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990.0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06 16:31:56



推荐标签: 居住区 方法 理论 城镇 整体 营造 住区 宜居 城镇 整体 住区

内容简介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作 者: 王彦辉 等著 刘大威 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在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及深刻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背景下城镇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国外城市及住区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居住空间科学、全面的系统认识观,并提出“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念;进而,《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从宜居住区的物质空间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层面对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融贯研究;最后总结概括出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策略,以期对我国今后的城镇住区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具有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设计指导。《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适合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当前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1.1 郊区蔓延式住区建设
1.1.2 旧城住房建设与更新
1.2 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的综合背景
1.2.1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
1.2.2 社会结构体制的转型
1.2.3 住区营造机制的不完善
1.2.4 “盲目求新”的社会思潮
1.2.5 规划设计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局限
1.3 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外住区理论与实践发展及其启示
2.1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理想主义时期
2.1.1 空想社会主义与新协和村
2.1.2 田园城市
2.2 1920到1960年代——现代主义时期
2.2.1 集中主义规划思想——光明城市与雅典宪章
2.2.2 分散主义规划思想
2.3 1960到1980年代——人文主义再次兴起
2.3.1 挖掘城市空间多重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兴起
2.3.2 多元化参与及社区运动的新发展
2.4 1980年代至今——多元化探索
2.4.1 新城市主义
2.4.2 精明增长理论
2.4.3 可持续住区理念与实践
2.4.4 亚洲国家与地区的探索
2.4.5 生态住区评价标准
2.5 小结
3 宜居城市与宜居住区整体营造
3.1 宜居城市理念及其内涵
3.1.1 宜居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3.1.2 宜居城市的内涵
3.1.3 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
3.2 宜居住区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3.2.1 建设宜居城市应从宜居住区开始
3.2.2 居住空间再认识与宜居住区
3.2.3 宜居住区的系统特征
3.3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
3.3.1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内涵
3.3.2 中国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研究的内容界定
上一章:钢结构工程施工·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 下一章:冻土力学 [马巍,王大雁 著] 2014年

相关文章

低能耗宜居建筑营造理论与实践 2017全国建筑热工与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 宜居城市评价与规划理论方法研究 宜居环境整体建筑学构架研究1 小城镇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小城镇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指南 小城镇与住区道路交通景观规划 瑰丽家园巧营造:住区规划 现代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