三、整体、多样与可持续性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
二、行使生态公民权利的主体
三、生态美德为核心的道德主体
……
第四章 生态公民的培育内容
第五章 我国生态公民培育的对策与途径

上一章:人工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章:生态工程的生态效应研究

相关文章

生态德国 [彼得·程 著] 2014年版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 [王舒 著] 2014年版 反恐防暴公民手册 [靳高风 主编] 2014年版 为什么我们不需要核电 台湾的核四真相与核电归零指南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著 苏鹏元整理撰稿] 2013年版 以生态为导向的河流景观规划研究 [付飞 著] 2014年 生态新论 [姜春云 著] 2013年版 生态文明论 [秦书生 著] 2013年版 走向公民建筑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