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

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7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07 17:21:59



推荐标签: 建筑 论文集 保护 历史 第二届 可持续发展 遗产 国际会议 遗产

内容简介

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为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用书。该会议由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与天津大学共同组织召开,会议时间暂定为2010年9月20日。书中收录了与会者自愿投稿的有关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或者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论文,论文摘要为中英文对照,论文正文为中文。
目录

理论研究
建筑遗产的经济分析: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如何将拆除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历史城市肌理保护与复兴的新概念和实践
天津英租界:历史诠释和可持续保护问题
古代高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城市的什么?城市环境文化资源的评价手法的建构及其循环模式
人本·活化·延续——保存历史建筑的三层意义
形态、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19世纪英国历史工业区的复兴与保护
尊重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概念框架,实例分析与未来方向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之居住建筑概述
天津近代公共建筑的风貌特色评析
既有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及利用研究
贵州小都江堰——安顺鲍屯水利
乡土建筑保护模式探讨
从中国历史城市/街区的困境看城市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沈阳方城保护与千步廊建设
城市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天津租界五大道历史建筑的演变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文化特征及保护应用
济南古城风貌探索的艰辛历程
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到《田野新考察报告》——兼议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播之路
风雨街上过,岁月楼中存——浅议天津五大道地区的空间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中“真实性”与“原真性”的用语
开埠城市空间生态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天津为例
基于公共空间重构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以天津五大道民园体育场地段为例
解读天津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的建筑风格
静思的回归——巴黎橘园博物馆的变迁
从百年华族排屋到谦逊实地学校:记马六甲陈祯禄路54—56号的修复工程
清水河地区军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运行机制
技术操作
集思广益
上一章:建筑工程测量 [熊跃华,李国太,杨乔主编] 2011年版 下一章:汉堡德亚洲建筑散步

相关文章

不同进程,共同遗产 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论文集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1年中国第二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 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论文集 在历史中重构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理论与实践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同济城乡建筑遗产学科领域研究与教育探索 2010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2年中国第三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 2013年中国第四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