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42,No.4 August,2016
9建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第42卷第4期 2016年8月
成都东区某超深基坑采用内支撑获得成功案例
吴波",陈辉”,侯龙君?
(1.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
2.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断胀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一直是值得
探讨的问题,特别是超深基坑,考虑到特殊的地质情况,一般支护很难保证基坑不失穗。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建设路附近美基坑支护方案分析讨论,最终确定的支护方式在保证基坑安全稳定性的同时又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调:膨胀土;超深基坑;排桩;内支律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6)04014403 D0I:10, 3969/i. issn. 1672 4011.2016, 04,071
1
基坑工程概况
某项目由SM广场(成都))有限公司筹资兴建,该地块
位于成都市建设路附近成华区建设南路北侧,由5栋40 层、高120m的超高层住宅及2栋33层、高100m的超高层住宅组成,整体设5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达23m,
2
工程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拟建建筑场地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的成都凹陷,东侧
表
岩土名称杂填土①?干鞋
特性指标
重度
(e-N)A 18.0
粉质黏土??保细砂松散卵石@ 稍密卵石6 中密卵石6 密实卵石?。细砂? 稍密卵石? 中密卵石细砂
强风化混岩,
19.9 19.7 19.0 19.0 20.5 22.0 23.0 24.0 19.0 22.0 23.0 19.0 21.3
压缩模量 Es/MPa
8.6 6.2 4 6 15 23 40 48 8 23 40 8 10
22.9
中等风化泥岩8
注:"()"内数据仅为基统支护设计使用。
3
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情况
距龙泉山褶装约30km,西侧距龙门山褶断带约35km。区内的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为稳定区。由成都市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本次勘察查明的场地地层结构特征等综合分析可知,无论从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还是场地的工程地质总体特征,场地稳定性良好。
2.2
地形地貌
建筑场地孔口标高为504.01~505.96m,相对最大高差1.96m。地貌单元属眠江水系二级阶地。
2.3
地层结构
在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
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黏土层(Q3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卵石层(Q3al+pl)、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层(K2g)组成,其成因、埋藏情况和厚度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黏土胀缩性评价:根据GBJ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该场地黏土层自由膨账率8ef为41%~57%,平均值为49%,属弱膨胀潜势的土。
勘察报告建议的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一览表
变形模量 Eg/MPa
4.5 5 13 20 35 40 7 0 35 7 11.5
粘聚力 C/kPa
(5) 60(25) 35(20)(2)(2)(2)(3)(5)(5)(2)(3)(5)(2)(80)(300)
1)场地西北侧为市政道路(建兴路),道路边线距离基
坑支护桩中心线约7.0m。
2)场地东北侧为市政道路(建业路),道路边线距离基坑支护桩中心线约5.9m;道路另一侧为合能耀之城小区,
作者简介:吴波(1984-),男,四川巴中人,项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研究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 144 · 万方数据
内摩擦角(°)
(12) 18(16) 17(15) 21(18) 15(12)(8z)0 35(32) 40(38) 45(42) 18(16) 28(25) 30(28) 16(15)(20)(25)
承载力特征值 fa/kPa
220 180 90 100 180 350 600 750 120 300 550 110 00E 900
人工挖孔灌注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Sa/kPs 100 130 150 o 40 120 150 86 160
人工挖孔灌注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9p/kPa 3800
设2层地下室,采用筏板+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密或密实卵石层,经换算,管桩底标高为 =18.0m,距离支护桩中心线约32.0m。
3)场地东南侧为市政道路(建设南路),道路边线距离基坑支护桩中心线约6.7m。
4)场地西南侧为SM一期,设2层地下室,采用桩基础(端承桩),经换算,桩底标高为-18.0m,距离支护桩中心线最近处约11.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