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期
福建地质Geologyof Fujian
长乐一南澳构造带变质变形期次划分及时代厘定
石建基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
189
摘要长乐一南澳构造带中发育有晚保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及早白垩世等3个不同时期的变质变形侵人岩。不同期次侵人岩具有不同的变质变形特征。根据糜棱岩的空间分布、廉棱叶理的切割关系等,表明构造带在中生代发生了3期韧性剪切变形及相关的动力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右行-推覆韧性剪切,具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构造层次长石相塑性变形等特征;第二期为(北北西-南南东向)左行-逆冲韧性剪切,具高绿片岩相变质、中深层次长石-石英相塑性变形的特征;第三期为具正断层性质的右行走滑韧-脆性剪切(主剪切面倾向反转为倾向南东),具低绿片岩相变质、中-浅层次石英相韧-脆性变形特征。根据对具有不同变质变形特征的3期侵入岩进行的同位索测年研究所获得7个(组)错石微区(LA-ICPMS)U-Pb 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地质接触关系等,将3期变质变形时代分别厘定为晚保罗世早期(149.2 Ma~145.4Ma)、晚侏罗世晚期(145.4~137Ma)及早白垩世晚期(100Ma士)。
关键调构造带变质变形期次划分时代厘定长乐一南澳
长乐一南澳断裂带出露于闽粤沿海地区,沿福建长乐一广东南澳一线皇北东向带状展布,东濒台湾海峡,南、北两端没入海域,长达400km,宽38~58km(图1)。从更大的范围分析,该带可能南延至南海,北延至朝鲜半岛南部、日本海,与中锡霍特断裂相连,是欧亚大陆东南缘位于日本一台湾一菲律宾构造带西侧的一条重要的构造带[1-4。
断裂带主要由平潭一南澳、三山一诏安及长乐一诏安建设等3条北东向次级断裂带组成。以三山一诏安断裂为界,分为东、西2个亚带,东亚带以出露具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及中、深构造层次变形的变质岩系为特征,而西亚带则以发育低绿片岩相变质及中-浅构造层次变形的中生代火山碎屑-沉积岩、侵人岩为特征。
长乐一南澳构造带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发育迥异于构造带西侧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的具有复杂变质变形特征的变质岩系,而备受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者的关注。在徐嘉炜提出长乐一南澳构造带是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巨型平移断裂系统中一条重要的左行平移断裂;任纪舜提出该构造带是一条大型中生代走滑断裂带的认识之后;许多研究者对该构造带的糜棱岩及韧性剪切带等进行了深人的研究15-12}。但研究成果至今仍有较大分歧:韧性剪切变形期次有一期、二期之分;主变形期时代,有的认为是早白垩世(100~120 Ma)[13],也有的认为是晚侏罗一早白垩世、印支期。
资助项目: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85472、1212010813064)收搞日期:2011-05-12
作者筒介:石建基(1966-),男,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
方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