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期(总第126期)
江西建材
周边特殊环境深基坑围护技术及结果分析
童晓榕
建厦门361009)
(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福建
施工技术
摘要:从基础阶段就抓好基坑工程的技术、质量和安全生产是工程成功开端的关键。基坑工程的施工,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建筑各方主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必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措施到位,管理到位,才能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成效。
关键词调:紧邻建筑深基坑监测分析
1对基坑周边房屋自身采取的保护措施
在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周边敏感的房屋事先进行基础
的加固施工,提高房屋基础的整体刚度,以减小房屋整体的沉降或倾斜。
1.1在基坑设计阶段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基坑围护体选择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形式,具有抗侧刚度大、整体性好、支护结构变形较小的优势,相对其它的围护形式,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周边敏感环境。同时,根据周边不同的环境及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来设计地下连续墙的嵌固深度,并对变形敏感的7层建筑、保护要求高的文物保护建筑及运行的道路侧,合理地增加了地下连续墙的嵌固深度。
(2)内部钢支撑体系采取网格式的布置形式,并适当减小支撑的布置间距,提高支撑刚度。优化了基坑开挖施工的工况,采取了顶板浇筑形成换撑板带后拆除第1道钢支撑,减小换撑工况而引起的围护墙体的位移。
(3)基坑内部被动区土体采用环边揽拌桩加固的方式,以加大被动区土体加固的平面范围、提高坑底被动区土体抗力和
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的变形。 1.2在基坑施工阶段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1)在基坑开挖施工前,清空周边房屋内的人员及物品,停止正在进行中的房屋内的装修工程。基坑四周严禁堆载,以减小周边荷载引起的围护体的水平位移。
(2)地下连续墙两侧使用双轴水泥土搅择柱槽壁加固。对场地范围内局部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夹黏质粉土以及地下连续墙距离周边房屋很近的情况,采用槽壁加固的措施以确保槽壁的稳定性,同时将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与周边环境隔离。
(3)加快基坑土方开挖及浇筑垫层、底板的工期,及时形成底板换撑,以缩短最不利工况即基坑开挖至基底阶段的工期。
1.3施工监测过程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周边房屋的监测与巡查,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一且监测数据达到确定的沉降监测值,立即采取对应的应急措施,如对周边房屋采取进一步的基础加固或增打隔离桩等。
(2)在降水的过程中,及时根据观测数据来控制降水速率,若发现房屋沉降监测数据突变,即准备进行跟踪注浆。分
.154 万方数据
层分块开挖基坑内土体,势层施工随挖随瓷。
(3)基坑在底板位置预备增加1道临时钢支撑,应根据现场的观测数据的变化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并在基坑开挖至基底位置后立即架设,不拆除且浇筑在底板内部。
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 2
周边环境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
2.1
地下车库基坑以对称模型进行分析(取半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模型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采用大于2倍的开挖深度,模型的尺寸为70m×50m(水平长度×垂直长度)。
根据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方法,有限元数值计算中,土体采用摩尔一库伦模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采用弹性模型,同时,对采用的接触面考虑了土体和围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次基坑开挖工况模拟中,我们考虑了基坑清除浅层障碍物后回填的工况以及坑底范围土体环边加固(图1、图2)。
图1数值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2土体开挖完成后总变形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