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142,2011
doi:10, 3969/j. issn, 1674-3636, 2011, 02, 134
地质学刊
皖南及邻区燕山期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翁望飞,支利庚,徐生发,蔡连友
(安徽省地质矿产助查局332队地调院,安徽黄山245000)
第35卷第2期
摘要:皖南及邻区早白墨世中一晚期酸性岩浆岩产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岩体类型为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岩体含有丰富的错石、富F的董石及富含稀土的磷亿矿、独居石、揭帘石等矿物。主量元索具较高含量的SiO,和K,O,较低含量的TiO,、MgO、CaO,高(Na,O+K,O)/Al,O,值,高FeO/MgO比;富集REE(Eu亏损), HREE亏损不严重,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海鸥型;明显富集Zr、Nb、Rb、Ta、Y、Yb,显著亏损Cr、Co、Ni、V、Ba、Sr。地化特征分析认为早白垩世中一晚期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产生于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是正常安山质地壳在皖
南印支期加厚地壳熔融结束之后继续受地慢物质底侵部分熔融所形成。关键词: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燕山期;皖南
中图分类号:P581
文献标识码:A
1A型花岗岩的定义
文章编号:16743636(2011)02013409
有特殊性,反映其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GNEby(1992)按照不相容元素比值将A型花岗岩划分为A,亚型和A,亚型,并提出A,亚型最有希
A型花岗岩这一岩石学术语是Loiselle和 Wones于1979年引入地学界的,他们最早将A型花岗岩定义为碱性、贫水和非造山的花岗岩,以这3 个词英文词的首学母“A”命名,定义不涉及其成岩物质来源,以此区别于I型和S型花岗岩。与其他类型花岗岩相比,A型花岗岩以富硅、富碱,贫钙、镁、铝为特征,(K,O+Na,O)/Al,O,和FeO/MgO 比值高,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石英+镁铁质暗色矿物(富Fe)±碱性长石,斜长石含量较少;含有萤石、钠铁闪石、霓辉石等特征矿物,富氟的稀土矿物及富锆的锆石常可见到,如独居石、褐帘石、磷亿石; Eby(1990)曾给出A型花岗岩的主元素范围,在指定Si0含量为70%时,Na,0+K,0=7%~11%, Ca0<1.8%,Fe0/Mg0=8~80。微量元素上表现出F元素含量异常高,明显富集REE(Eu除外)和 Zr、Nb、Rb、Th、Ta、Hf、Ga、Y等,而Sc、Cr、Co、Ni、 Ba、Sr、V等元素相对亏损,Ga/Al值比较高,并有显著的负Eu异常,致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海鸥型展布;同位素特征上总体表现为数值范围大,没
望产生在热点、地慢柱或非造山环境中的大陆裂谷带;A,亚型则包括了花岗岩类侵位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多以造山后拉伸环境为主。相对于埃达克岩,A 型花岗岩提出时间相对较早,研究程度相对成熟,现在,人们所探讨的A型花岗岩早已不再局限于狭义的原始定义中,对其的研究也已扩大到闪长岩、辉长岩乃至流纹岩、流纹一安山岩,对其的识别标志也更多地依赖于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笔者从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人手,对皖南燕山期A型花岗岩进行类型判别,进而分析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
2
皖南及邻区地质背景
皖南及邻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横
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3 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地质构造演化较为复杂,先后经历了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构造运动,不同构造运动时期的沉积特征、岩浆活动、
收稿日期:2011-02-21;编辑:陆李摔
基金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地质调查基金项目"闪里幅(H50E013014)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10-g-11)
作者篇介:翁望飞(1980—),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构造地质及区域地质、矿产调查,E-mail;fiyan@163.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