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 [郭志恭 编著] 2014年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 [郭志恭 编著] 2014年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3617.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18 12:19:40



推荐标签: 建筑 文物 保护 中国 修复 工程学 编著

内容简介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
作 者: 郭志恭 著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的法规,结合大学教学实际和古建筑专业设计和施工的需求编写而成。《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阐述了我国古建筑的基本情况、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修复古建筑的基本技术,涉及木作、砖作、石作、瓦作的修缮及建(构)筑物倾斜矫正,以及石窟的保护与修复,并介绍了许多有关实例。《中国文物建筑保护及修复工程学/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文物保护和修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文物保护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第一节 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形成
一、原始社会的住所
二、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建筑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建筑
四、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建筑
五、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六、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二节 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一、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二、建筑结构的特征——完整的木结构体系
三、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五、千姿百态且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
六、丰富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
七、严整的城市与建筑群规划
八、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
第三节 古代建筑的管理制度
一、工官制度
二、规划设计
三、施工组织
四、建筑典籍
第四节 清式建筑及其结构名称
一、平面
二、木构架
三、装修
四、台基、台阶
五、墙壁
上一章: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2012 下一章: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手册

相关文章

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论文集 [中国文物学会 编著] 2012年 中国古建园林三十年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 主编] 2014年 和硕恪静公主府修缮保护工程报告 [呼和浩特博物馆,河北古代建筑研究所 编著] 2014年 火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及应用 [西南电力设计院 编著] 2014年 中国老街:街区保护与建筑修复 历史建筑保护及修复概论 WW/T 0084-2017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预算定额(南方地区 DB54/T 0100-2016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