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卷第1期 2014年2月
中国地质 GEOLOGYINCHINA
Vol.41, No.1 Feb.,2014
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葛肖虹1.2刘俊来2任收麦3袁四化4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3.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4.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提要: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大陆弥散而宽广的陆内变形说明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洲大陆形成后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克拉通内盆地的形成都和古亚洲大陆南、北,印度洋和北冰洋洋脊的持续扩张、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洋壳的俯冲相关。本文拟厘清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大事件、构造性质、形成背景及其时空展布:(1)晚海西一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关闭陆块拼合碰撞古亚洲大陆雏形形成:(2)晚罗一旱白墨世蒙古一鄂霍茨克海闭合,陆-陆硅撞古亚洲大陆形成,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在陆内变形中形成高潮,西太平洋伊佐奈岐洋壳板块的斜俯冲叠加了自东面西的影响;(3)早白垩世晚期一古近纪加厚地壳-岩石圈减薄、转型,陆内伸展变形达到高潮,大陆克拉通泛盆地、准平原化;(4)始新世晚期一早中新世(40~23Ma)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对东亚大陆NWW向的挤压和印度洋脊扩张印一澳板块对古亚洲南部陆-陆磁撞挤压的叠加,形成中国东部新生的构造地貌:(5)中-上新世一早更新世受东亚一西太平洋巨型裂谷系和印度洋中脊扩张的叠加影响,中国东部岩石圈地慢隆升、地壳减薄,陆缘、陆内伸展变形相继形成边缘海、岛弧、裂谷型盆地和剥蚀高原地貌;(6)旱更新世晚期(0.9~0.8Ma)一晚更新世末(0.01Ma)中国东部大陆构造地税基本形成,
关键词: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重大构造事件性质;形成背景及时空展布。中图分类号:P541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1-0019-20
20世纪60年代威尔逊(1968)提出的大陆裂解成洋、洋盆俯冲闭合的“威尔逊旋回”以关闭洋盆两侧板块的碰撞作为板块运动旋回的终结"。然而板块构造学说“登陆”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MolnarP.(1988)根据大陆内部的弥散性变形和产泛的地震活动,提出刚性板块构造理论不适用于大陆构造国,洋盆闭合两侧板块的碰撞并未终止板内构造作用。古亚洲大陆形成后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广泛发育的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
收日期:2013-10-20;改回日期:2013-11-30
动、克拉通内盆地都和古亚洲大陆南、北,印度洋和北冰洋洋脊的持续扩张、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洋壳的俯冲相关。厘清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大事件、构造性质、形成背景及其时空展布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为中国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背景。
由本文第一作者主编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即将问世,本文以其中的部分内容阐述以上命题,奉献给读者并与同行切链讨论。
基金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0120102、ZY20110101)及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91214301)资助。
作者简介:葛肖虹,男,193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专业,长期从事大地构造学、石油地质学科研与教学工作:
Email:gxhbj2004@163.com
http://geochina.cgs.gov.cn 中国地质,2014, 41(1)