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聚集
天然气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王朋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公司松原采气厂,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新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是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所以,发展天然
气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造应这一趋势,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开采技术的现状,着重对天然气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天然气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在能源领域,天然气应用非常普追,而且随着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天然气更是在各行各业受到广泛的欢迎,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其价格也十分低廉。下文着重论述了天然气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1我国天然气开采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天然气开采技术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天然气开采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从长远角度出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天然气的开采利用效率却在逐渐降低[1],大约为2%上下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天然气的开采技术在提升利用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开发利用天然气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性和复杂性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固素的影响,比如开采技术,天然气用户的使用情况、应用开发天然气等。我国主要运用的天然气开采技术有裂缝气藏开发性技术,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和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技术,除了这些技术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独特的开采技术。从高压气藏,高含硫气藏角度出发,通过多次的实践,在开发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并且开发技术更加安全有效。结合天然气开采的坏境,我们急需完善天然气开采技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1.2我国天然气开采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天然气在开发和利用上出现了一此向题.比如天然气的回收利用率逐渐呈现降低的趋势,没有相应地进行大规模生产,未能加深化工利用的程度,社会对天然气的需求和供应出现不对等问题。根据相关调查,世界天然气的剩余量约为197 万亿立方米。主要的分布区域为中东,欧亚非等地区。中东地区为总量的40%,欧非地区为总量的35,7%,亚太地区为总量的 9.1%,北美洲占6%,南美洲占9.2%。需求量和产量均在上升,但是需求超过产量的增长速度。固此,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我国应该从天然的发展层面人手。
(2)虽然我国对天然气的开采提升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天然气的利用上还是存在一些向题。中国天然气的生产量仅为世界天然气生产总量的4%,在国际上属于超低的发展水平。同时天然气的使用率为3.8%左右,世界上的平均使用率为 2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和世界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急需对天然气的开采技术进行探究。
2天然气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更加深入研究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深人对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②,应该充分结合地震开发技术,水流层测井技术和油藏模拟技术,详细地阐释油藏状况。除此之外在进行阐述的同时还要对相关
21化置#2017年7月方方数据
的开采技术以及水平井积水进行关注,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是非常实用的,另外,还应该以三次采油这种技术为核心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提升,尤其是在技术研发方面要加大投人,尽可能实现相关领域的产业化,例如微生物驱领域,形成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
2.2进一步探究低品位,低储量油气田的开采技术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天然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一些储量比较低的油田也要进行开采。因此研究此类油田定会成为未来油田开发的重点领域,但这类油田在开发上难度比较大,而且产出和投入并不能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所以,应该在技术上加强革新。对油藏进行更加精细地描述是其中要攻克的重点。还需更加准确地预测含油富集区,在投人开发的时候遵照择优的原则进行。另外,应进一步深化传统的热采方式。提升水平井与竖直井组合的蒸汽辅助泄油技术实验效果。从开发化学辅助热水驱以及火烧油层等技术方面来提升天然气的采收率。
2.3开发和完善钻并技术,地震技术,测并技术等多项技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天然气的开采难度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应从适应深井和复杂地地形层的层面出发,在提升单井产量的基础上,应该更大程度地发展水井、分枝并等一些技术难度比较大的项目。例如小型井眼的钻井技术一直都是天然气开采的难点,其中雷要解决的技术向题比较多,钻井技术只是一种一方面,除此之外地囊技术、测并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上文中对这些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进行了强调,但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例如地囊技术要加强对地形的适应性,对储油层的预测和描述应该得到
进一步加强,提升其精准度。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天然气的开采技术的理论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天然气的发展状况角度考虑,结合资源的具体特点,创新和完善天然
气开采技术,进而提升天然气的开采质量和效率,参考文献:
[1]冯立杰,吴汉争,王金风,等.基于专利挖掘的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杂志,2015,(12):101-105+169.
[2]寇党军,我国急倾斜煤层综采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现代化,2013,(03):102-105
[3]售龙港,浅析新时期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