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对泰宁丹霞洞穴的形成制约

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对泰宁丹霞洞穴的形成制约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1:31: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对泰宁丹霞洞穴的形成制约 第1期
福建地质Geologyof Fujian
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对泰宁丹霞洞穴的形成制约
邱小平
(1.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州,350108;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摘要泰宁丹霞红层由铁钙质混合胶结的较松散固结红色砂砾岩构成,岩石胶结物中
CaCO,含量较高,抗压强度极低、孔隙度和含水性均较高。当岩石遇水湿润或浸泡时,或者生物风化过程中受到各种动植物分泌的有机酸作用,岩石胶结物中CaCO,易溶解流失,促使丹霞红层进一步软弱松散。冬季水结冰之后体积会膨胀,所以岩层表面产生片状裂隙。通过裂隙的毛细管效应,孔隙-裂隙水由岩石内部向结冰的表面扩散,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呈表面积最小的球状。春季化冻时岩石沿球形片状裂隙自由剥落的片状风化,圆球形洞穴开始形成,随着四季交替,年复一年,间歇性结冰和融化过程,使得洞穴逐渐扩大,形成泰宁丹霞各种形态的洞穴奇观。
关键词丹霞红层铁钙质混合胶结含水性洞穴泰宁
43
泰宁丹霞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发育的青年期山原(平台)-峡谷组合式丹霞地貌,以密
集网络状峡谷为典型特征,深切峡谷、陡峭赤壁、奇特洞穴和大型岩槽密布,并且保存较完整和显著的古夷平面,是“中国丹霞一—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之一。
“泰宁丹霞”所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自然景观均集中在泰宁白垩纪红层盆地,由白垩纪丹霞红层经过漫长地质作用雕琢而成。红层又称红色岩建造,指一套主要由泥质岩、细粒砂岩、粉砂岩等组成的以红色为标志的陆相沉积,常夹有砾岩层和白云岩、石灰岩以及石膏等,岩石色调以红色为主,也呈红褐色或浅绿色。红色岩建造是在湿热或周期性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河流、三角洲、湖泊以及近海的沉积。这种建造一般出现在造山期之后,常分布在山间坳陷和盆地中,其中产有石油、岩盐、石膏、铜等矿产,有时也产有煤。红层在全球上分布的时间和空间极为产泛,各洲大陆,从元古雷到第四纪均有分布,如美国西部的二叠纪、三叠纪的沉积岩;南部非洲和澳洲的中元古界下部红色砂砾岩;中欧、北欧的陆相泥盆系老红砂岩层;中欧的陆相二叠系新红砂岩层等都是典型的红层。中国的红层分布在元古宙长城系、震且系、和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中-新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均有红层生成,其中以中-新生界红层规模最大。笔者文中“丹霞红层”则是特指中国东部白墨纪为主(可以扩展到从晚侏罗世到新近纪)的铁钙质混合胶结的较松散固结红色砂砾岩
查技术示范研究”编号2009BAB43B04的联合资助。收摘日期:2013-04-25
作者简介:邱小平(1959-),男,教授,矿床学与矿田构造专业。方方数据
上一章:胶北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研究新进展 下一章:宜昌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地貌意义

相关文章

西藏冈底斯中段桑桑花岗质岩体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的制约 三峡地区陡山沱早期水体性质的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制约 GB/T 23561.12-2010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第12部分: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方法 DZ/T 0276.8-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8部分:岩石抗冻试验 DZ/T 0276.6-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6部分:岩石硬度试验 DZ/T 0276.4-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4部分:岩石密度试验 DZ/T 0276.9-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9部分:岩石耐崩解试验 DZ/T 0276.3-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3部分:岩石颗粒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