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学习了电子线路后,我们掌握了一些电路知识,学会了看电路图。但如果将电路图与实际电路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电路图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实际电路则是由"花花绿绿"的元器件构成的。电路板上这些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元器件是什么?它们上面的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特点?使用它们需要注意什么?这本书想必能给您帮助。
电子产品离不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任何电子产品都是由若于个材料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例如∶一台收音机中包含电阻器、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电位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以及机壳、印制电路板、导线、电池极片等电子材料。每种材料和元器件都有其各自的性能,只有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型号、特点、性能,才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如电阻器的使用要考虑其阻值、误差、功率等;晶体三极管的使用需考虑其材料、极性、截止频率、集电极耗散功率等;再如在设计和维修中常遇到元器件的代换问题,有些元器件可以代换,有些不能代换;有些元器件可以直接代换,有些不能直接代换,这些都要根据元器件特点和使用的场合来决定。要能熟练地应用实际电路,就要较全面地掌据元器件的知识;学习了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才能真正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元器件和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元器件和材料的品种越火越多,性能越来越好,如从电子管、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设备整机的体积、质量减小了,可靠性却大大提高了。但是,有的电子材料或元器件本身的价值微不足道,但对整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电阻器或电容器损坏,可能会导致整机不能工作。因此要了解掌握材料和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合理地选择它们,使之在有效期内能可靠地】.作,以保证整机工作正常。
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电子技术基础后,能综合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电路中元器件和材料的特点、性能,加深对电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本教材建议教学课时约50学时。
本教材中电子材料、元器件知识内容丰富,主要有常用的电子材料、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元件、电接触件、晶体管、集成电路、显示器件、压电器件、电声器件、片状元器件、电池等。教材中对材料、元器件的理论原理介绍简洁,增加了应用性、实践性的内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认识常用的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学会识别、检测和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掌握各种材料与元器件特点和基本的技术参数,比较、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每章前的【重点提示】列出了该章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便于学习者了解内容概况,有的放矢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