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94,2013
doi;10. 3969/j. isn. 1674-3636.2013. 01.91
地质学刊
第37卷第1期
苏北沿海地面沉降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于军"2,武健强"2,王晓梅,吴曙亮"2,李伟"2,那云龙
(1.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2.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3.浙江省工程助蔡院,浙江宁波315012)
害向题,地下水资源管理目标应定位于地质环境保护前提下的科学适度开采。对苏北沿海盐城、大丰地面沉降区现行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探索性补充设计,重点探讨了地下水开采权交易模型和地下水资源动态规划机制,为该地区今后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地下水;地面沉降;水资源管理;取水许可交易;动态规划;沿海地区;江苏北部
中图分类号:P641.8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36(2013)01=0091=04
下水资源行政上一直沿装着以“审批、收费、督察” 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脱离专业且过于程序化的管理无法实现对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苏锡常地区因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十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为迅速有效地遇制灾害的进一步发展,2000 年,江苏省人大通过了在该地区限期禁采深层地下水的决定。通过5年的整治过渡,实现了对深层地下水的全面禁采管理,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水位逐年回升。全面禁采地下水的举措是形势所追.符合该地区特定时期社会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的需要,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方式在其他地区未必适合。地下水作为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优质资源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以发挥它的资源价值。在经历盲目开采和全面禁采之后,有必要对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管理模式进行反思。以苏北沿海盐城、大丰地区为例,试图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模式。
1地下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
地下水与地质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直接危害地质环境。长期以来,地
1.1.1侧重收费式管理,忽视资源与环境保护受绩效考核、经济指标以及部门利益的驱使,管理者更喜欢收费式的管理,程序中的审批、监督职能往往得不到重视。事实上,地下水管理需要很高的专业技术支持,它涉及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相协调的问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加以解决。
1.1.2粗放式管理,地下水与地表水属性不清地下水具有质优量少的特点,且更新缓慢。但在管理实践中,由于认识不足,审批不严,导致公众对地下水资源的自由进人,管理上没有突出地下水资源的优质资源属性和稀缺属性,地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地表水和地下水各自功能定位不合理。
1.1.3强调行政意志,忽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管理层往往从地方经济发展考虑,确定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忽视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科
学性,为今后的地下水资源规划埋下隐患。 1.2地质环境方面
由于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盲目开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间题,如地下水位漏斗迅速扩大、水资源紧缺、地面沉降、海水人侵、水质威化等。
收稿日期:20120626;编辑:陆李荐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江苏沿海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1212011220005)全额资助
作者简介:于军(1968一),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和管理,E-mail;njhzmyj@163.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