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期(总第178期)
江西建材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分析 ■徐巧重庆迈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38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能源消耗量的持续提升及大众节能环保意识的
逐步提高,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关注。给排水系统是建策中能耗巨大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设计。本文重点就绿
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调:绿色建筑给排水应用
近些年来,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及能源日趋象缺,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频大的建筑行业而育,也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建筑正是在这种宵景下应运而生。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甚大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以绿色建筑为视角,对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1
绿色建筑概达
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
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原材料等,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环保、高效、舒适、健康的居住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应满足如下要求:(1)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优化工艺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转变传统消费方式,优化资源综合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材料利用效率;(2)减少污案物排敏。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度水、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3)坚持人本化理念,营造一个无毒无害、健康、舒适的居住与使用空间。建筑建设过程中,虽然强两节约降耗,但也不能钙牲人的健康与舒适度。绿色建筑在设计建设中应时刻坚持人本化理念,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的环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应满足其精神需求;(4)实现建筑质量、性能、功能、目的的四位一体;(5)实现环保、经济性能的统一。
2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 2.1中水四用技术
绿色建筑中应用中水国用技术,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从环境中索取的水量,也减少了排效到环境中的废水与度物,对于保护水资源环境十分有益。此外,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减少所排效水体中的氮、弱量,几乎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减少了对区域水环境的污染。在选择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时,很多人往往只考虑到了初期投资,却忽规了由此所带来的结果,因此,绿色建筑必须采用中水处理技术,以确保水质。除了满足水质的要求,还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简化处理过程,如臭氧消毒、臭氧一活性炭处理、膜处理等技术。
在选择中水国用工艺流程组合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安全、高效、适用,水质达标;(2)经济、合理,节约投资,减少行费用及占地面积;(3)处理过程中减少噪音、不良气味及其他遇索的影响:(4)选择具有定行实践、实用化程度较高的工艺流程。中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三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膜处理方法。物理化学法是采用气浮结合过滤技术的方式进行中水处理,生物处理法是借助于好氧微生物氧化吸附等作用,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膜处理法是借助于不同滤膜对度水进行处理。在绿色建筑中水处理系统中,可以结合建设
成本、后期运行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 2.2雨永利用技术
雨水是一种污染较轻的自然资源,且水中存在的有机物量少,溶解氧也几近饱和,所含钙量低,硬度较小,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处理,即可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用水中,较同用废水雨言,水质更可事,也更经
万方数据
施工技术
济。因此,可以在建筑中设置分敏性的雨水收集系境,对于建筑群而言,可设置集中式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渗透系烧、绿色屋项雨水处理系统;雨水综合处理利用系统等等。具体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特点加以设计,如设计绿色屋顶、水景、渗透利用、雨水回用等系统,还可构建太能、风能、雨水利用三位一体式的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设中,应采用节水式的景观设计方法,不仅满足水景规刘的合理、美观等要求,还应满足节水、节能等要求,建设节水式的池水、流水、跌水、喷水、涌水设施。对于景观用水面言,还必须进行循环系统设计,结合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等,对水量加以平衡,以节约用水量。就部分小区内存在水生植物等景观,为有效地保护水生动物、防止案类过量紫殖,应采用有效地水处理方法,将水中有机物除去,确保水质清微、无毒、无臭、无致病菌。此外,可以采用透水式地面,提高地面透水力,有助于收集雨水,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地下水,还可以改善微环境气候、避免热岛效益产生。雨水井截污、弃流等措施后,进入蓄水设施中,在雨水处理中心的清毒处理后,流人清水池中,在经水系送至绿化、洗车、酒
水等非饮用水处。 2.3宝内节水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生括用水量在城市总供水量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升,配水及卫生装置已经成为用水的终端使用单元,其节水性能优劣会对绿色建筑整体节能节水工作成效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领大力推动节水器具的使用,实现绿色建筑节水与节能目的。调查显示,建筑卫生器具用水量占建筑室内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为此,有关规定明确提出,大力使用节水器具及设备,以有效提高用水量及用水效率。节水器具、设各除了可以用在小区等居住类建筑中,还可以用于其它建筑,对于以冲则、洗潜为主的公共性建筑西言,也应积极应用节水器具与设备,在节水器具的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等同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使用性能,再通过设计处理,有效减少无用的耗水用水量,以提高节水效果。当前,节水型器具主要包括节水便器、水龙头、淋器器、洗衣机、自感应冲洗设施等等。此外,还应设计科学的供水分区,以
便显著降低节水器具的超压流失,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结语
近些年来,绿色建筑理念日趋深人人心,给排水技术时绿色建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了绿色建筑的节水、节能效果,必渠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给
排水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深人研究。参考文献
[1]孙志魁.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01);4547.
[2]张雪峰,李伟.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及发展[]].山西建筑,2011,33(25):210211
[3]郑惠.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 2015(8) :221 221.
【4]潘国庆,刘春华,李育松等.美国绿色建筑认证的节水设计与计算[刀].中国给水排水,2011,27(22):1821.
[5]曾捷.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给排水要求简析[J].给水排水, 2014(12) :1 3
[6]高超,孙世超.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充(电子版),2015(9):87287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