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城市空间转型:从单中心到多极多中心

城市空间转型:从单中心到多极多中心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705.6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3:19



推荐标签: 城市 空间 中心 转型 多极

内容简介

城市空间转型:从单中心到多极多中心
作者:邓智团,廖邦固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梦与上海新发展研究丛书之一种。中国梦代表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沪考察时强调的,坚持科学发展,用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作出示范、走在前列。为此,上海社科院组织本市社科界开展系列课题研究。本丛书即为相关研究成果体现。
目录
总序/1
引言“中国梦”与上海城市空间转型/1
第一章 “中国梦”城市篇实践的先行者/1
第一节 变化的世界与发展的挑战/2
一、世界经济发展困局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2
二、科技创新与创新经济/5
三、气候变暖与绿色经济/7
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大都市区/10
第二节 科学发展与“中国梦”城市篇的实践者/12
一、从“科学发展”到“中国梦”/12
二、转变发展方式与产业升级/14
三、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发展与创新国家建设/18
四、区域规划的国家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19
第三节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与上海城市的空间响应/20
一、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协同/20
二、产业升级与城市综合功能提升/23
三、城市形态建设与城镇体系优化/25
四、面向长三角引领区域联动发展/28
五、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上海城市空间/31
第四节 本书基本观点与主要内容/32
一、概念界定/33
二、主要内容/35
三、核心观点/36
四、结构安排/38
第二章 上海城市发展与空间转型总体回顾/40
第一节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总体历程/41
一、解放前上海的城市空间/41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949-1978)/42
三、改革开放到浦东开发开放(1979-1993)/43
四、浦东开发开放到21世纪初(1994-年至今)/45
第二节 近几年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路径/46
一、推动区划调整/47
二、重点区域建设/51
三、推行新城建设/56
第三节 影响近期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举措/57
一、国家或市级规划与政策/57
二、专项规划与行业规划/58
三、重点区域规划与政策/60
第三章 重点新城建设与城镇空间体系重塑/n2
第一节 上海城镇空间体系结构战略的演进/63
一、“多轴、多层、多核”市域空间格局初步确立/63
二、“1966"城镇体系结构与国际大都市的大体系/64
三、“十二五”四个功能区划与重点新城建设/66
第二节 上海新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69
一、上海新城建设的总体状况/69
二、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中存在的功能完善问题/75
第三节 郊区新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77
一、组织领导与统筹不协调/77
二、运行管理的体制安排不畅/78
三、“事权财权”体制不匹配/78
四、新政策推出速度较慢/79
五、土地出让机制不顺/79
六、产业导入机制作用有限/79
七、建设与管理的衔接机制不畅/80
第四节 加快上海重点新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议/80
一、完善新城的产业发展政策/80
二、推进新城土地利用政策创新/81
三、加强新城人口导入的政策引导/82
四、突破市区、郊区“二元财政”体制/83
五、创新与完善新城开发运作机制/84
第五节 展望:构建合理有序、开放高效的整体空间格局/85
一、强化功能区域划分/85
二、提升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能级/86
三、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及其拓展区能级/87
四、加快郊区重点新城建设/87
五、加快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88
第四章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空间响应/Hu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空间的塑造/90
一、逐步成形的“申”字型服务业发展轴网/90
二、日臻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空间/96
三、新增现代服务业城市空间/103
第二节 传统制造业产业空间的转型与先进制造业空间的形成/110
上一章: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实训 [宋培娟,徐景福 主编] 2014年 下一章:意大利古典花园

相关文章

网络与共生:济南城市空间发展和多中心体系研究 多中心大都市 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 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城市中心风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优化设计 城市中心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优化设计 城市中心漂移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特大城市空间结构量化研究 城市中心3D噪声地图与空间形态耦合机理及优化设计 客家民居记录:从边缘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