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我国低碳发展空间格局研究

我国低碳发展空间格局研究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5.4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5 15:59:55



推荐标签: 低碳 研究 格局 我国

内容简介

我国低碳发展空间格局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我国低碳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又受制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资源禀赋、贸易结果和技术水平等。优化低碳发展空间格局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缩减城乡差异、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毖然选择。空间格局包括区域、城市和乡村等多个层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二者的关系都处在不同阶段,西部地区基于区域学习、中部地区基于区域合作、东部地区基于区域创新的低碳发展机制有利于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低碳化均衡发展。城市群发展的表现规律就是空间关联过程,城市群低碳创新节点及其布局关系主要包括产业层面的低碳技术创新空间联系、区域层面的低碳知识创新、跨区域层面的低碳文化创新与联系三个方面。低碳城市建设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制度、经济、文化、历史、价值现状,其根本目的是要形成一种互利互惠,多样性高、适应性强、可持续的生态功能体。低碳乡村建设前景乐观,克服乡村“高碳性”发展困境,需要从完善法制政策、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作出努力。
目录
第1章 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践
1.1 低碳发展的内涵
1.2 低碳发展的实践
第2章 我国低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国家低碳发展战略
2.2 我国低碳发展的SWOT分析
2.3 试点地区和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
第3章 空间格局的内涵与研究进展
3.1 空间格局的内涵
3.2 空间格局的研究进展
第4章 区域低碳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4.1 我国区域资源禀赋特征
4.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4.3 我国区域节能减排目标
4.4 我国区域低碳发展空间分析
第5章 城市群低碳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5.1 城市群内涵界定及我国典型城市群概况
5.2 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理论
5.3 城市群低碳发展空间布局路径
第6章 城市低碳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6.1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6.2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
6.3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第7章 乡村低碳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7.1 概况
7.2 乡村能源消费
7.3 乡村低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

相关文章

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 北京市社科院社科书系 2020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可达性研究:以江苏省为案例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江河连通 构建我国水资源调配新格局 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 绿洲城市化景观格局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基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实证研究 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