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研究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研究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2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8 13:59:29



推荐标签: 环境 研究 评价 战略 影响 制度创新 影响

内容简介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研究
作者:孙佑海,唐忠辉,薄晓波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研究》对国民经济规划环评和法规环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问题作了探索,国民经济规划环评和法规环评都是重大而复杂的政策、法律问题,本书的研究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开始。本书观点可以为我国开展国民经济规划和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从而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在国民经济规划和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规划和法规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录
导论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二、对我国30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认识
三、环评制度缺陷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战略环评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篇:国民经济观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绪论
一、研究内容概况
二、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章 开展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必要性
一、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问题
三、国民经济规划实施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四、开展国民经济规划环评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开展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可行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障
二、有力的政策组织保障
三、重要的法制建设基础
四、必要的技术力量依托
五、广泛的公众参与支持
六、宝贵的地方试点实践
七、有关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三章 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实施机制
一、准确把握切入时机
二、合理确定评价主体
三、评价范围和评价技术
四、评价程序
五、公众参与
六、不同模式的比较
七、实施机制的法律化
第四章 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关联机制
一、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二、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三、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四、与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五、与地方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关系
六、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七、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环评的关系
第五章 国民经济规划环评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一、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消极影响
二、国民经济规划环评面临的困难挑战
三、开展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对策建议
四、结语
下篇: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绪论
一、主要内容概况
二、基本概念说明
第一章 开展法规环评的必要性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二、应对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
三、避免立法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
四、完善环评制度的内在要求
五、促进立法完善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开展法规环评的可行性
一、国外法规环评及其启示
二、我国开展法规环评的有利条件
三、我国开展法规环评的不利因素及其克服
第三章 法规环评的实施机制
一、法规范围的确定
二、评价程序
三、审查程序
四、审议程序:
五、跟踪评价程序
六、不同模式比较
七、进一步的说明
第四章 法规环评的制度保障
一、修改《环境保护法》
二、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
三、修改《立法法》
四、完善配套立法
五、结论
附录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摘录)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摘录)
附录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摘录)
附录4:《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
附录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摘录)
附录6:《宁波市深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摘录)
附录7:《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摘录)
附录8:欧盟第2001/42/EC号指令
附录9: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摘录)
附录10: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若干回顾
后记

上一章: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下一章:区域环境保护思考与探索

相关文章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创新研究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材料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与实施 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 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