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研究

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研究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6.6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6 17:06:31



推荐标签: 控制 水污染 流域 研究 综合 太湖 综合

内容简介

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太湖流域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研究》基于详尽的太湖流域自然环境(农耕状况、入湖河流、湖荡湿地、涵养林等)、社会现状(流域人口经济、工业污染源等)等数据,全面详细分析了流域环境现状问题,并对流域污染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找出现阶段流域污染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污染物质,制定了从流域整体出发,遵循"系统控源为主-清水产流流域生态圈修复-湖泊水体生境改善-太湖生态安全保障"的总体思路,遏制太湖富营养化状况恶化趋势,并在中长期内逐步改善,使太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趋于好转,流域社会经济优化协调发展,污染负荷大幅削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趋好,水华发生面积明显减少,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及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目录
序言前言第1章 国内外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与趋势1.1世界湖泊面临的六大环境问题1.2世界各国的湖泊水环境治理1.3我国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与发展
第2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与生态特征2.1太湖及其流域环境分析2.2流域湖体与生态圈层特征2.3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
第3章 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现状及污染源排放量特征解析3.1流域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诊断3.2流域污染源结构及区域特征解析
第4章 太湖流域“一湖四圈”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总体理念4.1太湖流域“一湖四圈”生态环境问题诊断4.2“一湖四圈”综合治理理念及综合控制技术体系4.3流域综合控制分区4.4控制方案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4.5流域控源重点区域与方向4.6流域“一湖四圈”生态修复重点区域4.7综合控制方案指标体系4.8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的时间表及路线图
第5章 太湖流域复合模型构建及污染物入河一入湖量全过程解析5.1太湖河网区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5.2污染物入河一人湖量全过程计算分析5.3太湖流域污染源排放量、入河量及入湖量汇总
第6章 太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6.1太湖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6.2太湖水环境数学模型构建6.3湖体水环境功能分区6.4设计水文条件选取6.5水质降解系数求取6.6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7章 太湖流域陆域-水域复合模型构建及总量分配技术体系7.1太湖流域陆域一水域复合模型构建7.2太湖人湖污染物溯源研究7.3内源污染负荷研究7.4太湖氮磷营养盐大气湿沉降特征及入湖贡献率研究7.5太湖入湖污染物通量及物质平衡7.6总量分配技术体系及方案
第8章 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8.1基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8.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8.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8.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8.5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第9章 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方案9.1工业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9.2城镇生活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9.3农村生活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9.4养殖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9.5种植业污染源削减与控制方案
第10章 流域“一湖四圈”修复与保护方案10.1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指标体系10.2流域水源涵养林修复与保护方案10.3流域湖荡湿地修复与保护方案lO.4流域河网修复与保护方案10.5湖滨缓冲带修复与构建方案10.6太湖蓝藻水华控制方案10.7湖体生境中长期修复方案
第11章 流域综合管理方案11.1湖泊流域综合管理(ILBM)体系构建11.2太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大方向、大思路与大格局11.3太湖流域污染源监管方案11.4太湖流域“一湖四圈”生态环境监控方案11.5流域全民参与的环保事业推进方案第12章 控源实施方案的可达性分析12.1太湖总量控制的可达性分析12.2太湖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12.3投资估算12.4工程规划12.5资金筹措机制12.6方案实施条件与保障措施参考文献

上一章: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实践 下一章: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

相关文章

太湖流域重污染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及综合示范 汤逊湖流域纳污能力模拟与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 云贵高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二):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水生态过程与面源污染控制 天然沸石吸咐:生物再生技术及其在滇池流域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试验与机理研究 DB32/T 3793-2020 太湖流域果园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太湖污染底泥生态疏浚规划研究 从地方分治到参与共治: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