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1.7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4 18:15:16



推荐标签: 地球化学 湿地 生物 生态系统 过程 过程

内容简介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系统地研究了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各生源要素的生物累积,非生物环境因子影响,碳、氮、硫、磷的释放特征,非生物环境因子与各生源要素的耦合关系,以及生物库、大气库、土壤库和水环境中生源要素的平衡状况等方面,系统地揭示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碳、氮、硫、磷的循环模式。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野外现场模拟试验方法,集成创新了多种采样方法、观测方法、生物过程控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等野外试验技术,所获数据均为第一手观测数据,更接近自然实际,其结果更具代表性和指导性。《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供地理科学、湿地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学、资源科学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与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湿地系统碳、氮、硫、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现状综述
一、湿地中的碳、氮、硫、磷与全球变化
二、湿地碳、氮、硫、磷的自然生态平衡
三、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碳、氮、硫、磷的影响
四、当前湿地科学领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江平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分布范围
第二节 气候特征
一、太阳辐射量
二、气温
三、降水
四、日照时数
五、风
六、主要气候灾害
第三节 水环境
一、地表水资源特征
二、地下水环境
第四节 湿地土壤环境
一、土壤理化性质
二、湿地开垦前后土壤养分变化
三、主要湿地的土壤质量变化趋势
第五节 湿地生物环境
一、沼泽植被
二、水生生物
三、湿地野生动物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区域开发概况
二、农业开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湿地水文过程及其水环境中碳、氮、硫、磷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典型沼泽湿地水文过程
一、降水
二、蒸散发
三、沼泽湿地植被蒸腾
四、沼泽湿地水面蒸发
五、沼泽湿地凝结水过程
六、沼泽湿地地下水过程分析
七、典型沼泽湿地水平衡研究
八、沼泽湿地水位/水量模拟
第二节 湿地水环境中碳、氮、磷的时空分布
一、沼泽湿地水体中碳、氮、磷的分布变化
二、河流水体中碳、氮、磷分布变化
第三节 沼泽湿地水环境中氮、硫、磷的输入途径
一、沼泽湿地氮沉降
二、沼泽湿地磷沉降
三、沼泽湿地硫沉降
第四节 沼泽湿地水环境中氮、磷的输出途径
一、沼泽湿地对氮的净化吸收
二、沼泽湿地对磷的净化吸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湿地土壤中碳、氮、硫、磷的时空分布与累积过程
第五章 湿地土壤碳、氮、硫、磷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 湿地植物中碳、氮、硫、磷的累积过程
第七章 湿地土壤-植物系统中碳、氮、硫、磷的释放过程
第八章 人类活动对湿地系统碳、氮、硫、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第九章 湿地环境中碳、氮、硫、磷的循环模式
第十章 湿地环境中碳、氮、硫、磷的源与汇转换的趋势预测
第十一章 湿地环境氮、硫、磷浓度变化的生态效应
第十二章 湿地生态与环境的风险管理
上一章:生态保育的民主试验:阿拉善行记 下一章: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

相关文章

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环渤海湿地盐地碱蓬对碳、氮、磷吸收通量的研究 DB33/T 2329-2021 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规范 氮硫互作对大葱氮、磷、钾、硫吸收分配特性的影响 典型湿地系统格局演变与水生态过程: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DZ/T 0253.5-2022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5部分:钡、钙、铜、铁、钾、镁、锰、钠、镍、磷、硫、锶和锌含量的测定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DB32/T 3595-2019 石墨烯材料碳、氢、氮、硫、氧含量的测 定元素分析仪法 生态学研究:广西湿地与湿地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