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金属工艺>铸造原理 第二版

铸造原理 第二版

资料类别:金属工艺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2-04 16:17:38



推荐标签: 铸造 原理 第二

内容简介

铸造原理 第二版 铸造原理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铸造原理(第二版)》以双层氧化膜为主线,叙述了液体损伤、氧化膜形成机制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从全新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双层氧化膜卷入是气孔、疏松、热裂等缺陷形成的根源,这为铸造工作者认识铸造过程中缺陷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铝合金铸件、铸钢件和铸铁件的缩孔、疏松、夹杂、偏析、裂纹等缺陷和微观组织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铸造经验,从优化浇注系统设计出发,提出了控制金属液湍流及充型流速从而抑制氧化膜卷入的措施。《铸造原理(第二版)》是一本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著作,适合从事铸造和冶金工作的工程师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金属液
1.1 金属液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1.2 气体在金属液中的传输
1.3 表面膜的形成
第2章 卷入
2.1 卷人性缺陷
2.2 卷入过程
2.3 卷起和展开过程
2.4 卷入膜的钝化作用
2.5 可溶性的瞬态膜
2.6 卷出过程
2.7 双层氧化膜的证据
2.8 双层膜的重要性
第3章 流动
3.1 表面膜对充型过程的影响
3.2 卷入膜对充型过程的影响
3.3 流动性(最大流动长度)
3.4 连续流动性
3.5 符号表
第4章 铸型
4.1 惰性铸型
4.2 聚合物铸型
4.3 铸型内部气体
4.4 铸型表面反应
4.5 金属表面反应
第5章 凝固组织
5.1 传热
5.2 基体组织演变
5.3 偏析
5.4 铝合金
5.5 铸铁
5.6 钢
第6章 气孔
6.1 气孔形核
6.2 皮下气孔
6.3 气孔生长
6.4 侵入性气孔
第7章 凝固收缩
7.1 一般收缩行为
7.2 凝固收缩
7.3 补缩判据
7.4 补缩——五种机制
7.5 疏松的起源
7.6 缩孔的生长
7.7 疏松的最终形态
第8章 线收缩
8.1 均匀收缩
8.2 非均匀收缩(扭曲)
8.3 热裂
8.4 冷裂
8.5 残余应力
第9章 铸件的组织、缺陷和性能
9.1 晶粒尺寸
9.2 枝晶臂间距
9.3 密实性缺陷
9.4 平面缺陷
9.5 缺陷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9.6 失效统计
第10章 铸件后处理
10.1 浸渗
10.2 热等静压
10.3 塑性加工(锻造、轧制、挤压)
10.4 机械加工
10.5 喷涂
第11章 环境的影响
11.1 内部氧化
11.2 腐蚀
参考文献
英汉词汇对照

上一章:金属加工润滑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下一章:铸造过程模拟仿真及工艺设计

相关文章

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 第二版 铸造实用技术问答 第二版 铸造质量检验手册 第二版 铸造造型材料实用手册 (第二版) 铸造质量控制应用技术 第二版 熔模精密铸造技术问答 第二版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 第二版 呋喃树脂砂铸造生产及应用实例 第二版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